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绪论
一、天子门生的恩荣与困境
二、论题旨趣与研究范围
三、相关研究回顾述评
四、考察视角及研究方法
五、征引史料说明
第一章进士、经史与西学——清末科举改制及癸卯、甲辰进士群体总论
小引千年科举的绝响
第一节对策与八股
一、文体源流
二、废八股、试策论的论议与曲折
第二节晚清改试策论及士子的因应
一、改试策论的落实
二、学校与考生的因应
第三节癸卯、甲辰两科会试考题与答卷分析
一、借闱开封
二、第一、第三场命题依据及试题简析
三、第二场西学政治艺学策题分析
四、考生应对西学政治艺学策举隅试析
第四节癸卯、甲辰两科会试考官与评核标准
一、科举改制与考官的困境
二、癸卯、甲辰科会试阅卷情形
三、“圣贤矩镬”与“中体西用”
第五节癸卯、甲辰两科殿试对策略析
第六节癸卯、甲辰两榜进士:人数、籍贯及年龄统计分析
一、两榜进士人数与清代历科比较
二、两榜进士籍贯分布
三、两榜进士年龄分布
小结新酒与旧瓶
第二章从庶常馆到进士馆——晚清议开官智、变革铨法与进士馆的创设
小引进士唱酬忆当年
第一节明清庶吉士制度及其变革
一、庶吉士制度
一、晚清庶吉士教育的变革
三、癸卯、甲辰进士的朝考授职
第二节晚清“开官智”的动议与共识
第三节京师大学堂仕学院与仕学馆
一、京师大学堂仕学院的筹设
二、“壬寅学制”与仕学馆的开办
第四节仕学馆的教学与考试
一、仕学馆课程与教材
二、仕学馆教习与教学
三、仕学馆考试与授职
第五节进士馆的开设与生源
一、进士馆的开设
二、进士馆生源问题及变通办法
小结学与仕之间
第三章官立、官办与官读——进士馆的课程设置、日常管理及教学活动
小引“老爷”式学生
第一节进士馆的课程设置
第二节进士馆的管理架构及管理制度
一、进土馆管理架构及设员
二、进士馆庶务、学务管理规制
第三节进士馆的师资力量
第四节进士馆管理与教学的困境
第五节进士馆毕业考试与授职奖励
一、毕业考试情形
二、考生名单、得分与授职统计
三、授职情况分析
第六节进士馆的停办与改组
小结“三位一体”的学馆
第四章天子门生的留学教育——日本法政大学与晚清进士集体东游的展开
小引从末科进士到高院院长
第一节西洋不如东洋:清末留日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的开办
一、速成科的开设及其旨趣
二、速成科章程的变更及相关班级的开设
第三节法政速成科学生人数及晚清进士留学群体考论
一、速成科学生人数考辨
二、速成科学生类别及籍贯
三、晚清留学大潮中的进士群体
第四节法政速成科的课程、师资及教学活动
一、速成科章程变更与课程改革
二、速成科师资队伍分析
三、速成科汉文讲义及教科书的刊发
四、速成科学术类课外活动简析
五、速成科考试检验及学科程度试探
第五节进士留日经费、政治议题及速成科的停办
一、进士留学经费及其经济状况
三、“革命”与“立宪”问题
三、“速”与“成”之间
小结遥望东土资津梁
第五章新学、新政与新业——进士馆学员归国考试及癸卵、甲辰进士晚清经历考察
小引太史苦编教科书
第一节重新“归班”:进士馆游学学员归国考试及授职奖励
一、进士馆游学毕业考试章程的拟订与施行
二、进士馆游学学员归国考试名单、成绩及授职
第二节服务教育:癸卯、甲辰进士与晚清书籍编译及新式学堂
一、供职学部编译图书局
二、译介其他新学书籍
三、服务新式学堂
第三节厘革财政:癸卯、甲辰进士与清末财政清理
第四节襄赞法政:癸卯、甲辰进士与清末宪政改革
一、癸甲进士与晚清修律及宪政编查
二、谘议局及资政院中的癸甲进士
第五节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所见癸卯、甲辰进士任职
一、京职任职情形
二、地方职任职情形
三、整体任职品级分析
小结变局中的分化
第六章民国、“敌国”与故国——辛亥后癸卯、甲辰进士的流动与志业试探
小引吾自著书君治国
第一节进退之间:“成功阶梯”的中断与延续
一、辛亥前后的过渡与抉择
二、《民国职官年表》及《民国职官年表外编》所见癸甲进士任职
三、职场人脉:以《旅京同年录》的刊刻为例
第二节末代遗民:政治与文化身份的坚守与困境
一、“恢复祖业”的尝试与挫败
二、“海角孤臣”的退守与活动
三、政治认同、文化身份与人际网络
第三节各随其志:癸卯、甲辰科三位进士的民国经历
一、黄为基:“一无是处”的学生、官僚、律师、记者
