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的精神状况

(德)卡尔・雅斯贝斯

文学

哲学 雅斯贝尔斯 存在主义 德国 社会学 時代精神 雅斯贝斯 思想

2005-05

上海译文出版社

目录
英译本重印前言 导言 第一篇 生活秩序的界限 第一章 技术和机器成为群众生活的决定因素 第二章 群众统治 群众的特性 群众的影响 第三章 技术性群众秩序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张力 先进技术时代中的意识 机器的统治 领导 家庭的生活 对生活的畏惧 工作中的快乐问题 体育运动 第四章 稳定不变的生活秩序的不可能性 第五章 企图证明被当作绝对而表述的生活秩序能够建立的种种尝试(现代诡辩) 对群众的崇拜 故弄玄虚的语言和反叛的语言 不作决定 精神被用作手段 第六章 当代生活秩序的危机状况 第二篇 整体中的意志 第一章 国家 国家意识 战争与和平 政治活动的方法与影响范围 第二章 教育 教育的意义 国家与教育 第三章 整体的不可理解性 第三篇 精神的衰亡与可能性 第一章 教化 教化与古典世界 教化的普遍降格与能力的专门化 历史的汲取 新闻报刊 第二章 精神的创造 …… 第四篇 当代关于人的实存的观念 第一章 关于人的科学 第二章 实存哲学 第五篇 人类可能的未来 第一章 无名的力量 第二章 个体自我在当代状况中的维持 第三章 沉思的预见和能动的预见 译后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写于1930年。当时作者虽相当了解法西斯主义,但对国家社会主义几乎一无所知。当作者还在为书稿的完成而喜悦时,十分震惊地听说国家社会党人在1930年的选举中赢得了最初的胜利。书稿被搁置一旁有一年之久。因为我不想让它在我的三卷本《哲学》之有问世。《哲学》在1931年发表。该书发表后几星期,本书也出版了。 为了阐明那个时代,作者利用了仅属于那些特别岁月的事实材料,因而本书在许多方面感染了当时的气氛。尽管自它问世以来已发生了种种事情,但是若考虑一下今天的哲学状况和世界情景,那么作者认为,它在现在和当时一样有效。 作者为德国存在主义哲学家, 主张哲学是对存在的主观解释, 认为哲学应当为人的自由而呼吁, 应当注重人的生存, 并以此作为一切现实的核心。本书为其重要著作。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华谊兄弟电影的评论
    #谊早签到#观察一个时代的精神状况,最方便的方式是观察那个时代最为困惑的诗歌灵魂。[微笑]
  • 亚当几时低头思索的评论
    哭了一通之后,坐在桌前读书。 马孔多问:“你在看什么?” 我回:“时代的精神状况。” 马孔多又问:“为什么看它?” 我回:“比较困惑 。” 马孔多回:“好。”
  • 这是为了XX而建的小号的评论
    #传设人文经典2016#在普利策的时代,报纸作为重要的媒介,被他当做引导大众舆论的道德老师。如今报纸的作用被削弱,媒介形式更丰富,但其内在精神应该是一致的。现实状况是很难有媒体可以像当时那样承担引导作用,是不是因为丰富的媒介形式分散了受众注意力,同时也分化了各个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
  • 张星星SS的评论
    (我不关心这个时代的精神状况,当浪头打过来的时候,我自己要跑起来。任何一个人可以站在世界中心喊:我们不能彼此逃离、不问他人的音讯。但是没有用,这就是趋势认知和自我行为出现分裂。我不为此纠结,跑,成为跑得最快的那个。)罗振宇:不做理想主义者做现实主义者。
  • 北岳文艺出版社微博的评论
    我社召开“文学批评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暨《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学术研讨会,著名作家贾平凹出席会议并发言。中国小说学会、《长城》《扬子江评论》《当代文坛》《文学报》《上海文化》等省内外专家刊物主编及金理、黄平、张定浩、黄德海、金赫楠、李振等青年评论家参加。 太原
  • 北岳文飞的评论
    贾平凹先生出席《王春林文学批评编年》学术研讨会,就文学批评与我们时代的精神状况议题发言。 太原
  • 木菀菀的评论
    精神到达圆融互通的状态是彼此的惺惺相惜,交流切磋之际变得更加纯净。这就是文人的可贵之处,文人能照亮一个时代,代表一个时代的精神发展甚至反映国家的经济繁荣状况。精神永远是一个时代的标志,精神有多高,人就活得多自在豁达。 苏州·吴中区
  • 萃博Treebo的评论
    个体自我的每一次伟大提高 都源于同古典世界的重新接触 当这个世界被遗忘的时候 野蛮状态总是重现 正像一艘船 一旦割去其系泊的缆绳 就会在风浪中无目标地飘荡一样 我们一旦失去同古代的联系 情形也是如此 ------ 《时代的精神状况》 图/Théodore Géricault - The Raft of the Medusa
  • 世无黑色之花的评论
    有些科学家为反对某种观点所作的研究恰恰会成为这种观点的有力支持,即为了维护荒谬的(在当时看来不是这样的)观点却做了推动科学发展的工作。有些科学家写出的划时代著作会被埋没几十年,而原因主要取决于科学界当时的状况,包括普遍的精神状态,技术水平以及课题自身的不普遍、不完善。
  • 吴向阳的评论
    德国哲学家雅思贝斯在《时代的精神状况》中说过,每个时代都倾向于把以前的时代看作黄金时代。#图文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