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记

阿来

小说

小说 当代文学

2019-4-1

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这个故事酝酿了十年。汶川地震后,拥有上千年传说的云中村移民到平原。年复一年。祭师阿巴感到身上云中村的味道越来越淡,他的力气在消散,内心越发不安。于是,两匹马,一个老祭师,踏上了回乡的山路。他穿过山林和田野、石碉和磨坊,来到村里每一户人家的废墟前。焚香起舞,诉说过往。于是,一个村子的悠长岁月和那些鲜活面孔扑面而来。祭师用这种方式,为村子吟唱赞歌,安抚亡灵。也用这种方式,找回了内心的安宁。然而,从一开始他就知道,这片土地和所有的记忆,很快就要伴随山体滑坡长眠江底……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kogvi的评论
    果然越近的东西越不好写。还是很喜欢阿来的,但是到今天还在写如此美化的前现代边城,抒情风格略显陈旧,整个故事设定又如此刻意。我知道这样的题材不讨巧,感觉是一种个人化的主题写作。当然这只是说写作层面,不涉及情怀和悲悯。
  • 啕啕小丸子的评论
    觉得川渝文学完全可以演化成一种类型文学。这种东西别的地区绝对写不出来呀~
  • 丛林宜歌的评论
    巨大的灾难面前,再虔信的人都会经历动摇,开始质疑,为什么天地不仁,神灵袖手旁观?阿来这本写512的书和远藤周作的《沉默》异曲同工,事神者企盼神迹,愿望一再落空,在这个过程中,无限痛苦的追寻和惨败本身,却渐渐绽放出神性的光辉和动人的力量。也许说明,未经审视的信仰不值一提。
  • 便秘的骆驼的评论
    勾出了很多地震回忆,直接描述地震的地方几次看哭了;也是一个人找回自我的故事;这写法很难,阿来处理得挺好,叙述能力确实是国内作家的翘楚;同样写地震,比村上春树的《神的孩子全跳舞》更好。
  • 的评论
    7分,怎么说呢。读阿来的第一本书,题材可以说不讨巧,但的确有作家的诚意前半段描写地震灾区的人民,眼睛酸涩。后半段力气卸掉了,抓住阿巴祭司安抚鬼魂的固执有点太固执了反复强调“鬼需要人照顾”让人厌烦。技巧性的把故事在阿巴上山后以回忆的形式补叙出来,气定神闲的运笔里足见老作家的气派。但是主题上无论是一个村庄的没落,还是灾民的生活反思都显得空飘飘的,散掉了。语言也缺少独有的辨识度,中国现代的作家群体们总让我觉得我们好像除了灾难和文革就没有东西可以依托了。不过还是寄希望,希望作家们在记者群体衰落后继续成为社...
  • 野客的评论
    小说内核是关于阿巴理解“祭师”的成长之路,有他在回忆与现实间徜徉的感悟,也有在川西藏区风光与县镇现代文明间错位的沉思。文字风格偏直白,较之前读过尘埃落定和格萨尔王,文字的灵性减弱了,可能是受制于时间也受制于地震吧。
  • 涒灘的评论
    尘埃落定是巅峰了,之后都一般,包括这本。
  • 虚斋读客的评论
    阿来,越写越好。从《尘埃落定》写一个部族制度的覆灭,到《机村史诗》六部曲写不可阻挡的全球化时代的乡村变迁与落伍者、失败者的人生,再到《云中记》颂祷大灾难面前人与自然的生命与死亡,阿来的文学王国不仅一步步向世界性扩延,而且向着生与死、自然与神明的纵深掘进。也可以《云中记》说是《机村史诗》六部曲的延续,阿来终于借助祭祀者的身份,为生命与死亡、自然与神性唱出了一部颂祷之诗。
  • tin2的评论
    目前写汶川最好的文艺作品,这本书也只能阿来来写,政治与文化的互动关系,寻根的两面性都非常诚恳。
  • 电话听听的评论
    我还是第一次看汶川地震主题的文学作品。这样的题材,内容不可避免的沉重,煽情。但阿来还是有自己的风格,这次是以信仰苯教的云中村为平台,刻画了一个连非物质文化遗产都叫不全的“半吊子”祭师,写出了他的淳朴,他的执着,他的信仰。阿来不止写了天灾,还写了对民族特有文化的敬重,对于自然和谐的向往,甚至还穿插着反映了不少社会现实。没想到评分居然如此偏低,我个人觉得这是一部有潜力获得茅盾文学奖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