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好一村(十八个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台湾小镇故事)
《上好一村(十八个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台湾小镇故事)》收录了这些故事:《当金针花还没开的时候》;《就来唱歌吧!》;《把社区一家开着跑》;《夫人牌志工》;《拔萝卜全台知》;《像活泼好学的孩童》;《稻草秆也能变黄金》;《美丽的老人社区》;《偏远小乡的传奇》;《像红砖稳健堆高》。 《上好一村(十八个充满阳光与希望的台湾小镇故事)》的作者是李昂、刘克襄、林文义。 -
大家一起來!打造觀光城鄉
何謂「打造觀光城鄉」?「城鄉營造」和「觀光」可以接軌嗎? 「打造觀光城鄉」和地方環境、經濟、社會如何相互影響,又同時共存共榮? 全球化潮流衝擊下,地方如何再現生機? 本書詳盡剖析社區打造和發展觀光相互結合的可能, 以及社區該如何採取有前瞻性、自我控管的振興觀光策略, 藉此喚起社區居民的在地意識,並成功行銷當地人文、自然特色, 招攬觀光客,進一步帶動地方發展, 善用地方資源,讓居民、遊客以及觀光業者共創三贏局面! 本書主要由三個部份所組成。第一部份為總論,主要探討「城鄉營造」和「發展觀光」之間的關係,以及兩者在實踐整合時有何鴻溝,以及如何跨越;第二部份介紹在日本各地,打造觀光城鄉的實際案例,鉅細靡遺地介紹個案背景,提出打造觀光城鄉的計劃面、執行面。其中包括從打造城鄉到觀光的實例,也有從觀光發展到打造城鄉的實例;最後,作者點出日本打造觀光城鄉所面臨的課題,並從營利和非營利組織兩種角度切入,提出改進建議,以及今後邁向打造觀光城鄉的理論。 .總論篇 何謂「城鄉營造」?如何營造?「城鄉營造」與「觀光」又有什麼關係? 作者用淺顯易懂的說明,引領讀者認識全球化下的在地化趨勢──「打造觀光城鄉」。 .實踐篇 轉型為紅磚之鎮的舞鶴、創出溫泉聚落的草津、致力於療養地經營的由布院…… 用創意活化歷史、用行動讓城鄉重生。日本各地打造觀光城鄉的精采案例解說! .展望篇 打造永續經營的觀光城鄉,就從你我開始!本篇詳盡分析觀光推動組織的現況與課題,對居民以及觀光業者提出具體實用的建議。 -
台湾的社区营造
内容简介 自从1994年文建会提出「社区总体营造」的政策,「社区营造」就在台湾展开一场最基层、最普及、最温和,但影响却难以估计的社会运动。 姑且不論其在各地的成功率,但它的確一點一滴在喚醒人們對土地、對家鄉的感情,拉近了鄰里間的關係,也交還給人民對生活環境與空間的主控權,是一個真正由下而上、浩大綿久的家園再造工程。 姑且不论其在各地的成功率,但它的确一点一滴在唤醒人们对土地、对家乡的感情,拉近了邻里间的关系,也交还给人民对生活环境与空间的主控权,是一个真正由下而上、浩大绵久的家园再造工程。 本书作者长年参与台湾社造工作与研究。 其先就社區營造的概念及台灣數百年來社區型態的演變,加以說明;再以營造空間、福祉經營、創發產業、深耕文史等四個社造類型,分別介紹台灣都市新舊聚落、小鎮、農村、鄉村生態、鄉村特色產業、原住民部落等成功的案例,也讓讀者得以分享這些社區一路來的經驗、心情與智慧。 其先就社区营造的概念及台湾数百年来社区型态的演变,加以说明;再以营造空间、福祉经营、创发产业、深耕文史等四个社造类型,分别介绍台湾都市新旧聚落、小镇、农村、乡村生态、乡村特色产业、原住民部落等成功的案例,也让读者得以分享这些社区一路来的经验、心情与智慧。 -
台灣的社區營造
自從1994年文建會提出「社區總體營造」的政策,「社區營造」就在台灣展開一場最基層、最普及、最溫和,但影響卻難以估計的社會運動。姑且不論其在各地的成功率,但它的確一點一滴在喚醒人們對土地、對家鄉的感情,拉近了鄰里間的關係,也交還給人民對生活環境與空間的主控權,是一個真正由下而上、浩大綿久的家園再造工程。 本書作者長年參與台灣社造工作與研究。其先就社區營造的概念及台灣數百年來社區型態的演變,加以說明;再以營造空間、福祉經營、創發產業、深耕文史等四個社造類型,分別介紹台灣都市新舊聚落、小鎮、農村、鄉村生態、鄉村特色產業、原住民部落等成功的案例,也讓讀者得以分享這些社區一路來的經驗、心情與智慧。 本書特色 1.台灣的社區類型五花八門,本書將其分門別類,讀者可以輕易學會認識台灣社區的概念。 2.社造的過程常有溫馨而具地方智慧的故事,這是本提供經驗分享及能量交換的書。 -
大家來寫村史
中華民國社區營造學會和台灣省政府文化處合作規劃推動的「大家來寫村史----民眾參與式社區史種籽村建立計畫」,在全省邀請十個社區作為試點,進行試驗性的民眾寫史運動,是一個企圖從草根重建文化自覺和社區認同的新嘗試。 這個計畫藉由地方文史工作者的策劃和協助,讓社區居民透過實際的活動操作和工作參與,去追索、挖掘、發現和重建關於自身的、家族的和社區的共同記憶。而每一個種籽村提出的工作模式都有個很重要的特質,就是希望融入社區生活過程而能轉化社區生活內涵,使社區歷史的探索成為建立社區文化生活的契機,更重要的是,這個轉化是透過居民彼此的互動產生,而不是由上而下的指導或外來的灌輸。經由這個計畫,希望能給台灣各地民眾一個開始去討論關於共同生活經驗的空間,交換彼此的記憶和想法,促進對社區特質和地方精神的掌握,進而成為有歷史自覺、文化自尊和社區自信的群體。這樣的村史工作將會成為社區發展機制的重要環節,使我們對現代化發展的追求有反省的可能,對本土生活方式的文化價值有自我肯定的勇氣。 -
再造历史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