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访历史

[美] 伊娃·霍夫曼

历史

历史 政治

2018-10

南京大学出版社

目录
前言
第一章 波兰(上)
第二章 波兰(下)
第三章 捷克(斯洛伐克)
第四章 匈牙利
第五章 罗马尼亚
第六章 保加利亚
后记
致谢
【展开】
内容简介

回到20世纪末的剧变现场,亲眼见证历史的发生

东欧版《二手时间》,讲述普通人的信仰、希望、忐忑与矛盾

【编辑推荐】

★梁文道、刘瑜、熊培云、许知远联袂主编——“理想国译丛”(MIRROR)系列之一(031)——保持开放性的思想和非功利的眼睛,看看世界的丰富性与复杂性。探访诞生中的新东欧,如何在旧秩序的废墟上重建新的精神秩序与民族认同。

★《回访历史》站在时代的拐点,呈现转型的多个层面,不只有突然松绑的自由,也有前路未知的无措。带着尚未清算的历史迎接新生,展现了剧变下东欧的复杂性。

★《回访历史》采访了东欧知名作家、导演、前政党要员,也述说了威权时代的审查员和告密者的故事。直面人性的坚韧与摇摆,讲述宏大历史下的个人选择。

★《出版人周刊》《科克斯评论》《独立报》《卫报》等媒体齐声推荐。

【内容简介】

1989年前后,东欧各国的政治经济制度发生根本性改变。人们曾经深恶痛绝,同时自己的生活又深植于其中的世界观解体,长期承袭的生活方式被迫重置。《回访历史》是伊娃•霍夫曼在东欧游历的记录。她在1989年返回故乡,见证波兰、匈牙利、罗马尼亚、保加利亚,以及正在分裂为两个国家的捷克斯洛伐克,如何“创造他们的历史”。借由与当地各阶层民众的谈话,以及对所见所感的忠实记录,本书呈现了当时东欧政治、经济、思想、文化、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的转变。

在霍夫曼游历的国家里,改变几乎是大家共同的渴望,而除了罗马尼亚外,改变都是在全面非暴力且几乎没有遭遇统治力量丝毫反抗的情况下完成的。随着历史改变的推演,这是最佳状况的剧本,是披着柔软光滑外衣的革命。然而发生在那里的更深层的转化,其实是更戏剧化,也经常是没有方向的。人们一方面欣喜地拥抱自由,同时也对未来的不确定性心怀忐忑,对价值多样化的转向谨慎怀疑。本书追本溯源又谨慎地探究这一切改变,将历史背景融入个人的文化观察,让读者由此窥探东欧各国独一无二的文化内涵与历史底蕴。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优游卒岁的评论
    作者出生于东欧,并且在东欧剧变不久,即去那里走访,本应该是一部相当全面展现当时东欧现状的著作,一如阿普尔鲍姆的《东西方之间》那样。可惜本书作者却有些走马观花,虽然走访了五个国家,但并不深入,既无历史学家的眼光,也无新闻记者的犀利,更多的只是文人的那些感慨。所接触的人士,均是所谓文化圈子内的。读完此书,对当时东欧的情况,也无更深的感觉。
  • 撑小兵的评论
    后共产主义时代下的东欧,一个文学家的旅行记。内容主要包括所见东欧事物,与当地政治、文学人物的谈话和他们的经历,外加作者的感想评论。与同题材著作相比,思想家写的《苏联的心灵》让人感到其局外人视角观察的穿透力、冷峻深邃,文学家写的《回访东欧》,更能让人体会到作者“返乡”情结之浓、对社会人生百态的细腻感受力,东欧各国特点、民族心态也得到了充分揭示。 网友普遍对黑色历史有窥探癖好,所以《苏联的心灵》《野蛮大陆》和国史相关题材的书普遍高分。而这本书论色调,应该算灰色的历史:大家怀着希望前行摸索,却还挣脱不了...
  • 阿布的评论
    原来以为是近几年的新书,到手才知是1990-1991两次造访东欧五国的“旧书”——不过,也因为与1989不远不近,现场感和观察的距离感恰到好处:作者对母国波兰不吝笔墨,给了两章最大篇幅赞扬它的团结与信仰;捷克则显得平庸无聊;匈牙利很西化;罗马尼亚混乱又最充满戏剧性,保加利亚诚实又优雅。虽然不时描述酒店环境有炫耀之嫌,但她这趟东欧之行并不是走马观花的游览,而在当地朋友的导览、转介中既了解各国政经文化情况,也深入议会、学校、乡间、教堂与精英平民少数民族交流。最感兴趣的是罗马尼亚人帕维尔的故事(可惜没有像介绍其他人那...
  • mashimarro的评论
    挣脱枷锁重获自由后如何寻回秩序与规范,仿佛在30年前的东欧看到了我们自己
  • greatabel的评论
    “他们全都明目张胆,用从这里偷去的东西去搞合资企业了。而且谁也拿他们没辙,因为现在我们有新的法律了。民主,正好让他们逍遥法外。” ps:我们都知道,这个和民主不民主无关。 “是最好的人才都不会选择从事公职,而是成为私营企业的生意人。你知道,因为这所有的冲突,还有尖锐,有时候甚至是……咄咄逼人的言词,使得他们不愿意从事政治。” ps: 政治宽容度低的地方大家都不想参与政治
  • 晓风的评论
    短评说“既无历史学家的眼光,也无新闻记者的犀利,更多的只是文人的那些感慨”,同意。一本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东欧游记感想。
  • 韭默的评论
    剧变之际东欧对自由民主的追求,比较纯粹与政治,东欧看来是希望之地
  • Arthur的评论
    190102~190115 可以明显地感觉到作者鄙夷的目光下那颗充满优越感的心,仿佛在说,你们也配?不过确实如此,冷漠无理与自私是社会主义国家民众的共同性格,正好与他们被教育或灌输的相反。完全没有主题,只是按所到国家的名字分了那么几大块,也不知算什么,没有主题没有线索,游记不是游记散文不像散文,访谈也谈不上,也太随意了吧。作者执拗地坚持以美国的标准看待刚巨变的东欧,对一切都那么奇怪,对什么都看不上,仿佛不知道东欧的以往似的。你不是美国出生的但却完全学会了大多数被看不起的美国人那样的以自我的感受为中心,再加上...
  • YongtoriBodon的评论
    作为波兰犹太裔的作者,在美多年,重返了那个熟悉又陌生的“他者”世界,固然她的观察有些模式化,但却始终有一种微妙的牵绊与疏离感混合其中,使得阅读体验尚可,也可以对东欧转轨时期普通人的痛苦有一种较感性的体验,另外,翻译的很不错。
  • 冰糖花木鱼的评论
    东欧剧变开始游历东欧,希望有爆炸性的变革然而变革总是悄无声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