二、叶景葵:于金融、实业、藏书皆卓然成家
三、袁嘉谷:左文、庄旨、释理、儒心
第四节癸卯、甲辰进士史部撰述事业举隅
一、癸甲进士与光宣两朝编年史籍三种
二、癸甲进士与《清史稿》的纂修印行
三、癸甲进士与地方史志修纂
四、癸甲进士个人史著代表举隅
第五节晚岁:1949年后的癸卯、甲辰进士
小结现实巨变与“意义世界”
结语
一、进士馆的创设及其旨归
二、末代天子门生的际遇与浮沉
三、转型时代的转型群体
附录一癸卯、甲辰进士基本信息汇总
附录二进士馆条规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一、天子门生的恩荣与困境
二、论题旨趣与研究范围
三、相关研究回顾述评
四、考察视角及研究方法
五、征引史料说明
第一章进士、经史与西学——清末科举改制及癸卯、甲辰进士群体总论
小引千年科举的绝响
第一节对策与八股
一、文体源流
二、废八股、试策论的论议与曲折
第二节晚清改试策论及士子的因应
一、改试策论的落实
二、学校与考生的因应
第三节癸卯、甲辰两科会试考题与答卷分析
一、借闱开封
二、第一、第三场命题依据及试题简析
三、第二场西学政治艺学策题分析
四、考生应对西学政治艺学策举隅试析
第四节癸卯、甲辰两科会试考官与评核标准
一、科举改制与考官的困境
二、癸卯、甲辰科会试阅卷情形
三、“圣贤矩镬”与“中体西用”
第五节癸卯、甲辰两科殿试对策略析
第六节癸卯、甲辰两榜进士:人数、籍贯及年龄统计分析
一、两榜进士人数与清代历科比较
二、两榜进士籍贯分布
三、两榜进士年龄分布
小结新酒与旧瓶
第二章从庶常馆到进士馆——晚清议开官智、变革铨法与进士馆的创设
小引进士唱酬忆当年
第一节明清庶吉士制度及其变革
一、庶吉士制度
一、晚清庶吉士教育的变革
三、癸卯、甲辰进士的朝考授职
第二节晚清“开官智”的动议与共识
第三节京师大学堂仕学院与仕学馆
一、京师大学堂仕学院的筹设
二、“壬寅学制”与仕学馆的开办
第四节仕学馆的教学与考试
一、仕学馆课程与教材
二、仕学馆教习与教学
三、仕学馆考试与授职
第五节进士馆的开设与生源
一、进士馆的开设
二、进士馆生源问题及变通办法
小结学与仕之间
第三章官立、官办与官读——进士馆的课程设置、日常管理及教学活动
小引“老爷”式学生
第一节进士馆的课程设置
第二节进士馆的管理架构及管理制度
一、进土馆管理架构及设员
二、进士馆庶务、学务管理规制
第三节进士馆的师资力量
第四节进士馆管理与教学的困境
第五节进士馆毕业考试与授职奖励
一、毕业考试情形
二、考生名单、得分与授职统计
三、授职情况分析
第六节进士馆的停办与改组
小结“三位一体”的学馆
第四章天子门生的留学教育——日本法政大学与晚清进士集体东游的展开
小引从末科进士到高院院长
第一节西洋不如东洋:清末留日教育的兴起
第二节法政大学清国留学生法政速成科的开办
一、速成科的开设及其旨趣
二、速成科章程的变更及相关班级的开设
第三节法政速成科学生人数及晚清进士留学群体考论
一、速成科学生人数考辨
二、速成科学生类别及籍贯
三、晚清留学大潮中的进士群体
第四节法政速成科的课程、师资及教学活动
一、速成科章程变更与课程改革
二、速成科师资队伍分析
三、速成科汉文讲义及教科书的刊发
四、速成科学术类课外活动简析
五、速成科考试检验及学科程度试探
第五节进士留日经费、政治议题及速成科的停办
一、进士留学经费及其经济状况
三、“革命”与“立宪”问题
三、“速”与“成”之间
小结遥望东土资津梁
第五章新学、新政与新业——进士馆学员归国考试及癸卵、甲辰进士晚清经历考察
小引太史苦编教科书
第一节重新“归班”:进士馆游学学员归国考试及授职奖励
一、进士馆游学毕业考试章程的拟订与施行
二、进士馆游学学员归国考试名单、成绩及授职
第二节服务教育:癸卯、甲辰进士与晚清书籍编译及新式学堂
一、供职学部编译图书局
二、译介其他新学书籍
三、服务新式学堂
第三节厘革财政:癸卯、甲辰进士与清末财政清理
第四节襄赞法政:癸卯、甲辰进士与清末宪政改革
一、癸甲进士与晚清修律及宪政编查
二、谘议局及资政院中的癸甲进士
第五节宣统三年冬季《职官录》所见癸卯、甲辰进士任职
一、京职任职情形
二、地方职任职情形
三、整体任职品级分析
小结变局中的分化
第六章民国、“敌国”与故国——辛亥后癸卯、甲辰进士的流动与志业试探
小引吾自著书君治国
第一节进退之间:“成功阶梯”的中断与延续
一、辛亥前后的过渡与抉择
