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关于我国民族的识别问题【费孝通】/1
中国西南地区的民族识别【林耀华】/21
民族识别及其理论意义【黄淑娉】/29
我国民族识别的回顾与前瞻【李绍明】/42
中国的民族识别【黄光学】/52
中国民族识别研究工作的特色【施联朱】/59
关于当前民族识别问题的浅见【周锡银】/73
民族识别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基诺人识别50年的历史哲学视角【杜玉亭】/81
中国的民族问题与20世纪50年代的“民族识别”【马 戎】/89
中国民族识别的依据【王希恩】/110
“56个民族的来历”并非源于民族识别
——关于族别调查的认识与思考【秦和平】/134
重观民族识别:综合与变通【纳日碧力戈】/158
承认与认同: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身份建构【王文光 朱映占】/174
民族识别原则的变化与民族人口【胡鸿保 张丽梅】/192
由族群到民族:中国西南历史经验【王明珂】/202
《黔苗图说》与民族识别【黄才贵】/216
从“苗”到“苗族”——论近代民族集团形成的“他者性”问题【杨志强】/230
中西之间的西南视野:西南民族志分类图示【彭文斌】/246
中国的民族识别及其反思【祁进玉】/266
族群归属的自我认同与社会定义【菅志翔】/280
制造共同命运:以“白族”族称的协商座谈会为例【梁永佳】/296
语言、差异政治与“民族”构建:“白族”与“白文”的近代历史【马雪峰】/312
谁是MOSO(摩沙)?
——论古摩沙的分化与“纳系族群”的认同及识别问题【木仕华】/333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建国60多年,以“民族识别”工作奠定的56个民族的国体框架也在社会实践中走过了60多年。以各地区的社会实践来返观、反思这一框架的运行效果,来反思当年这一工作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结合苏联、南斯拉夫解体后人们对其“民族”定义和制度运行效果的反思,应当是一件中国学术界不能回避的学术研究和政策讨论的工作。我们也需要思考的问题是:在“民族识别”完成之后,每个国民“民族身份”的确定和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行政区划建制是否在不断强化各群体的“民族意识”,推动他们从传统社会中的“部族”转变为现代政治意义上的“民族”?是否有些“民族”在被识别后出现了对自己民族的历史和“传统文化”进行重新构建的现象?以及今天我们是否有必要从“民族国家建构”和“公民国家建构”这些基本理论视角对这一过程及其后来的发展趋势进行讨论?毫无疑问,50年代的由政府主导的对“56个民族”的民族建构对新中国60年来的族群关系具有极为重要的深远影响。相信对于以上问题的思考和讨论,将有助于读者从基础理论和基本制度层面来理解中国的民族体制,以及当前在西藏、新疆等地区出现的民族问题。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