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恋情的终结
二战期间的英国伦敦,作家莫进而斯和公务员的妻子萨拉,一对婚外恋人,被飞来的炮弹中断的了恋情,它击昏了莫里斯,也激活了萨拉心中潜在的天主教信仰。萨拉向天主祷告:要以远离情人的方式来远离罪愆,以此保全莫里斯的性命。萨拉不辞而别,莫里斯不知就里,妒恨交加地度过了两年。因怀疑她另有新欢,莫里斯请私人侦探调查,结果从萨拉的日记中得知她一直爱他,只是出于对天主的许诺和敬畏才离开他。追悔之余,他提出要和萨拉私奔,开始新生活。此时萨拉已最终皈依天主教,没有答应他,并在不久后患病去世。天主从莫里斯身边夺走了萨拉,莫里斯怀复杂而抗拒的心情面对萨拉死后她的祷告一一应验的事实。 -
生活曾经这样
格林的文学创作和成就与他的思想矛盾甚至精神疾患息息相关、互为表里,他的人生就像他的小说,而他本人活脱脱就是他作品中的人物。在他人生和创作的晚期,他特意静下心来,对自己的人生和思想经历细说从头,从而成就了两本作家自传领域中的传世名著:《生活曾经这样》(1971)和《逃避之路》(1980)。《卫报》和《泰晤士报文学增刊》老实不客气地将其称誉为“自传作品中最出色的成就之一”。在《生活曾经这样》中,格林追忆了自己的学生时代和牛津岁月,如何在青春期就邂逅了精神分析和俄罗斯轮盘赌,他的婚姻及皈依天主教的始末,以及他的第一部小说出版后如何匆忙从《泰晤士报》辞职成为专业作家的经过。 “写作《生活曾经这样》……从本质上说就是一种精神分析。我走过了漫漫的时间长途,而我本人就是我笔下的一个人物。” ——格雷厄姆•格林 -
我自己的世界
曾被21次提名诺贝尔文学奖的格雷厄姆·格林,特别重视自己的隐私,排斥采访,因此,大众对他几乎没有一个清晰的形象。或许他知道读者们对他兴趣不减,所以,撒手归去之前,他准备了一份小礼物,就是《我自己的世界:梦之日记》。这部作品完完全全记录了他的的隐私,以餮读者对他的了解,从一定程度上来说,就是一本自传体小说。 格林在“自序”中写到:“我的日记从1965年开始,到1989年结束,共有八百多页,我从其中选择出了《我自己的世界》的内容。从某种意义上说,这是我的自传,以“幸福”始,以“死亡”终,是一个怪人过去三十余年的生活。……这本书中没有我生活中情色的一面,人们也许会觉得奇怪,但是我不希望牵连那些我曾经在自己的世界中爱过的人,虽然我没有力量阻止传记作家们或是记者们在普通世界中写到她们。” -
斯坦布尔列车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斯坦布尔列车》是其第一部“消遣小说”。 故事发生在斯坦布尔列车,这一名噪一时的连接欧亚大陆的东方快车上,围绕逃亡与追捕、梦想与现实展开,浓缩了上世纪三十年代欧洲各国的社会问题与精神风景。从比利时的奥斯坦德、德国的科隆、奥地利的维也纳,到塞尔维亚的苏博蒂察,主人公们相继登场:精明又多情的犹太商人迈亚特、高贵而失意的政治流亡者津纳、柔弱而善良的歌舞演员科洛尔、强悍而机敏的小报记者兼女同性恋梅布尔、虚伪又做作的畅销书作家萨沃里、猥琐而凶残的惯偷格伦利希等各色人物,怀揣各自的梦想与企图,在这趟浪漫和冒险之旅上相遇、碰撞,发生了一系列戏剧性场景。暴风雪中,革命者津纳为信念命丧异国车站。车至终点君士坦丁堡,虚假的欢乐奢侈、诱惑勾引的气氛消解了对艰难旅程不安的记忆,主人公各自有了不曾预料的归宿,一切恍若隔世。 在这部被作者自称为“刻意讨好读者”的书里,作者假借那部名噪一时的洲际快车,将异国情调、浪漫奇遇与污浊世态及庸常俗事杂糅混合;通过对信仰与背叛的描写,毫不躲闪地直视人类生存中的卑劣和自欺,心怀谴责地将无情的客观实在展示成为某种“消遣读物”。 -
密使
格林将自己的作品分为“严肃小说”和“消遣小说”两类,《密使》是其最著名的“消遣小说”之一,充满了惊险的气氛与精巧的悬念,与一般间谍小说尤为不同的是,作品并不单纯追求热闹的情节效果,在揭示一个充满卑劣行径的荒唐世界的同时,更着力刻画了人性——一个并不完美的英雄、一名职业间谍的性格弱点与犹疑不定。 小说以欧洲某国爆发内战为背景,描写了身心布满战争创伤的学者D受命赴英国购买国内革命的紧缺物资——煤。在赴英的同一条海船上,D发现敌方也派出了密使。于是,上岸后,双方展开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明争暗斗。为完成使命,D不断地被敌人甚至自己一方的人下套,眼看就要被逼入绝境。就在他一次次地虎口脱险、起死回生的过程中,他终于从一个被动消极的“理念的人”变成了一个“行动的人”,完成了从猎物到猎手的角色转换,在使命完成无望的情况下,奋力挫败了敌方的计划。 本书由英国新锐犯罪小说家伊恩·兰金作序。 -
一支出卖的枪
豁嘴莱文,一个对人生充满仇恨和悲愤的杀手,受雇暗杀某国国防部长,得手后回到伦敦,却遭欺骗,被联络人查姆里用假钞支付酬金,险些遭捕。莱文一心复仇,一路追踪查姆里及其躲在暗处的后台老板到了英格兰中部的诺维治。途中,他抓了一个女演员安当作人质,而安恰好是调查假钞案的警司麦瑟尔的女友。肩负公私双重使命的麦瑟尔也赶赴诺维治追捕莱文。随着这双重追捕趋向白热化,世界也离战争愈来愈近。莱文,这支被出卖的“枪”倒在了警察的子弹下,永远也不会知道他的行径给了世界大战一个借口:这一切的幕后主使军火巨头马尔库斯爵士的真实目的——挑起世界大战,让军火工业大发横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