猴子·罗汉池

袁哲生

小说

小说 当代文学

2018-11

四川人民出版社

目录
代序 时程的反证/童伟格

猴子
月娘
罗汉池
贵妃观音
写作《猴子》与《罗汉池》的二三回想
台湾常用方言简表
袁哲生生平写作年表
【展开】
内容简介

时间永恒地停了下来

深邃的爱情流转出更多面貌

我们却从不知道它有多美好

被誉为撑起21世纪小说江山的两位作家之一

袁哲生首次完整探索爱情的突破之作

◎ 编辑推荐

☆ “我要赶在遗忘之前,抢救对爱情的记忆。”(袁哲生《一切都是短篇 》)经过长期“捕捉孤独的角落”,创作到后期的袁哲生首次将眼光转向另一个普遍的文学主题:爱情。他在《猴子》《罗汉池》这两部作品中,以书写追问:“爱情可以有多好?”爱情,是他的创作核心。可是当我们跟随着袁哲生,从小说的开头缓缓地走向结局,却能隐约感觉到,作品中还存在爱情之外的种种要素,让人无法明确地言说。作为后来的读者,我们无法知道小说家是否有意如此;但能肯定的是,袁哲生确实又一次在普遍的文学主题中,写出让人值得反复寻味的作品。

☆ “‘宗教’与‘爱情’同样追随者衆,同样‘层次’丰富。”袁哲生创作后期也越来越常在作品中加入宗教色彩,本书收录的《罗汉池》将十八罗汉、贵妃观音等宗教雕像与爱情、艺术创作联系在一起,“入世的爱情”“出世的宗教”“艺术创作的本质”三者彼此结合,让《罗汉池》不同于袁哲生早期的抒情之作,小说具有的抒情意境犹如一则传说般格外深远。

☆ 一直以来潜藏在冰山下钻研短篇的袁哲生,在这部为数不多的中篇小说集里,以短篇为基础,运用不同的视角、相同的人物、类似的句子和断裂的时间,重复书写同样的故事。同时,将许多冲突省略、掩盖,静谧的氛围弥漫全书。一部“小说”,没有大量明显的冲突,也没有复杂曲折的情节,却在袁哲生的语言调动下,发展出更丰富的样貌。

◎ 内容简介

雨水不断降下,被隔绝在朦胧雨景中的爱情,让安静的眷村少年无数次来到心仪女孩梁羽玲的家门前。月亮重复升起,被笼罩在残存黄昏里的爱情,令雕刻匠建兴仔一直无法成功打造出庄严的佛像。他刻出的雕像轮廓始终近似倾心的对象小月娘,过于艳丽。

他们都是深情的人,但一往而深之后的爱情,究竟能多美好?若注定无法寻得,又能如何靠近?

◎ 名人推荐

袁哲生就像所有优秀现代小说家,尝试凭借个人语言劳动,孤自潜入存有的幽暗处,像一名最专诚的翻译者,以小说,译写出午后雨点,盛夏蝉鸣,与一切景象,所共同亲熟的本质性悲伤。使长久埋伏的,在小说里恍然兑实。另一方面,当这种纯粹悲伤,漫漶小说里一切人事时,袁哲生总使日常细节,对我们而言再度陌异了:因为袁哲生,我们竟不可能确知,人世里,什么可以“不孤独”。

—— 台湾小说家 童伟格

《猴子》《罗汉池》都是说故事,前者是较为“正常”的青少年世界(常见诸于小说);后者则回返早年的抒情诗手法,更扩大发展至寓言空间,较为精巧地设计隐喻象征,角色寓意与情节的对比,读起来与其说有沈从文的影子,不如说更接近汪曾祺——混合《受戒》与《大淖纪事》,却是台湾前现代的世俗空间——追求诗的审美意境与救赎,接近“京派”的教义。

—— 马华文学作家 黄锦树

社会规范、道德教训与“成为一个男人的必要条件”,皆透过成长小说偷渡、传播,投射出一般人的成长过程中匮乏且无从填补的幻想,《猴子》选取传统成长小说中不会被多加着墨的普通人为叙事者,呈现另一型态的,充满挫败、不满,对传统成长小说论述幻灭的过程。

