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
《唐浩明晚清三部曲:曾国藩(评点插图本)(套装上下册)》包括了《曾国藩:唐浩明晚清三部曲(评点插图本)(上册)》和《曾国藩:唐浩明晚清三部曲(评点插图本)(下册)》。曾国藩,湖南人,晚清“中兴第一名臣”,理学家、政治家、书法家、文学家。有人推崇他为千古第一完人,但因为镇压太平天国起义和忠于清室同时又饱受争议。梁启超、蒋介石、毛泽东等均对他做了非常正面的评价。 唐浩明精心研究曾国藩近二十年,心得独具而厚积薄发,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以扎实的文学素养,著成《曾国藩》。他跳出“三立完人”和“汉奸卖国贼刽子手”的传统习贝,从对文物历史化的反思入手,探索小说主人公的心路历程。写他的文韬武略,又写其待人处世与生活态度;写他的困厄与成功,也写他的得宠与失意。对史实的处理上作者坚持“大事不虚,小事不拘”的原则,将主人公置于矛盾冲突之中,在时代急流的旋涡上起伏浮沉,优乐荣枯,从而成功地塑了遗个有着多重人格、集功罪于一身的复杂形象。 -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内容简介:十几年前,随着《曾国藩全集》和以曾国藩为主人公的文学作品的出版,一个一度曾经改变历史走向的人物,仿佛一件稀有文物被发掘出土似的,立时引起国人的广泛兴趣:官场士林、商界军营乃至市井小民,一时间都以谈论曾氏为博雅为时髦。此风亦波及海外华人世界,华文媒体也争相介绍这位早已被遗忘的曾文正公。中国近代史上叱咤风云的人物岂只千百,为何此人能得到众多领域和层次的关注:似乎只要是中国人,谁都可以从他身上说点什么!看来,这就不仅仅是出于个人经历的传奇性,而是此人身上有着民族和文化的负载。当今的时代,是一个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时代,西方文化仗着经济实力的强大,正在向全世界各个角落风卷残云般扑来,大有排斥、压倒一切文化的势头。曾经创造过五千年灿烂文明的中国文化,在如此形势下如何立足,它究竟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中华民族还需要它的哺育吗?它还有发展的可能吗?这些原本不是问题的问题,如今似乎已成了有识之士的困惑。曾氏被公认为中国近代最后一个集传统文化于一身的典型人物,人们对他的关注和兴趣,正好给我们以启示:处在变革时期而浮躁不安的中国人,依然渴求来自本族文化的滋润,尤其企盼从这种文化所培育出的成功人士身上获取某些启迪。这启迪,因同源同种同血脉的缘故,而显得更亲切,更实用,也更有效。 此事给我们这批从事中国文化工作的人以振奋,它使我们增加了信心,看到了未来的前途。 然而,中国文化既博大精深,又浩繁杂芜,在眼下信息爆炸竞争激烈的时代,机遇良多,一刻千金,人们再也没有往日田园般宁静的心境和经年累月足不出户闭门读书的悠闲,如何让忙于事功者领略中国文化的智慧呢?笔者认为,对于有志于此的人来说,不妨试用一法:在一段时间内将注意力集中到一个有代表性的人物身上,将他看透研深,再由此一人而去领悟全体。佛家说一叶一菩提,一花一世界,古人说一经通而百经通,说的都是这个意思。 -
曾国藩(全三册)
《曾国藩(全3册)》主要内容:梁启超对世人说:“曾文正者,岂唯近代,盖有史以来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岂唯我国,抑全世界不一二睹之大人也已。” 毛泽东对友人黎锦熙说:“愚于近人,独服曾文正,观其收拾洪杨一役,完满无缺。使以今人易其位,其能如彼之完满乎?” 这个曾文正究竟是何方神圣,他有哪些特别过人之处,值得这二位如此重视? 但是,近世国人中也有斥曾文正为元凶、伪君子、汉之不肖子孙的,到后来,汉奸、卖国贼、刽子手,又似乎成了判定的铁案。 五千年的中国文明史上,一个人的盖棺论定,其反差如此之大,大概找不出第二个。仅凭这一点,就足以引发人们的无限探索兴趣。那么,就让我们一道推开锈迹斑斑的历史铁门,走进一百五十年前那段血雨腥风的时空隧道吧! -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上下)
