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平風俗類徵(上、下)
《北平风俗类征》成书于1937年,是我国现代第一部较为详细而系统地搜集北京民间风俗的类书,由现代著名民间文艺学家李家瑞编纂。 作为一部类书,《北平风俗类征》在“岁时”“婚丧”“职业”“饮食”等13个类别下,汇集了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献资料。这些文献囊括了史传、笔记、文集、诗词曲乃至报刊等各类史料,涵盖了自先秦至民国三千年历史,包含了北京各阶层人士的衣食住行、文化观念,不仅丰富全面,而且其中不乏“百本张”抄本俗曲、民社《北平指南》等稀见史料。 《北平风俗类征》自1937年成书至今,仅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有过几种影印本。此次《北平风俗类征》首度整理排印,修正了原书的一些文字讹误。本书收入《北京古籍丛书》系列,特请著名文物鉴定家、书法家金运昌先生题写书名,装帧艺术家姜寻装帧设计,篆刻家祝小兵为《北京古籍丛书》系列篆刻印章,更增添了本书的文化韵味和收藏价值。 -
那座城里的旧时光
编辑推荐: 这是一本故事书,也是一本回忆的书, 鲁迅,王国维,林徽因,徐志摩,孟小冬,萧红…… 这些人,这些事,都徘徊在一条条窄小的胡同巷子里, 记忆着时光的北平路线图。 ★25位民国大师的北平记忆,23段跌宕起伏的美丽人生:鲁迅、林徽因、徐志摩、孟小冬……一生中至少有 一次,他们,用自己的生活和笔记录下了那旧时光里耸立着的城。作者查阅了大量的资料、信件、回忆录,为我们还原了那些可以让人流泪的民国往事。真实的再现了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旧事,那些攀附在胡同四合院里的故人足迹。 ★一架单反一支笔,一双眼睛一颗心: 带着镜头,作者义无反顾地踏上了寻访的旅程。用一架单反相机践行了多年的心愿,徘徊于一条条的胡同陋巷里,踯躅于一座座的四合院前,用眼睛和笔用心记录下了那些被我们熟知的民国大师在北平生活的旧时光。 ★帧帧相片,图画北平: 真实的寻访,作者用镜头记录下了这座城的时代变迁,今昔对比,或已斑驳的墙垣,或摇头不解的老人,作者以流丽清婉的笔调及对人文的深切体悟,娓娓道来,给读者还原一个俱民国味儿的北平。 ★随书附赠胡同巷子里的北平路线图:随书附赠鲁迅,王国维,林徽因,徐志摩,孟小冬,萧红……等文学、文化名人的北平路线图,方便携带,去探访他们的北平足迹。 内容简介: 这一座城,曾被唤作“北平”;那个年代,曾被叫作“民国”。时间一晃,岁月是过了千个,或者百个年头,那些藏在岁月深处的时光旧事,那些攀附在胡同四合院里的故人足迹,有多少印痕犹在?循着那些温婉的文字,徘徊于一条条胡同陋巷里,踯躅于一座座四合院子前:回忆,任时光倒流,林徽因,徐志摩,陆小曼,梅兰芳,孟小冬,萧红……这些人,这些事,这些人事的生生死死,丝丝缕缕,他们,都与这座城相关! 而时间,终是将许多的人和事,缓缓湮没在岁月的风尘里。远去了,消散了。不得不说再见。唯有借着些许文字,将属于那座城里的旧时光一一讲给你们听。 -
北平怀旧
北平怀旧,ISBN:9787538278460,作者:齐如山 著 -
雪拥蓝关
民国七年,北京南城,一个雪后初霁的下午,天青在去师父家学戏的路上救下了被拐卖的女孩樱草。自此,奇变迭生,波澜暗涌。眉目英挺、才艺双绝的他令全城倾倒,却只能遥望心头唯一的钟爱;她愿以纤纤弱质对抗整个世界,只因胸中那份永恒的温暖。 小儿女的痴恋,在大时代风云中身不由己,男儿间的情义,国仇家恨前也面临生死考验。侯门千金女、梨园大武生、国剧宗师、江湖小子、头牌名旦、青楼花魁、热血学生、阴鸷权奸、北平警界首脑、上海青帮大亨……将谱出一段怎样的恩怨情仇?“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饱经磨难的爱侣,要如何在重重困境中脱身?传承百年的戏情戏义,能否在大时代变迁中生生不息…… -
狼烟北平
《狼烟北平》情节以两条主线穿插而进行,国共两党的地下工作人员在不同时期的合作和较量是小说一大主线。特务工作的神秘、刺杀锄奸的惊险、严刑审讯的惨烈、革命加浪漫的爱情、荡气回肠的死亡,环环紧扣、极尽质感。底层人物及其生活是小说的另一条主线。中国现代作家,描写北平引车卖浆之徒的高手当是老舍先生,其地位数十年无人能撼。但是晚生后辈都梁来了,也写人力车夫,写天桥,写蟋蟀蛐蛐儿,写茶楼小吃。市井俚语之粗鄙,泼皮无赖之本相,国民心理之隐忍之麻木之自私之丑陋,被暴露无遗。上述两条线索迂回穿插,立体再现了整座北平的战时风貌。无论是泱泱大国还是升斗小民,都空前地承受着太多的苦难和矛盾。而习惯了朝代更迭的北平,再一次上演着盛衰兴亡。(小说的时空没有局限在此,还因为情节需要,有限延伸到了后来文革时期。)在这个宏大的背景上,都梁关注国人乃至人类在战争中的处境,反思战争的魔鬼特质,以及战争之于人类文明的意义。 都梁通过小说各类人物的命运,道出了人生无常和历史兴亡。而小说内里表现出来的感时伤怀正是中国文学的主要特色和最高境界。结尾处,历尽沧桑的国民党军统局特务徐金戈与中共地下党员方景林并肩而立,景山上,斜阳里,叹兴亡,一片苍凉。都梁以他的感性和理性,传达出了超越时代超越社会的历史感和兴亡感,表现了他的格局和视野。兴亡话北平,其实也兴亡话了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