-
红书
《红书》拉丁文书名为《新书》(Liber Novus)。约创作于1914年到1930年间,记录了作者个人的梦境、灵魔与精神追寻历程。荣格生前拒绝出版,直到其去世后近五十年,此书方得见天日。 1913年,荣格与弗洛伊德决裂,开始发展自己的理论体系,一度备受幻觉折磨而濒于崩溃。荣格身陷中年危机,重新审视生活,从内心探索最深处的自我。他将一些梦和幻象记录下来,整理成《黑书》,同时着手幻象内容的写作,形成私密之作《红书》。《红书》是荣格日后写作的主要灵感,由此生发出一整套的分析心理学理论。此书的出版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理解荣格著作的窗口。 荣格曾于1957年谈到这本书:“我跟你谈到过那段岁月,追寻内心图像的那些年是我此生最重要的时光。其他一切皆发源于此。这本书就始于那时,在那之后的枝枝节节几乎无关紧要。我的一生都在阐释那些意象,它们从潜意识中迸发,像一条深不可测的河流,在我的内心泛滥,几乎要毁灭我。这些已超出我的一生所能承载。后来只是一些外在的现象、科学的阐述与生活的融合,而包孕一切的神奇开端就在那时候。” 中文版卷一、卷二根据德文版翻译,审视与附录根据英文版整理翻译。彩图版图文并茂,全彩印刷,完整呈现原作风貌。 -
再见,小兔子
在兔子工厂里,兔子们像流水线上的机器零件一样被饲养着。一只大灰兔和一只小棕兔在笼子里相遇了。大灰兔已经习惯了兔子工厂的生活,早已遗忘了外面的世界。而刚刚被抓进来的小棕兔却念念不忘阳光和溪水。两只兔子终于逃出了兔子工厂,面对这次新的冒险,它们做出了不同的选择…… -
书中书
小女孩收到了奇妙的礼物,是一本书。书中无限重复的画面,激起了小女孩的好奇心,于是,她试着用浴室镜、放大镜和3D立体眼镜,找出答案……。故事情节诙谐有趣,引导小朋友探索事实与真相,能够满足小朋友内心对富有神秘感的图画的兴趣及偏好。“国际安徒生大奖”得主约克·米勒引导读者展开想象力,玩一种令人神迷的游戏。书中流露出的机智、幽默和一种特别的魅力,给人温暖的感受和无限的想象空间。 -
无字书(套装全8册)
《无字书(套装全8册)》内容简介:《小船》:这是一本精美绝伦的无字书,为孩子展开了一个个开放而珍贵的观察与想像空间,真正地使孩子成为了自己学习、思考和成长的主人。《颜色》:想象力是创造力之源,决定着孩子的学习效率、事业创造和一生作为。也许我们不能给孩子更多的想像力,但可以通过这本精美的图画书,给孩子更大的想像空间。 《反正》: 精心的构思,精巧的故事,精美的绘画,精到的作品……更可贵的是,莫尼克·弗利克斯这位大师用真实与想像完美结合的作品,表达了对孩子想像力的绝对相信。 《大风》: 我们没有任何理由低估和耽误孩子的心智成长,少买一袋奶粉,大概不会影响孩子的成长;而少看一本好书,可能会耽误孩子的终生——呵呵,一样都不能少。 《房子》: 为孩子选择并收藏这本书,为自己和孩子的未来享受这本书。想像力创造力从娃娃抓起,在这本书里不是口号,而是我们可以做到的。 《飞机》: 这是一只聪明调皮的小鼠,这是一只热爱观察和学习的小鼠……这本书会引领着孩子走向一个充满自信处想像的心智世界。 《数字》: 这是一本让你拍案叫绝的好书,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它竟然是一本无字书。也正因为“无字”吧,它才会让孩子展开自己想像的翅膀,体验无尽的乐趣。 《字母》: 呵护、支持、引导和培养孩子的想像力,才是真正关爱孩子的未来,当这本书轻而易举地让孩子着迷时,你会惊喜地发现,孩子的想像力简真像是与生俱来一般。 -
心理类型
《心理类型》内容简介:当现代精神分析学大师弗洛伊德的著作和学说在我国引起强烈反响时,这一流派的另一位泰斗——荣格的思想迄今却鲜有介绍。为此,让我们把荣格这一在西方思想界有着深远影响的代表作《心理类型》奉献给广大读者,以便使读者可能较全面深人地了解这位心理分析的杰出天才。 荣格在西方思想界堪称怪才,他的思想博大精深而又晦涩难懂。因此,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人们对他一直讳莫如深,怯而止步。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越来越惊奇地发现,当代许多新思潮、新流派、新观点都或多或少地与荣格的思想有关,或从他那里得到验证,荣格的思想成了许多著名思想家的先导,荣格似乎成了一位预言家。这样,即使在西方,荣格也仿佛成了一位新发现的人物,他的理论体系正越来越受到普遍的重视。 -
荣格文集
目录 : 编者序 荣格生平著作年表 本能与无意识(1916) 分析心理学的基本假设(1931) 现实与超现实(1933)集体无意识的原型(1934/1950)集体无意识的概念(1936) 现代人的精神问题(1928/1931) 心理学的现代意义(1933) 创造的赞美诗(1912) 美学中的类型问题(1921) 论分析心理学与诗歌的关系(1922) 心理学与文学(1930/1950) 《尤利西斯》:一段独白 毕加索(1932) 精神分析与灵魂治疗(1928) 纪念理查·威廉(1930) 心理学与宗教(1937)分析心理学中的善与恶(1959) 附录:重返精神之家园:荣格评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