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家在何方?

馬修.戴斯蒙(Matthew Desmond)

文化

社会学

2017-6-7

時報文化

目录
導讀 驅離與居住正義:從美國經驗關照華人社會/林宗弘
序曲 冷冽之城
第一部:房租
第一章 房東這一行
第二章 拚房租
第三章 熱水澡
第四章 大豐收
第五章 第十三街
第六章 鼠窩
第七章 難過死了
第八章 四○○室的聖誕節
第二部:驅離
第九章 外送的來了
第十章 毒蟲等於免洗勞工
第十一章 貧民窟,是好物
第十二章 免洗的人際關係
第十三章 E-24車格
第十四章 能忍則忍
第十五章 妨害設施
第十六章 雪地上的灰燼
第三部:後來
第十七章 這就是美國
第十八章 用食物券買來的龍蝦
第十九章 小不點
第二十章 顧人怨的北部
第二十一章 大頭男寶寶
第二十二章 如果他們要處罰媽媽
第二十三章 寧靜俱樂部
第二十四章 地獄倒楣鬼
結語 一個家,一個希望
研究始末與回顧
誌謝
【展开】
内容简介

當房租超過薪水三分之一,我們再也無力翻轉貧窮!

∥ 哈佛社會學家花費數年,住進兩個底層社區、採訪三十多名房東、出席一千多場法庭,將美國底層的居住現狀化為八個家庭的真實報導 ∥

榮獲2017年普立茲獎!

評審盛讚:「一份深入的研究,揭示了2008年金融風暴後越演越烈的居住問題,這可說是加劇了貧窮,使貧者更貧。」

▪ 阿琳是一位單親媽媽,被房東逐出家門後,發現新家的租金得花上月收入的八成……

▪ 帶著孩子找屋住的凡妮塔處處碰壁,只能住進毒蟲與幫派氾濫的社區……

▪ 多琳一家九口窩在兩房公寓裡,當房屋漏水、堵塞,房東卻相應不理,他們決定也放爛這間房子……

▪ 拉瑪想幫房東工作以抵房租,只可惜房東卻覺得他的付出一文不值……

為了書寫貧窮的真相:是何種經濟體系聯繫起貧富兩者?貧者為什麼難以脫貧?哈佛社會學者馬修‧戴斯蒙住進兩個底層社區,花費數年,採訪三十多名房東、記錄數十萬筆驅離資料、追蹤百萬筆911電話、出席一千多場住房法庭,找到牽繫起貧富兩者的經濟體系──租屋市場。只是,他發現兩種自由在此互槓:房東想靠租金賺錢,房客希望一家能住得安全舒適。

當入的一半必須拿來繳交房租,許多家庭因為入不敷出,被迫遷徙至更骯髒、暴力、拮据的街區;而喪失安穩的棲身之所,致使貧困者失去原有的財產、遠離熟悉的街區、更因為居無定所的壓力,讓學業與工作表現失常。物質匱乏加上消極與憂鬱的心理,讓貧窮生生不息,一代傳給一代……

透過書寫失衡的房屋市場,戴斯蒙欲改變我們對貧困還有底層剝削的認識,他將自己多年來的研究化身為八個貧困家庭與他們兩名房東的故事。正如《紐約時報》盛讚本書,「不談論居住議題,我們便無法徹底正視貧窮。」書中貧困家庭的希望、難忘的驅離場景,皆提醒了我們:失去家,人就失去了一切。唯有安穩的居所,才是人生一切的根源。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闻夕felicity的评论
    非常好;我相信好的民族志就算不能解决社会问题、也能够让无数人粉身碎骨的恶性循环松开那么一点点、让光透进来。这个是台湾的中文版,读的时候感觉需要一个台湾腔-普通话词典。台湾版本的翻译里黑人带着台湾腔互相甩狠话真是太出戏了,且不像普通话译本,我还猜不出英文原文。
  • Orange的评论
    作者也沒有隱藏這些人自作自受的部分:吸毒、亂花錢、未婚懷孕等,但制度、法律、政府卻更是惡化貧窮的元兇,那種被趕出家門沒錢沒食物不知道明天在哪裡的處境,透過書頁都能感受到絕望。。。 
  • 凯特根斯坦的评论
    驱离与贫困研究,厚重的一本,全是落魄的人,写满绝望。失业、离异、暴力、性侵、枪支滥用、种族犯罪... 最想杀死穷人的,恰恰是穷人自己。以弱欺弱,剥削压榨,持续的创伤不断加速各种恶化。“一种极度的不平等,是不会给人翻身的机会;在对人基本需求的否定和无动于衷中,还高举任何一种单一的价值,都是莫大的讽刺。” 以密尔沃基为样本,详尽的田野调查,叙事和分析都令人折服。作者还建立了驱逐互助项目,撰写拍摄了各种存档报告,敬佩!(PS作者online project上有非常丰富的archive
  • 1先森的评论
    这本优秀的作品甚至能为普利策奖增一缕光。作者流畅而又生动的文笔,让一部社会学作品仿佛小说般引人入胜,笔下的事件与人物漫溢着令读者心生绝望的困境,像镜子般倒映着人的通感与良知,阅读中我曾数次感受到压力与茫然,这真实人生的浮世绘背后是严谨的观察与研究,是充满对于生而为人的同情和冷静自省的微妙平衡。对比我读过不多的社会学作品,这本书深化了我对于社会底层人民所面对的困境与理解:往日隔岸观火浮于表面的判断与我执荡然无存。一个社会究竟能多麻痹于表象而不愿着手处理迫在眉睫的问题,以及作为社会的个体我们又是如何...
  • 欣zi的评论
    很有意思的视角 从房东与“低端人口”之间的博弈看美国的底层人民 文化、社会制度和我个人而言的阅历来说都距离很远 感觉没法感同身受 留着以后读吧
  • [已注销]的评论
    万恶的美帝
  • 九更的评论
    作者的调查过程让人佩服,很多注释体现出作者有尽力客观描写,得出的结论都提供了回归模型。作者自己没有对房东或者租客下主观的定论,但是叙事具体到位给了读者自行进行判断的机会。不管是否能改变世界,至少作者真实描述出了那个世界。
  • 夏树的评论
    没想到是几家人的跟踪查访。和中国的底层比,其实毕竟还是美国富有,能够很多有足够的保险住得起房子。而其脏差较之中国大陆的底层,还是好的太多吧。台版的一旦到了口语,说话的方式好不同,立刻能通过看过的电影想到口语的表达方式而感到奇特。
  • 吴滚滚的评论
    很好的而且厚重的民族志作品。通过几个人/家庭的故事,很真实的反应了美国底层尤其是黑人社区的租房(驱离)现状。真实的压抑和绝望,一次驱离,随之滑入深渊,然后从手中的缝隙看着那么一丝丝蓝天,从绝望里期待着更有希望的生活。然而,生活,有时就是那么无力。 作者对于驱离现状及由此造成的一系列社会影响,与美国标榜的主流价值:安全,公平,机会平等,进行了深刻的反思和质问。对于“居住正义”的追逐和实际行动也令人敬佩。 一本好书,最后半颗星,加在作者最后关于人性和职责的表达。
  • 菊鸡手的评论
    被这翻译征服了。。太台湾乡民的地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