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语佛源

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

文学

佛教 宗教 赵朴初 俗语 语言

1993年3月

上海人民出版社

内容简介
前言 赵朴初 …… 《俗语佛源》这本小书,收集了五百余条词目。当然,如果着力搜索下去,肯定会获得更多的果实。但在许多朋友敦促下,我们先将已收集的这些编印出版,向读者们请教。这虽是佛教文化海洋中的一滴,但由此可以看到佛教与我国民族文化的关系,确实是悠久深厚,密不可分,正如一位学者说:不懂佛教,就不能懂得汉魏以来的中国文化。 这里还有两个问题要加以说明。一是关于“俗语”的界定。一般把流传于民间的通俗词语(包括方言俚语)称为“俗语”。而本书所收俗语的范围要适当广泛些,包括进文学、哲学、史籍等领域的佛教语。“俗”是相对于“僧”而言的。二是关于“佛源”的标准。有些词语如“报应”、“觉悟”、“祝愿”之类,虽偶一见于秦汉典籍,但其广泛流行,当在佛教弘传之后,故本书也少量收列。 ……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艾习角的评论
    读过《俗语佛源》 ★★★★ “连“单位”“手续”“志愿”居然也是佛语。呀!” 网页链接
  • 魔头任我行的评论
    《俗语佛源》“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
  • zp0518的评论
    欲界、色界、无色界,是名三界。“五行”原是中国古代的哲学概念,指构造物质世界的五大元素:金、木、水、火、土。据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编写的《俗语佛源》解释,“超出三界外”就是超出生死轮回,“不在五行中”就是不受物质的障碍。俗语“超出三界外,不在五行中”指超凡脱俗,不受世俗的污染和拘束
  • 玄青大师的评论
    【俗语佛源:早知今日 悔不当初】佛家指出,“今日”之果是“当初”之因的延续.众生在“今日”尝到苦果才“悔不当初”,而菩萨深明“因果”之理,终无懊悔,所谓“众生畏果,菩萨慎因,”便是这个道理.《五灯会元》卷十六:“早知今日事,悔不慎当初。”谓早知道有今天这种结局,不如当初不那么做,指后悔莫及.
  • 普陀山民宿-慈航禅舍的评论
    【俗语佛源 无风起浪】原为禅语。唐·希运《黄檗断际禅师宛陵录》:“达摩西来,无风起浪;世尊拈花,一场败缺。”又如《景德传灯录》卷二六:“问:如何是祖师(指达摩)西来意?师曰:洋澜左里,无风起浪。”意谓无端生出是非来,本是禅宗的反语,机锋语。后多转化为“无风不起浪”,比喻事出有因。
  • 念念观自在的评论
    《俗语佛源》扫描版[PDF] #VeryCD电驴下载# 网页链接
  • 依旧是猫王的评论
    午后闲,翻《俗语佛源》,喜一句:一刀两段,未称宗师。意指虽能干净利落地判断是非邪正,但未能圆融一体,和光同尘,也称不上"宗师"。
  • 移步客的评论
    《俗语佛源》(正版电子书)|中国佛教文化研究所【在线阅读:网页链接】本书对文史哲著作及日常口语中源自佛教经典的五百多个词语分别加以解释和注明出处,并配之以插图。
  • 迟来的后记的评论
    推荐《俗语佛源》的书评《淡出语文教学视野的佛教文化》。“这本书搜罗了很多源自于佛教文化中的词语,姑且避开一些常用的内容,找一些通俗得看不出出处的词语,如...” 网页链接
  • 普陀山民宿-慈航禅舍的评论
    【俗语佛源 世界】佛法所指世界,由时间和空间组成。《楞严经》卷四曰:“云何名为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 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现在未来为世。”古人称之为宇宙,《淮南子》曰:""四方上下曰宇、古往今来曰宙""。与佛教关于世界的概念基本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