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敦煌大历史
一个人一生总要去一次敦煌,带上这本书,才能心中有底!从敦煌出发,见证中国历史的大场面!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罕见石窟、壁画高清原图!
★90后学者、敦煌石窟“扫地僧”,写给大家的敦煌历史文化一本通!
以全新的知识体系,饱满的情感投入,鲜活生动的文笔,为你讲透敦煌的前世今生。
★大视野、多维度,立体呈现敦煌全貌
人口、地理、军事、政治、经济、思想、艺术……波澜壮阔的历史事件,丰富多元的文化内涵,全景展现。原来:敦煌≠敦煌研究院,敦煌研究院≠莫高窟。
★从敦煌这个小地方出发,见证中国历史的大场面
凿空西域、佛教东传、北击匈奴、三国开启、五胡入华、炀帝西巡、玄奘取经、安史之乱、蒙古西征、统一青藏、闭关锁国……都与敦煌息息相关,都在书中有独特、精彩的讲述。
★敦煌研究院官方授权罕见石窟、壁画高清原图
数十张高清大图,图文对照,生动见证。
★多位学界专家鼎力推荐
著名敦煌学学者沙武田先生作序推荐,历史学者、《百家讲坛》主讲人于赓哲先生,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冯培红先生诚挚推荐。
-----------------------------------------------------------------------
这是一部面向普通读者的敦煌历史文化通俗读物。这是一部敦煌史,也是半部中国史;这是从石窟发出的敦煌史,也是从敦煌出发的中国史。作者沿着时间脉络,讲述各个时期敦煌相关的重要人物和故事,同时融入了最新的学术进展。
敦煌,边地如何纳入帝国版图;敦煌,文化贸易中心如何形成;敦煌,何以成为超级文旅IP;敦煌,小人物的命运如何走向,大人物的野心如何施展;敦煌,人民的生活与信仰如何延续,帝国的伟业如何惨淡经营。
敦煌,本是帝国的边缘,却以独特的方式成为世界的中心。当我们把边缘的敦煌作为锚点来回溯往事,就能赫然发现一条截然不同的历史脉络。敦煌艺术,以震撼人心的雕塑、壁画吸引五湖四海的游人;飞天、千手观音、九色鹿已成为中国文化最鲜明的名片,但当我们把这一切放在历史的进程中去,又该如何理解?敦煌学,作为20世纪以来最重要的学术潮流,早已改写了众多学科的研究进程,但是学术前沿的认知更新距离大众却相当遥远。现在,终于有一本书,可以用通俗的方式为我们讲述这一切。
----------------------------------------------------------------------
读完邢耀龙的《敦煌大历史》,让我有一种惊喜和惊叹。惊喜,是因为终于看到有人在普及敦煌文化方面走出一条很独特的路子;惊叹,是因为作者的眼光和笔法颇为老练,不像初学者所为,颇有后生可畏的感觉。
——沙武田(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
敦煌是中国的小地方,却承载着中国的大历史。它是汉唐的一扇窗。《敦煌大历史》不仅讲述敦煌的历史,也讲述敦煌守护者的心声。每次去敦煌,总感到一种莫名的激动游走全身,看了这本书,你也会有这样的感受。
——于赓哲(陕西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教授)
戈壁滩下,榆林河畔,一个年轻人的眼中绵延数千年的敦煌大历史。视角独特,野蛮生长,炽热而有张力。
——冯培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历史系教授)
-
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
批判不是否定,逻辑可以习得
学习技巧研究专家二十年成果
在系统的练习中磨砺大脑思维
◎ 编辑推荐
☆ “缓坡”前行,像散步一样轻松地提升思维能力。
《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第三版》是学习技巧研究专家斯特拉·科特雷尔专为批判性思维打造的学习指南。它将从你开始,帮助你了解自 己,从而有针对性地逐步提升能力。从生活中批判性思维的体现,到求职、就业中批判性思维的应用,你将经过认识、了解、实践、拓展等多个步骤。每一步都会在恰当的时候出现,它们不会太难,但会让你收获提升的成就感。
☆ “没有虚头”的操作指南,每一句话都有用。
《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第三版》的每个部分都经过科学的考量,以大脑学习的规律为基础。它包括插图、概念、示例、练习、评估、拓展、反思、提示等多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助于你的学习。插图轻松有趣,可以让你愉快地进入学习状态;示例以故事的方式让你具体地理解技巧的含义,练习则帮助你学会技巧的应用……阅读本书,以充分的效率掌握批判性思维能力。
☆ 新增“就业”章节,为大学生和职场新人量身定制。
《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第三版》新增了“对未来职业和就业能力的批判性思考”章节,帮助你了解自己在工作方面的需求,找到适合自己的职业方向,认识求职者常犯的错误并学会避免这些错误,了解雇主的需求,掌握准备简历、笔试、面试的技巧,从而让你找到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拥有舒心的职业生活。
