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的六分仪
六分仪,又叫纪限仪,主要用来测定60°以内任意两颗天体的角距离和日、月的角直径。康熙十二年(1673),时任钦天监监正、比利时传教士南怀仁根据丹麦天文学家第谷的设计,结合中国传统造型艺术铸造,陈设于京城观象台。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它连同其他4件天文仪器被德军劫至柏林。直到一战结束,《凡尔赛和约》签订后,战败的德国将其归还中国。这些天文仪器,承载的不仅是西学东渐的中西交流史,也反映了近代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浮沉。
本书用通俗的方式介绍了丝绸之路形成以来中国与世界其他地方交往的历史。历史学家卫周安以有力的证据,打破了西方长期以来关于中国文明一成不变、与世界隔绝的刻板印象,向读者展示了一个开放、创新的中国。她认为,早在欧洲人来到东亚之前,中国就已经融入了一个复杂的国际交流网络。纵观历史,在贸易、宗教、知识和技术等方面,只要交往规则不是外部强加的,中国都积极地与世界互动。中国的许多历史经验是本土与外来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贯穿中国历史的全球潮流,仍将奔腾不息。
-
此生有味
像苏东坡一样走遍大江南北,尝遍中华美味,在食物中感悟人生、获得疗愈!
70多种苏式原汁原味美食、60余载笑中带泪的吃货人生,还原一个生动鲜活的吃货苏东坡!
苏东坡有关吃的文字都在这里了!《风味人间》美食顾问林卫辉全新力作!
【本书看点】
1.《风味人间》美食顾问林卫辉全 新力作,《舌尖上的中国》总顾问陈立、中山大学教授黄天骥、文化学者胡文辉一致推荐。苏东坡的一生就是一部《风味人间》!
2.从美食的角度还原苏东坡60余载吃货人生。
围绕苏东坡200多篇代表性作品中关于美食的记录,涵盖对食物的选材、制作、品尝、感悟、记忆等,见证其跌宕起伏的人生,通过分析、品评其熔铸每一阶段人生况味的与吃相关的文字,探寻他“以食为天”的人生轨迹及其对饮食、生活等的态度。发掘历史上作为“吃货”的苏东坡的一面。
3.“苏式”美食全收录,涵盖70多种美食。
食物类别广泛,涉及酒、肉、果蔬,甚至甜品,如鸡苏水、莺粟汤,贬到哪儿吃到哪儿;有食物的制作过程,如耳熟能详的祖传“秘制”东坡肉,也有用食物解忧的经过,如“日啖三百颗”的荔枝;有见证风光时期的御赐黄柑,用皇家赏赐密云龙茶待客,也有贬谪落难时煨芋头、烧蝙蝠吃;也有借食物表明立场、态度,如借吃鳊鱼感慨自己命运,或托不吃大雁以示自身廉洁自律。
4. 一幅囊括30多地的风味地图,循着苏东坡的足迹吃遍大江南北。
苏东坡从眉山出发,至开封、杭州、黄州等地任官、游历,途中所见所闻或品尝、制作过的诸多美食,勾勒一条苏式美食路线,呈现各地风土人情和时代发展。比如由重庆奉节盐井和吃盐的问题,联系到历代特别是宋代食盐的制作,以及专卖政策的变化;从眉山人过年吃兔子的记忆,呈现四川人喜吃兔子的历史。
5. 一种以食物疗愈身心、拒绝内耗的人生哲学。
人生不过诗和酒,还有眼前的这碗饭。无论是吃酥煎牡丹治眼疾,荠菜羹治痔疮,吃棕笋促消化,崇尚蜂蜜能“治百疾”,以及当代盛行的辟谷,苏东坡都尝试过,不论身处何种荒蛮之地,只要保持热爱和期待,即便吃得粗糙,也能乐在其中。