—— 台湾小说家 张耀升

◎ 获奖记录

★《猴子》获选2002年第33届台湾“吴浊流文学奖”小说正奖。

★ 作者拿下诸多台湾重要文学大奖,如“时报文学奖”“联合报文学奖”“五四文艺奖章”,同时也荣获新京报·腾讯2017年度十大好书、首届“做书奖”年度原创小说等大陆奖项。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朱岳的评论
    芥川遗书里讲,“既然热爱大自然的美,却又要自杀,岂不自相矛盾?可那是因为,大自然的美,映入了我这双临终之眼的缘故。”在袁哲生这里,正因为丧失了爱的资格,那个爱情才获得一种惨痛的刻骨铭心。
  • 恶鸟的评论
    袁哲生的小说不轻易给人锋芒,叙事就像暖玉,用体温捂着养,当放出光芒的时候,他就退出了光圈,连个人的风格也只留一些影子。人总是望他的背,读到他,也已经不给你看到他的生。
  • 恶猫的步调的评论
    看黄锦树小说的时候,我说“梵高的向日葵,莫奈的睡莲,黄锦树的雨”,但袁哲生的《月娘》《罗汉池》《贵妃观音》三篇又何尝不是一组睡莲,而且还是同支睡莲,第一个故事刚长了叶子,第二个故事开花了,到第三个故事才结出莲子来,同一个故事讲了一遍,又讲一遍,再讲一遍,每次都将命运推进一点,切切实实让人感觉到了时间的流逝。而《雨》《猴子》两篇则多少有点想起弋舟或余华同样的孩子视角,《雨》里面出走的母亲难道是跟《父亲的轮廓》里出走的父亲一起了吗?希望他们能幸福。
  • 李斯本的评论
    读完袁哲生就会有很长一段时间什么也不想写。不会写。
  • 欢乐分裂的评论
    不得不服语言功底,貌似平白浅显的用词实乃精心打磨,寥寥几语抓捕之精准,在大幅度被节省的留白空间里,隐匿着更多残酷沉郁的现实,因此篇幅虽短,叙事密度却极高,也很容易让人浸润其中。「猴子」明面上书写的是眷村青春物语,暗里却涌动着如黑夜一般漫长的蚀骨孤独,最终都要告别,“猴子”作为所有人困兽犹斗的内心投射,在暗夜里凄惨决绝地叫唤,观字如闻,不由惊心。「罗汉池」采用大量台湾方言,荡漾着俗世的温暖,而最终无缘放手的正是难逃劫数,时间被折叠在代际间的命运轮回,直至法相庄严的佛像终至完成,才算了却尘缘。
  • alain.proust的评论
    收录于《猴子》的两篇都太好了:《雨》把情窦初开的朦胧感氤氲于雨中,结尾只消一句“下雨了”便意境全出;同名篇目《猴子》则采取了更激进的态度,从《雨》的青涩朦胧中大胆走出,迈向青春必经的生理与心理双重意义上的成长。《罗汉池》看样子是想表达可能更深刻的主题,但我没能太直观地感受到,罗汉池尤其像一个被刻意虚构出来的世界,总带着不可消弭的距离感。
  • 陆源的评论
    写得真好啊。美好啊。作序的童伟格说如何悲啊,孤独啊,残酷啊。我一点不觉得。我觉得温柔得不得了,美得不得了,又非常好笑。好笑是必须的,又不是唯一的。光是孤独啊,残酷啊,悲啊,谁不会。美好才见高山,才见大海。
  • Heattech小伙的评论
    该怎么说呢 他的夜幕铺着金箔 他的脚下比湖水还透明 还平静
  • 小椿山的评论
    《猴子》,真·残酷青春物语。周围是情欲的汪洋大海,公狗舔舐母狗的尿液,中年男人吐出黄痰盯着女人。主角安静怯懦,格外纯情,但那只发春的猴子就像他的另一个影子,猴子被拴着狗链圈,情欲如同暴怒和自虐,被冲了冷水之后冷静下来瑟缩成一团垃圾。
  • 竹官碧的评论
    太好了,今年读到的最喜欢的小说。开篇的《雨》就很惊艳,诗意的疏离的叙事提醒我,它来自于一种熟悉的抒情传统。《猴子》更进一步,技巧也更高,日常是虚化的,而写猴子这一作为象征而存在的反日常对象时笔触却突然变得清晰实在。《罗汉池》更是读得回味无穷,熟悉的美学体验再次浮现,合上书想起来,那是废名的《桥》。袁哲生的语言也好,圆美流转如弹丸。读完夜深了,不见月娘,也无风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