☆ 畅销近二十年,广受读者好评。
本书初版于2005年,至今不断再版,以实用、有效在读者中广受好评。
◎ 内容简介
《批判性思维训练手册(第三版) 》将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学习分解成循序渐进的步骤,通过丰富的示例和科学的练习,帮助学习者在了解批判性思维和自身思维水平的基础上,逐步提高分析、论证和反思的能力,并学会将之应用到具体的阅读和写作任务中。它有助于学习者改变自己的思维习惯,以更为严谨的方式听、说、读、写,提高效率和成绩。
本书为第三版,增加了在求职和就业中运用批判性思维的章节,补充了一些示例,具有更强的实用性。
◎ 读者推荐
“这是一本必读书!”——戴得丽·凯莱赫(都柏林大学,爱尔兰)
“我很喜欢这本书,它有趣又新颖!”——朱莉·恩斯特龙(杨百翰大学,美国爱达荷州)
“这是我整年来最喜欢的一本书,它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学生
“这本书真的帮助我掌握了批判性思维能力,提高了我的成绩!”——学生
“这是一本非常使用的参考与实践指南。它很易读,结构清晰,又有见地,对我的工作很有帮助。”——Ceecee
-
路史校注
《路史》47卷,南宋罗泌撰,是一部记述上古以来传说、历史的集大成之作,备述历史、地理、风俗、氏族等方面的传说和史事。包括《前纪》9卷,述初三皇至阴康、无怀氏之事;《后纪》14卷,述太昊至夏桀之事;《国名纪》8卷,述上古至三代诸国姓氏地理,下及于两汉之末;《发挥》6卷、《余论》10卷,为单篇独立的辨难考证之文。此书征引材料浩繁,涉及文献近900种,保留了四部典籍大量佚文,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和研究价值。书中原有罗泌之子罗苹所作注,补充正文史料,训释文意。
《路史校注》对《路史》原书和罗泌注文做了极详尽的校勘注释,成书篇幅数倍于原书。本书以明万历三十九年乔可传刻本为底本,参校《中华再造善本》影印南宋刻本残卷、明嘉靖洪楩刊本、明崇祯吴弘基刊本、清乾隆《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详尽列出各版本异文,并予以辨析取舍。注释则考虑到《路史》难读难懂,以疏释原文、追溯出处为主,征引大量历史文献,务求详尽,纠正原书误说误记。书中还收入其他版本保留的相关插图,并附各版本序跋。
-
另类的殖民主义
本书主要研究19-20世纪埃及、英国与苏丹地区之间的关系史。作者考察了19-20世纪英国、埃及和苏丹地区之间的殖民主义三角,即英国、埃及与苏丹地区、苏丹人之间的复杂关系如何影响埃及民族主义和文化认同的形成与发展。当时,埃及既是英国的殖民地,同时又将苏丹地区视为“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主张自身对苏丹地区的统治权利。由此,埃及成为了“被殖民的殖民者”,对其宗主国英帝国态度矛盾,埃及的民族主义运动也因此充斥着模棱两可和自相矛盾之处。
除了旧有的史学研究材料,本书还援引大量通俗文学、非洲历史作品,并采用了另一种文学批评方法论,重新审视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埃及民族主义者自身的独特地位。本书挑战了欧洲帝国与非欧洲殖民地之间二元关系的许多公认原则,打破了欧洲帝国作为单一殖民者的传统叙事。
-
纵乐的困惑
明代中晚期经历了一次经济变革,商业蓬勃发展,改变了明朝人日常劳作、旅行和消费的方式。明太祖朱元璋为实现“小国寡民”的理想而一手打造的社会组织结构和通信交通系统,成了商业世界赖以成长的奠基石。人们追逐时尚,享受物质的愉悦。富商巨贾把手中的真金白银,换作跻身上流阶级的通行证。女性不再只是家庭的附庸,通过写作诗文、远途旅行、做小生意彰显自身的存在。旧有的阶层结构和道德界线变得模糊,金钱似乎成了唯一的筹码,让上层士大夫感到困惑与焦虑……
卜正民凭借严谨而深刻的学术眼光和高超的叙事技巧,将官员、游人、外交使者、砖瓦匠、商人、纺织工人、妓女等各类人物及其故事串联起来,形成一幅幅生动的社会世相图,再现明代三百年的社会文化变迁,令人得以一瞥一个王朝风雅、狂欢的最后身影。
卜正民把明王朝那个捉摸不定的迷人世界,放入一个概念清晰的时间框架里,即使你不具备任何专业知识,也能畅读其中。本书记录了各色各样的明代人物与他们各色各样的问题,还有那个世界里的要物:砖与桥,市场、寺院与邮政,女性与时尚,印刷业,激情与征兆。本书把明代生活的全貌——这么一个活力澎湃的复杂体——展现出来,在英语世界里当数首见。
——史景迁
-
知识论的未来
《知识论的未来/知识论译丛》以探究知识论的未来发展为主旨,收录了十三篇在当前知识论界富有活力的领域与问题,试图描述出未来知识论的可能图景。
《知识论的未来/知识论译丛》中包含众多的提议与推测,例如要放弃什么样的知识论论题与方法,什么样的知识论论题与方法应该赢得更多的关注,我们能否清楚地识别知识论的限度,知识的核心概念是什么,以及把什么样的概念作为知识的核心能够使得知识论走向繁荣,等等。这些提议与推测来自当前才思敏锐的知识论学者。
《知识论的未来/知识论译丛》彰显了知识论的雄心壮志与探索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