6. 随书附赠思维导图,直观了解苏东坡三起三落跌宕起伏的一生,随手制作一份属于自己的“有味”逛吃地图。
【内容简介】
一部关于苏东坡生平与美食渊源的作品,以苏东坡关于美食的诗文记录为线索,循着他为官、游历的足迹,从美食角度还原作为“吃货”的苏东坡的一生。
从眉州到黄州、惠州等地,从猪肉、河豚到荔枝、羊蝎子……通过苏东坡在30多地所遇、所尝的70余种食物,勾勒出一条苏式美食路线,从中窥探苏东坡如何把眼前的苟且变成味蕾盛宴,呈现其苦中作乐、笑中带泪的吃货人生。同时,围绕苏东坡作品中由美食引发的感悟,探寻其对饮食、生活的态度,呈现其以食物疗愈身心、拒绝内耗的人生哲学。
【名家推荐】
在世间漂泊,无论人情冷暖,还是宦海沉浮,总能够寻找到美味来鼓励自己、安慰自己,能够以美食为桥梁建立起快乐。美食是山水四季的产物,因为有了美食,人与自然相通。人也能像自然一样,保持快乐。快乐是古道,青山是馈赠。
——陈立(浙江大学教授、《舌尖上的中国》《风味人间》总顾问)
卫辉是从研究苏东坡对饮食的态度中,看到了宋代的文化发展 ;又从宋代饮食状态的描述中,看到了苏东坡的思想和情感变化的轨迹。这创新而独特的研究苏东坡的做法,不仅有助于推动“苏学”研究的进一步发展,对我们开拓中国文学史、文化史和作家作品分析等方面研究的思路,也具有很大的启发意义。
——黄天骥(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
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苏东坡”,其中一个叫吃货。这是“吃货林卫辉眼中的吃货苏东坡”。唯有吃货能理解吃货,唯有诗与美食不可辜负。
——胡文辉(文化学者)
【编辑推荐】
大宋美食博主苏东坡的吃货日记:一边吃河豚一边感叹死也值了;没肉吃时把骨头啃得太干净导致“众狗不悦”;第一次生蚝像发现新大陆,还叮嘱儿子不能告诉别人,免得别人不远千里来跟自己抢。黄州的东坡肉、惠州的荔枝、儋州的生蚝,这位行走的美食家,从南到北一一尝遍,无论得意还是失意,他总能竹杖芒鞋,在大自然中找到馈赠,享受当下的滋味。
-
从消费社会到格差社会
本书是享誉世界的女性主义理论家上野千鹤子与日本消费行业研究第一人三浦展的对谈实录。两位顶级社会学家对从消费社会演变为格差社会的现象进行了鞭辟入里的分析。
日本从20世纪80年代达到顶峰的大众消费社会开始,经过了泡沫经济崩溃和全球化,逐步进入格差社会。所谓格差社会,是指民众之间形成严密的社会阶层划分,不同阶层之间经济、教育、社会地位差距不断加大且阶层固化的现象。在本书中,两位学者以对谈的方式解读了日本从消费社会到格差社会的转变过程中出现的一系列社会问题,如少子化现象、败犬女、社会底层人、裁员潮、在职穷人、啃老族等等,深度剖析了问题背后的日本社会的意识形态的扭曲以及日本人价值观的变化。
本书对于同样进入消费社会轨道的中国而言,具有很好的警示意义与借鉴价值。
-
鸟瞰古文明
一本可“在纸上游历古埃及”的历史科普书
20处遗迹纵贯3000年古埃及史
跟随50幅水彩复原图漫游尼罗河沿岸,体验文明古国昔日的辉煌盛景
埃及考古学家奥德·格罗斯·德贝勒联合城市复原图巨擘让-克劳德·戈尔万
将考古成果与艺术相结合,全景式重现生动、鲜活的古埃及文明
·
编辑 推荐
★ “鸟瞰古文明”系列丛书第三册,聚焦《鸟瞰古文明:130幅城市复原图重现古地中海文明》中最为繁华神秘的古埃及,详述3000年古埃及史的方方面面。