《唐浩明评点曾国藩家书》介绍了曾国藩的家世、学养和人脉关系。举凡曾氏大家庭、小家庭的每位成员,与曾氏有较密切交往的亲戚朋友,《评点》中都将眉目清晰的予以介绍。读者将可以从中了解曾氏终生崇拜的偶像是他的祖父,而他的祖母却比祖父整整大7岁,母亲又比父亲整整大5岁。他的两个儿子都短命,五个女婿几乎都不争气,至于接续曾氏家庭的大功臣,却是他的二儿媳。 《评点》交代了所选家书的时代背景。曾氏所办的许多事都与当时的时代密切相关,勾勒出其时代背景,将有助于读者对家书及其本人的更深了解。如曾氏出山前夕太平军围攻长沙的情况,为什么团练最先会在湖南出现。又如慈禧太后为什么会特别重用曾氏。还有,十几年的战争给当时百姓带来的灾难:富庶的皖南居然公开卖人肉,每斤标价120文。 《评点》讲述了大量信中只是略微点到,而读者又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比如慈禧与恭王的矛盾,撤湘军的内幕,淮军崛起的原因,曾氏的身体状况,他最后死于什么病等等。 《评点》介绍了晚清的官场典章制度、社会习俗等等。比如九品十八级的官制、官员的月薪、年终奖、年终考核等。还有,一个教师当时可以赚多少钱,一个医生的出诊费多少,一个丫环值多少钱。当时的物价怎样,一两银子究竟是个什么概念等等。此外,针对家书中所常见的经史引文,《评点》将说明出处,笺释其义,帮助读者扫清阅读障碍,增加国学知识。 曾氏湘乡老家典藏的家书中在清末付刻时有的去掉不用,有的则删去某些段落。这里面有哪些外人或后人不知的原因?《评点》会在相关的家书后面告诉读者:有的是为了顾全曾氏本人的面子,有的是为了顾及李鸿章兄弟的面子等等。 曾氏的思想对中国近代政治、军事、外交极有影响,《评点》在相关章节中介绍了曾氏的言行对蔡锷、陈独秀、毛泽东、蒋介石等人有哪些具体的影响,并通过他们而影响中国近代政局。 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视角来考察曾氏的思想,分析曾氏有哪些方面对今人仍有启益价值和借鉴价值,是《评点》作者用力最多的部分。比如作者将会细致地分析曾氏有关求缺的思想、惜福的思想、不留钱财给子孙的思想等等。 探索曾氏的内心世界,发表作者的读史领悟,是《评点》的最大特色。比如推动曾氏将湘军做大做强的第一动力究竟是什么?又如曾氏官越大、权越重、心里越恐惧、行动越谨慎。他为什么会这样?作者在评点曾氏为母亲办丧事时,提出了“孝道平衡了“三从四德”’的观点;在评点曾氏教子时,提出聪明并不是人的重要美质等等。 -
张之洞(全三册)
张之洞比曾国藩稍后,是近代鼓吹洋务运动的先行者之一,也是北洋军阀的大帅之一。“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口号就是他提出来的,直至今日仍不时被人们提起,从总体国策来看,这个口号也仍旧是被一再探讨而未有结论。写历史小说,要能概括出某一时代的精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李鸿章……这些都是文武全才,能破坏又能建设、诗酒风流、端穆沉藉的大人物。他们处在一个风云变色的年代,处理军国大事,并与中外一流人才打交道,“立德、立功、立言”,简直无所不能。奇怪的是,往往在血与火的大时代,历史才会集中这样一批出类拔萃的人物…… -
曾国藩
第一章 裁撤湘军 一 养心殿后阁里的叔嫂密谋 二 官文亲到江宁追查哥老会 三 男爵的座船在九江被查封 四 江湖窃贼泄露了僧格林沁的军事部署 五 借韦俊之头强行撤军 六 英雄不可自剪羽翼 七 恭亲王东山再起 第二章 整饬两江 一 甲子科江南乡试终于正常举行 二 落选士子薛福成上了一道治理两江万言书 三 上治理两江条陈的美少年原来是故人之子 四 践诺开办金陵书局 五 两张告示,三四万两银子就进了海州运判的腰包 六 侯门娇姑爷被裕家派人绑了票 七 看到另一本帐簿,曾国藩不得不让步了 八 彭玉麟焦山还愿 九 慧明法师的启示 十 联合七省总督支持长江水师改制 第三章 三辞江督 一 北上征捻前夕,为家中妇女订下功课表 二 炮声为北征大壮行色,却惊死了统帅唯一的小外孙 三 国宝被陈国瑞抢去 四 软硬兼施制服了骄兵悍将 五 把捻战胜负押在河防之策上 六 叩谒嘉祥宗圣祖庙 七 武昌城里,巡抚和总督大开内战 八 若许当初亲骑射,河淮处处是高楼 第四章 名毁津门 一 灵谷寺内,曾国藩传授古文秘诀 二 堂堂大清王朝,竟好比一座百年贾府 三 初次陛见太后皇上,曾国藩大失所望 四 终生荣耀到达极点的一天 五 火烧望海楼教堂 六 给儿子留下了遗嘱 七 轿队被拦在天津城外 八 老朽眩晕病发作了,恕不能奉陪 九 关帝庙忽然闹起鬼来 十 委曲求全 十一 外惭清议,内疚神明 十二 萃六州之铁,不能铸此一错 第五章 马案疑云 一 慈禧太后对马案的态度微妙 二 张文祥校场刺马 三 江宁市民嘴里的马案离奇古怪 四 曾国藩审张文祥,用的是另一种方法 五 张文祥招供 六 马案又起迷雾 第六章 东下巡视 一 水师守备栽在扬州媒婆的手里 二 英国传教士傅兰雅送了一件时髦礼物 三 桐花万里丹山路,雏凤清于老凤声 四 一个划时代的建议 第七章 黑雨滂沱 一 欧阳夫人择婿的标准与丈夫不同 二 一个苦甜参半的怪梦 三 看看我们湖南的湘妃竹吧 四 艺篁馆里,曾国藩纵论天下人物 五 曾国荃他乡遇旧部 六 前湘军哨长与前太平军师帅成了异姓兄弟 七 康福隐居东梁山 八 左季高是真君子 九 最后一局围棋 十 不信书,信运气 十一 陈广敷三见曾国藩 十二 遗嘱念完后,黑雨倾盆而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