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辉煌的波马
本书作者张承志,其主要著作有长篇小说《金牧场》、《心灵史》等,中短篇小说集有《老桥》、《张承志集》等,文集《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张承志文集》等。 本书精选了著名作家张承志有代表性的中短篇小说十余篇,包括其成名作《黑骏马》,史诗般的作品《北方的河》,还收入了获北京文学奖的《春天》等优秀短篇小说。 -
常识的求知
本书是近几年张承志不断问学的阶段性成果,作者竭力突破已有的书本学问,挑战个人情感体验与文字表述的极限,在学术研究与文学创作的道路上,走出一条毫无做作、不追逐潮流、贴近人类进步的脉搏、探索艰难时刻的人类良知的道路。所收文章涉及蒙古史、游牧文化、伊斯兰文明、中亚研究以及建筑、考古、植物、方法论与思想史等领域,每一篇文章都针对一个学科问题。尽管写作笔法是诗化和散文化的,但却是基于严格的实证态度,结合实地考察、田野调查、各相关语种的历史文献查阅,进行严密的推理和论证。用作者自己的话说,就是“摸索着用文学的形式,去完成学者的题目”。 读《元朝秘史》时,作者感到,“一道战争即是生产、强夺残杀即是壮举的道德思想的光,贯穿于对历史事件的平静叙述之中”。在《一册山河》中,作者以学者兼勘探者的眼光来讲述关于地图的故事,地图在他看来,“实现旅行依靠的是人的热情和能力。一点不错,是在人生中实现有意味的长旅的痴迷热烈,以及在人间世界交往结识判断决定的种种能力。缺少了这一切,拥有再好的地图也不过是一张废纸;但是,在这种热情和能力的支撑下,地图确实会提供巨大的灵感”。于是,作者带着地图给他的灵感,发现了阿勒泰崇山峻岭中那条石头铺就的古道。 -
五色的异端
第一辑:绿 真主之道——讲演河州城 辨误与解答的時代 逝者的合作 寺里的学术 旱海里的鱼 双联璧——读张治中序马良骏著《考证回教史》 第二辑:黃 公社的青史 一页的翻过 時光白驹 二十八年的额吉 第三辑:藍 鱼游小巷 面纱随笔 夏台之恋 拾起沙粒 嵌在门框裡的耀眼绿色 正午的喀什 文明的入門 相约来世 第四辑:红 红军渡 鲁迅路口 秋华与冬雪 四十年的卢沟桥 墨浓时惊无语 第五辑:黑 2002年3月25日的小报 真正的人是X 他人的尊严 无助异类的亲戚——评王小强《“文明冲突”的背后》 投石的诉说 自由的街巷 未转播的闭幕式 凝视黑夜 《聋子的耳朵》编后跋 雄鹰飞过 后记:怒向五彩觅炸弹 附 后记:怒向五彩觅炸弹 就好像跑马拉松的选手跑得晕头转向好不容易过了转折点、终于在被拉成长长一大串的某个位置上,看清了自己究竟算老几一样;干了近30年职业作家之后,我也初次看清了自己所处的位置。换句话说,是看清了自己的姿势、形象、好像从四周外部看清了自己究竟是怎样的一个家伙。 记得在日本爱知大学的一次集会上,一个日本人和我说着说着争起来。本来大概是我发表了几句对中国的批判,而那小子却以为他也恣意发挥。我最受不了当着我的面说中国的坏话,哪怕你说共产党的坏话。于是就和他抬起杠来。你来我往几个回合之后,那小子败下阵来,临溜走给了我一句: 张,你可真是个纳雄纳里斯特(国家主义者)呀! 我蔑视地转过身去,不再答理他。但他使用的这一个词,惹起我多重的过敏,你究竟是骂我国家主义呢,还是民族主义?何况这个词加上一个前缀,又是国际歌里唱过的英特纳雄纳尔。 回到国内,话语变了。 由于我写作了一些关于中国穆斯林的作品,不知为什么惹得大方惊诧。您可以查一查,签名要当「一夜美国人」的诸位精英,大多均做过批我的论文。有一个小侏儒,他一路招摇混迹已成了美国巨无霸首席魔头的座上宾,宣称我是「中国伊斯兰原教旨主义的头目」。他的劣行不过是时代畸形教育的产物,大凡取媚帝国主义强权的行径,都需要凑全十字军意识形态认同的一面;使我不解和困惑的是,为什么如此有限的弱者诉说,居然在中国会招致那样极端的仇恨。忆起日本的体验,不觉哑然苦笑。 他们说我国家主义,无非是因为我拒绝对中国革命的否定态度,我不怕在世界规模的反共大合唱之中,放言无忌于我对革命的支持和喜爱。我不在乎贴上红色的标签。因为革命是一项人权;对中国革命的诋毁作业,乃是一项阴险而深远的帝国主义工程、是针对中国这一庞然存在——锲而不舍地进行的、长远的破坏工程的一部分。 既然命定承担,那么我也不畏惧被贴上原教旨主义甚至恐怖主义的标签。因为标签会由于它的不公正和不准确遭到唾弃。