★ 埃及考古学家与城市复原图巨擘强强联手,将考古成果与艺术相结合,保证专业性的同时提高内文的欣赏价值和阅读趣味,全景式重现古埃及文明。
★ “在纸上游览埃及”是本书的最大特色,全彩复原图将带领读者按照当年希罗多德的方式在尼罗河沿岸漫步,看到众多遗址在不同时期的模样;书中同时选取埃及史中的重点主题,让读者从不同角度理解法老时代的文明。
★ 50多幅复原图及其他各类图片,记录神殿、陵庙、城市、墓地的原貌,讲述历史的同时为读者展示古埃及不同建筑的内外细节。
★ 碎片化文字对复原图进行专业性说明,除考古研究成果外,亦有古代旅行家造访埃及留下的记录、神话故事、战役记录、信件、传记节选等辅助性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法老时代的文化、思想、政治及建筑。
·
内容简介
复原是考古学的成果之一,除了再现古迹的原貌外,它还使回溯历史变得更加便利,为人们留出想象的空间。本书用 50 幅古代遗址复原图带领读者漫游古埃及,使历史不再仅存于冗长复杂的文字描述中,而是通过复原图细节及相关文字简介体现。作者精选两类古迹—为人熟知的重要城市和已成废墟、难以造访的遗址,以细腻的笔触绘制尼罗河谷中众多神殿、陵庙、城市、墓地及其他基础设施的原貌,再现古代埃及的繁华景象。
本书摒弃了按时间线叙述历史的传统方式,以古建筑为依托,以所选遗址的地理位置为顺序,讲述公元前2800年至公元600年共3000多年的埃及历史,每张复原图都配有碎片化说明性文字,文字之间没有逻辑联系,但整体成一完整体系。亦有考古研究成果、古代旅行家造访埃及留下的记录、神话故事、战役记录、信件、传记节选等辅助性资料,从不同的角度解读法老时代的思想与文化的各个方面。
-
纳粹亿万富翁
与纳粹共生,却未曾同死。
他们的名字长存于世,他们的财富庞大无比。
世人眼中的他们,是设计大师,是行业传奇,是神秘的贵族也是慷慨的慈善家……
而在真实的历史中,他们是军火制造巨鳄,是精明疯狂的投机分子,是纳粹事业资助人,也是战争机器的发动机--他们是第三帝国的“军事经济元首”。
当强权覆灭、帝国崩塌,当战犯走上审判台,那些曾在希特勒统治下叱咤一时的顶级富豪,却最终逃脱清算、全身而退,继续享受巨大的财富,其家族至今仍然活跃在世界经济舞台上。
★ 震动西方社会的商业调查作品,翻译版权售出20多个国家
★《纽约时报》《经济学人》《福布斯》专文推荐
★ 亚马逊编辑精选2023年最佳历史图书
【内容简介】
本书揭示了德国最富有的五个商业家族(匡特家族、弗利克家族、芬克家族,保时捷-皮耶希家族、厄特克尔家族)通过支持第三帝国的暴行,积聚了无数金钱和权力的真实故事。
作者利用大量未披露的史料文献,展示了这些商业大亨如何在欧洲战火纷飞之际,通过主动投靠希特勒,吞并犹太企业,强征战俘劳工,并加大武器生产以装备纳粹军队。最令人震惊的是,这些亿万富翁绝大多数在战后得以逍遥法外,其后代如今继续在世界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拥有宝马、保时捷、大众、安联等世界著名品牌,产品覆盖全球。
-
本雅明书信集
书信集收录德国思想家本雅明信件300多封,由肖勒姆、阿多诺合力编辑,编年编定,加以注释。展现了本雅明渊博的知识和独特的文笔,揭示了思想轨迹的发展变化,提供了和他所处时代的思想家及各类人物的关系,对于理解20世纪前半期欧洲文化和思想人物有特殊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