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缺:我们是如何陷入贫穷与忙碌的(经典版)

塞德希尔·穆来纳森 埃尔德·沙菲尔

心理学

心理学 经济学

2018-7-1

浙江人民出版社

目录
赞 誉
中文版序:埃尔德·沙菲尔访谈录
《稀缺》测试题
引 言 资源稀缺不可怕,就怕有稀缺心态
第一部分 稀缺心态是一切稀缺的根源
第1章 专注的“得”与管窥的“失”
第2章 带宽负担会降低人的智商
第二部分 贫穷和忙碌是如何让“带宽”变窄的
第3章 装箱、余闲和权衡式思维
第4章 行为经济学告诉我们的道理
第5章 借用与短视
第6章 稀缺陷阱
第7章 穷人为什么穷
第三部分 如何从稀缺走向富足
第8章 如何让穷人摆脱贫穷
第9章 如何解决组织中的时间稀缺
第10章 如何应对日常生活中的稀缺
结 语 规划和管理好“带宽”,稀缺问题就会迎刃而解
注释
译者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在长期研究穷人和扶贫的过程中,塞德希尔· 穆来纳森发现他和穷人的焦虑竟然类似:穷人缺钱,他缺时间。在这一现象基础上,他与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教授埃尔德·沙菲尔进行了大量的实验室研究和现实调查,却发现了一个存在于世人中间的惊人真相:穷困之人会永远缺钱,而忙碌之人会永远缺时间。

但是,进一步的研究证实:这些都是表面现象。因为即便是给穷人一笔钱,给拖延症患者一些时间,他们也无法变得富足和高效。实际上,在长期性的资源(钱、时间)稀缺中,人们已经形成了“管窥”之见,只能看到“管子”之中的事物,虽然这有可能为我们带来“专注红利”(短期的富裕或效率),但是从长远来看,这种“专心致志”反而会让我们产生“权衡式思维”,不断增加我们的带宽负担——当1元钱的价值在穷人与富人之间产生了巨大差异时,当印度金奈的街头小贩们陷入了无止境的借贷压力时,当每个人都处在多任务处理的“杂耍”状态中时……*理性的经济模型和行为方式都会变得不再符合自身的内在逻辑。最终,稀缺会俘获我们的大脑,渐渐让我们失去认知能力和执行控制力,变得更加愚笨和冲动。

《稀缺》是《思考,快与慢》作者丹尼尔·卡尼曼推崇的行为经济学新作,它旨在揭示稀缺心态的各种复杂成因,并提出以“余闲”牵制稀缺的应对之法。所以,只有对“带宽”进行合理的规划和管理,我们才有可能从稀缺走向富足。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Will~Pony快跑的评论
    书是一本好书,但是因为两位作者野心很大,试图把从传统经济学中基本假设‘资源稀缺’与认知心理学相结合、进而形成‘稀缺学科’,故本书里出现很多‘跨界新词’,其实都可以统称为行为经济学的理论。如果让我一句话概括本书读后感:与其临渴掘井、不如未雨绸缪,开放心胸、扩大视野、拓宽边界。
  • Tedire的评论
    不怎么样。
  • X_Xiao鬼的评论
    稀缺有两种:内心的、外物的。这本书显然没有弄清楚两种稀缺的区别,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这又将涉及到心和物的本体论。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
    按需。
  • winton的评论
    贫穷导致稀缺而失去理性,过于富足也会使人随性。书中讲了用小行李箱会使人稀缺的故事很有启发,我们应该正确看待和应用稀缺,方可从中受益。
  • rien的评论
    【藏书阁打卡】一本还算实用的书,对稀缺的影响做了比较全面的描述。比较有启发性的是对认知带宽的介绍,认为我们应该更加关注认知带宽的使用而不是把日程表塞满。另外对认知的相对性的研究也挺有意思。后面介绍的一些节约认知带宽的小方法平时也用得上(比如我已经开始习惯用便签记录要做的事情)作者用了很大篇幅写为了验证设想而设计的实验,觉得对我这种功利地找结论的人来说有点过于繁琐,但是没了这些大概又变成没有依据的意见成了鸡汤。
  • open92的评论
    适合快速通读,只看黑体字
  • 俊少的评论
    不喜欢
  • 叔本超的评论
    行为经济学,很好的角度视野!!
  • 的评论
    居安思危,未雨绸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