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统治的艺术

[加] 宋怡明

历史

历史 中国历史

2019-12

后浪丨中国华侨出版社

目录
登场的家族
中文版序一
中文版序二
导 论 悲苛政一门入军户 叹凄凉三子死他乡
明代中国的日常政治
第一部分在乡村
第一章 服兵役贤弟勇代兄 分家产幼子竟承嗣
征兵、军役与家庭策略
第二章 藏祸心恶少诬富族 噤蜚语军叔访故亲
士兵与亲属的新社会关系
第二部分在卫所
第三章 乱海疆倭寇混真假 犯走私官匪淆黑白
沿海卫所与海上走私
第四章 结连理戍兵入乡俗 办卫学军官传书香
卫所里的新社会关系
第三部分在军屯
第五章 遭构陷家门逢厄运 诅书吏屯卒雪冤情
军屯内的制度套利
第六章 施巧计军户取民籍 联乡谊一庙奉二神
屯军与百姓社会关系之处理
第四部分余音
第七章 认同宗异姓成亲族 作始祖关帝显神威
明代军事制度的遗产
结 论
致 谢
参考文献
出版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知名媒体人高晓松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作序

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全新力作

从明清日常政治入手,深入剖析中国文化肌理,透视“阳奉阴违”“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制度套利”等深植中国社会的潜规则

◎ 编辑推荐

☆ 荣获美国《选择》杂志2018年度“ 杰出学术著作奖”

☆ 知名媒体人高晓松、厦门大学教授郑振满、耶鲁大学教授濮德培、《逃避统治的艺术》作者詹姆斯·斯科特盛誉推荐,《明朝那些事儿》作者当年明月、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前系主任科大卫倾情作序。

☆ 由小历史见大历史,由百姓小故事讨论时代大问题。从明代军役制度及军户的因应策略入手,再现政策与人性的博弈,反思明朝治国得失,促使我们思考什么是好制度。

☆ 宋怡明教授普通话流利,熟知福建风土人情,有近三十年田野调查经验,收集了大量家谱、地方志等第一手民间资料。他作为以历史人类学研究为标志的“华南学派”第三代学者之翘楚,经常引用他口中的“祖师爷”傅衣凌先生的话:历史研究不可以在图书馆做,要去跑田野。

◎ 内容简介

本书以明代沿海卫所为背景,剖析在明朝世袭军户制度下军户家庭与官府的互动,着重描述和总结了承担兵役义务的军户如何趋利避害,制订出种种策略以优化自身处境。他们既未公然蔑视权威,亦非俯首帖耳,而是在反抗与服从的“中间地带”运作,以期将需要付出的代价降到最低,同时使利益最大化。

本书分三大部分,分别讲述了福建军户在原籍、卫所和军屯的生活。本书的一大特色在于,运用了大量家谱、地方志、口述史等民间资料,讲述了许多发生在军户生活中有趣的故事。真实而鲜活的案例,辅以严谨、细致的考辨,构成了这本讲述百姓自身历史的社会史著作。

◎ 媒体推荐

在中国大一统的王朝体制中,民间社会形成了灵活多样的应对机制。《被统治的艺术》论述明代军户群体的生存策略,对理解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与社会形态富有启迪意义。

——郑振满,厦门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可谓福建版的《百年孤独》。

——高晓松,知名媒体人

这部颇具启发性的著作运用了大量史料,创造性地将过去与现在联系起来,是近年来出版的对明清中国社会关系最复杂、最生动的描写之一。

——濮德培(Peter C. Perdue),耶鲁大学历史系教授

本书睿智而有力地将微观历史与宏观历史融为一炉,在长时段中探索人们如何在表面的顺从下进行抵抗。作者通过历史的放大镜审视明代的征兵制度,意在展示个人与国家之间的操纵策略。