人类的良知正在进步,指鹿为马的变态就要结束,一切关于穆斯林的言说,将在和平、人道、关怀他者的伟大视野中,得到公正的阅读和审视。我要迎面的,那遥远的审视浩大而庄严,远非缩在美帝裤裆里喊叫的诽谤所能比拟。绿色伊斯兰的标签有什么可怕?它和共产主义者的理想红花绿叶正好般配,它乃是第三世界受苦民众的心灵守护。从我懂得了血统论的可耻、决心摒弃革命的异化,甘受剔骨换肉的改造、决心与最卑贱者站在一起的时候开始,我就浸透了他们的颜色,只不过,今天染到了侏儒的鼻子试纸上而已。 谁知所谓颜色居然这么与自己有关! 于是乎,人生也短,我留意在这块调色板上,使劲地让色彩丰富。 在革命红和伊斯兰绿之外,本来难道不是20岁的内蒙古大草原,让我在马背上开始了这场小小的自我改造?难道蒙古文化不是不仅养育了我的文学和学术,还多次给我掩护,在敌人火力太凶时转战草原题材,给红绿以坚实的掩护?难道我的知识构成中不是只有蒙古的一部分稍显扎实、时而惠我心有灵犀的感悟?……那么要加上亲爱的蒙古的颜色。用什么颜色表达蒙古?九月胡天,风疾草黄,成吉思汗的马是淡黄色(xaleg),我系袍子的腰带是黄缎子,那么就姑且用金黄表示蒙古。 30年来我逐渐给自己拓展了三块大陆的活动半径,也在自己的文学中提出了这样的理念。那么还有一块土地是美丽的新疆。 它太美,宛如天空,可触不可及,可想象不可穷究。它如一个波斯神秘主义诗歌里不歇吟咏的美人,折磨着追求者的筋骨心志。我从70年代阑入了它的土地起就陷入了对它的苦恋,当然比我写过的远为美好的,是我度过的堪称美丽的人生瞬间。后来到了它被外界曲解甚至诬蔑时,我心里涌起为它辩护的冲动。渐渐我决意 — 把解释它的文明,当作自己的一件天命。它自然是天蓝色的,美妙而遥远,纯洁而缥缈,被伊斯兰的信仰轻涂薄染,被天山牧草的绿、沙漠灼烁的黄,再掺进苦难的红,晕染加笔,成了一种深邃的蓝色。 —— 不消说上述的黄蓝两色,多是我对兄弟民族的喜爱和向往、是一种好意、是有幸学习了它们的文化后的回报;带着我个人的眼光、见识和气质,而不是完全的、他者内部的发言。无疑,我曾竭力靠近一种文明儿子的水平,但干得是好是坏,要仰仗未来的裁定。有时好似是单相思;纵然情歌唱得热烈,姑娘却没有觉察。但这正是文学和爱情的基本规律,情歌中不就是这样么?小伙子唱得流下泪来,但觉得心中感受丰满。 多有意思:在不同的语境和审视之下,我有不同的色彩。我猜众多的书记部长党工作者,会对我的红大大不以为然;正宗的原理主义者更早就觉得,我对绿的感悟远不够规格。日本的右派说,你是国家主义者。美国的帝国主义侵略政策的帮凶说,你是原教旨主义者。还有些人没骂出来、我也引用不便的诅咒名目。 即便是颜色,我不追求任何一种颜色的体制。我宁愿对每一种乖顺的颜色都是异端。毛主席诗云: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我也想看看自己的一生,究竟能获得多少恶谥。鲁迅诗云:忍看朋辈成新鬼,怒向刀丛觅小诗。电视上日复一日散布着谎言,人们看厌了巴勒斯坦、阿富汗、伊拉克的旧魂新鬼。但那是我的朋辈亲人,他们的呻吟呼唤,牵扯得我不能安宁。我不留退路,也不在意话语的封锁。怒向五彩觅炸弹,红绿黄蓝,调成的颜色是黑的。只要一息尚存,惟坚决反击而已,把我黑色的文章炸弹,投向这无无耻的世界! 谨为本书后记,并纪念染上红色的40周年。 -
张承志文学作品选集(心灵史卷)
-
文明的入门
这个文集的分辑及其内容大致如下: 第一辑,地理学或交通史;第二辑,蒙古史与游牧文化;第三辑,伊斯兰及回族研究;第四辑,建筑、考古、植物;第五辑,西域文明;第六辑,方法论与思想史。每一辑都针对着一个学科的问题。 -
求知
《张承志自选集•求知》是张承志自选集第三卷,包括获奖小说和散文。这些作品是作者从学院而民间,寻师问学、建立自己知识体系、探寻人生真谛的见证。张承志敢于放弃薪俸等级,敢于以笔为旗的作为,否定了寄生强权和屈从金钱的方式,构筑了一片诗性的净土。为此他的作品成为众多读者寻找彼岸的精神引导。他的学术散文既体现学院的规范,又逸出学院的束缚,是一种异类的学术。《张承志自选集•求知》作品,每一篇都做到了有所提出,范围涉及建筑学、植物学、鲁迅研究、古代交通、蒙古学、中亚学、古文献研究以及学术方法论等领域。从求学问到求真知,张承志显示了自己罕见的质变和道路。 也许是过于执着理想,作品中怀着一种无以名状的悲怆。他的作品冷峻、凝重、思辨深刻,既有浓烈的美学色彩,又有对世道人心的悲悯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