——詹姆斯·C. 斯科特(James C. Scott),耶鲁大学政治系教授

◎ 获奖情况

★ 荣获美国《选择》杂志2018年度“杰出学术著作奖”。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Yahmsannga的评论
    中译本的产生过程与呈现样貌,行为艺术般地展示着何谓“被统治的艺术”。
  • 独步的评论
    中文版部分内容有删减和改动,删减处书中用*标出。核对了原英文版,删减部分是涉及当代中国政治社会现象的说明。
  • 朝凪的评论
    写论文那会儿疯狂读了一批日常史研究著作,《被统治的艺术》以明末军户制度为研究对象,但作者关注的重点在于统治与被统治之间的真空地带:百姓与国家的代理人,代理人与统治层之间如何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在明代,被统治的艺术在某种程度上意味着能够地道、熟练地掌握国家的语言。宋怡明认为体制会塑造人,而反过来体制也会为人所塑造,在某些时刻百姓会反客为主,“操纵体制乃至扭曲体制”。作为明史研究,从军户制度切入非常巧妙,但其实这样的设定(甚至可以说这种框架本身的“后见之明”)注定带有作者的立场与偏见,在揭示一部分的同时...
  • 后浪的评论
    哈佛大学费正清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教授经典之作,历时八年而成,全面揭示中国古代社会运行机制。
  • 晃晃的评论
    观察明朝,其实是反观我们自己。明朝是封建专制顶峰,之所以能达到这个顶峰,除了皇帝用一系列方法将朝政权力收到了自己一人手里之外,还推行了大量前所未有的社会控制手段,特别是在皇权不下县的传统背景下,明代统治者的权力几乎深入到了每一个乡野角落,极尽所能地控制基层社会,这在历史中历朝都未见到的。但是即使在这种情况下,通过这本书,也可以了解到,似乎无力反抗任何皇权压制的普通老百姓,也被动创造了多种方式来化解统治或软抵抗,以维护和谋求保护自身利益,即使这种保护是十分有限的。这本书里就是把这种日常生活的政治称...
  • sub rosa的评论
    这本书我先看的英文版,当时买此书很是艰难,美亚上出货出了一个月都没有出来,无奈之下看了电子版的。现在有了中文译本,不管怎么说都是件好事。高晓松、当年明月的推荐还有出版者主推的对象好像是要做成大众书的,我只能从学术书的角度说一下这本书最大的意义:明代军事史因为资料的严重限制,一直无法打通中央、地方和基层社会,本书利用万里挑一的好资料实现了这一点。大家都知道明代卫所制衰败,导致明中期倭寇横行,但能详述这一过程的资料非常稀缺;大家都知道卫所军户兼并屯田导致屯田制失败,卫所军逃亡,但兼并了屯田的那些军户...
  • 伯樵·阿苏勒的评论
    其实相比于书名对Scott的致敬,全书其实更靠近“弱者的武器”,而非“逃避统治的艺术”,大体光谱就是逃避统治——吐槽统治(弱武)——利用统治,利用历史人类学的手法把经济学里非制度的故事逻辑重新说了一遍,叙事极精彩——可能相比于当代那些耳熟能详的制度外经济学论述,历史上的非制度叙事魅力更强。结论段从这个制度外逻辑反向回望国家与社会的关系,视角颇妙,黄宗智、苏成捷、Spivak、迈克尔·曼、戴慕珍&魏昂德信手拈来,真·六经注我~~一共删节7处,对读了一下,3处大概是在中文语境里要保护informant(有一个讽刺腐败的注释反而没删...
  • 陆钓雪杜诗镜铨的评论
    明代军事制度将个人和家庭移到别处。它迫使一些人离开他们所熟悉的社会环境,再把他们放到新的社会关系和新社群的努力;“解域化”催生了“再域化”。没有担任正军的军户成员努力和担任正军的宗亲保持联系,有时这种关系跨越千里之瑶并维持好多代人。士兵们一旦定居在卫所或负责给卫所驻军提供军粮的军屯,就加入或组织利益群体——通过婚姻习俗、寺庙网络、参加科举制度以及其他一系列活动,这些利益群体最终成为拥有共同身份认同的群体。因此,明代中国百姓的流动导致有些社群被拆散,又把许多之前相互隔绝的空间联系起来,同时使已有的社群经...
  • danyboy的评论
    书以明代的军户制度为案例,以微观史学、历史人类学方法,研究中国古代的“日常政治”。表面上是明史,实则不限于此。就学术言,尝试讲解顶层设计如何在基层实现或是被基层抵制、利用,迥异于只关注上层的历史学研究视野。对中国人来说,与“监管部门”斗智斗勇、制度套利、阳奉阴违……简直是与生俱来的技能,并未觉得稀奇。但作者看来,这不仅是民间智慧,还是日常政治哲学,甚至是被统治的奇观。作者的力道体现在田野调查,将明史与后代的中国社会打通,其弦外之音更引人注目:中国人善于被统治,这到底是一种牛逼,还是一种悲剧?作者并未明...
  • 中世与近世之间的评论
    典型汉学经典著作的阅读印象:生动的故事+范式解读,往往引发的不是历史而是现实的关怀与反思。简单说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传统故事,且不限于“对策”,在作者看来明代的百姓甚至可以在不公开违反国家规定的情况下,在体制内通过体制谋取利益,即“制度套利”行为。本书以军户制度为例说明明朝百姓为国家提供徭役时所运用的策略(优化处境、近水楼台、制度套利、诉诸先例),此种策略即为“被统治的艺术”,也是明代的日常政治。作者力图提供一种突破“专制独裁论”与“自由社会论”的全新明史叙述模式,进而理解明代国家与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