二、《民国职官年表》及《民国职官年表外编》所见癸甲进士任职
三、职场人脉:以《旅京同年录》的刊刻为例
第二节末代遗民:政治与文化身份的坚守与困境
一、“恢复祖业”的尝试与挫败
二、“海角孤臣”的退守与活动
三、政治认同、文化身份与人际网络
第三节各随其志:癸卯、甲辰科三位进士的民国经历
一、黄为基:“一无是处”的学生、官僚、律师、记者
二、叶景葵:于金融、实业、藏书皆卓然成家
三、袁嘉谷:左文、庄旨、释理、儒心
第四节癸卯、甲辰进士史部撰述事业举隅
一、癸甲进士与光宣两朝编年史籍三种
二、癸甲进士与《清史稿》的纂修印行
三、癸甲进士与地方史志修纂
四、癸甲进士个人史著代表举隅
第五节晚岁:1949年后的癸卯、甲辰进士
小结现实巨变与“意义世界”
结语
一、进士馆的创设及其旨归
二、末代天子门生的际遇与浮沉
三、转型时代的转型群体
附录一癸卯、甲辰进士基本信息汇总
附录二进士馆条规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本书以晚清进士馆及所涉进士群体为切入点,尝试将制度研究与人物研究进行结合。制度研究方面,先辨析晚清革废科举、改试西学的制度设计与运作得失,以为铺垫,而后厘清进士馆筹设、过渡、建立、运作、停办、改组、善后及其影响诸细节,再及于进士留学、归国考选及授职迁转的制度鼎革及其意涵。人物研究则兼顾群体及个体,通过详考癸卯、甲辰两科进士清末至民国期间的活动与经历,探讨近代中国巨变对传统文化精英群体的冲击,以及该群体如何因应并影响此种变革。作者从细处入手解析,大处着眼观照,尝试突破新政十年及清廷成败的视域限制,将其置诸近代中国剧烈的文化、政治与社会转型中进行考察,以期在制度变迁与社会变革中审视末代天子门生独特而曲折的生命与心路历程。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发型又乱了的评论大清的金銮宝殿,辛亥的硝烟,民国的纷纷攘攘,日寇的铁蹄,政权的更迭,斯文的远离,他们在时代的洪流中的所学所思所作所言,所忧所喜所惧所获伴随着一个王朝,一个国家,一个族群走过跌宕起伏,波澜壮阔的未尽方向。风汉关赓麟,高院院长沈钧儒,桀骜不驯的徐谦, 学部局长袁嘉谷,光绪东华录主编朱寿朋,行政院院长谭延闿,科举述录探花商衍鎏,大人副委员长陈叔通,考试院次长贾景德,哥伦比亚大学哲学博士陈焕章,众议院议长汤化龙,兴业银行叶景葵……在李林的笔下轮廓线清晰可见,一如作者本人世代黔西牧野,出入于历史与现实之间,...
-
。的评论作者勾勒了癸卯甲辰科进士的来路与去处。如果将本书与韩策书相比,韩著更重视背后的政治角力,而本书则对进士馆等的来龙去脉、前后因果勾勒的更为详细。对于日本游学、进士交际圈等作者也有更丰富的描述。就我个人来讲,进士群体在殖民地香港的文化努力那一部分很有收获,觉得作者的结语也写的挺好。(作者和韩策几乎同时进行这一工作,前后年出版,可以说“撞题”了,但是韩著出来后作者在出版前拿韩著逐一校正自己的错误,还找到韩策交流,这些行为和过程还挺可爱的)
-
大甜甜~~的评论以竭泽而渔的态度写下的进士馆研究。在当时,入进士馆是中国官员拥抱西学的第一次机会,可是对身处其中的大多数人而言,进士馆又都是他们本该顺风顺水的官场晋升路上的一次大波折。难怪早期京师学堂里充斥着作威作福的官老爷们,也难怪蔡元培要以革新这所大学为使命。之后的日本法政速成科学子,垄断中国法政当局数十年,一直到民国都不怎么受鼎革之变的影响。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民国教育部就经历了一次大换血。这当中或许能见到一些很有趣的况味。
-
这么近,那么远的评论可以。
-
竹圃的评论洪纤互见,制度史中见生命史
-
张山的评论翻到该书目录之时就觉得作者肯定不简单,读毕最后一字,方佩服于作者的坚持和韧劲,贵州大山里走出的人身上有股韧劲,希望能看到他更多的优秀作品。从最后录取的科举之士到科举停废,个人命运随着时代起伏。科举改革的阻力与国家面临的挑战之间矛盾的交织,有人随势,有人抗势,但大势来临之际谁也不能幸免,个人操守与家国大义相较之下,更能看出南下某G之派所谓的独善其身其实更可视为逃避责任。危亡之际计较忠于皇室还是国家,个案中透视现下某G之人于当下作风,可见一斑。享受了了诸多教育、社会资源的同时是不是更应该承担更多的责任...
-
清嘉的评论最后部分写的非常动人。
-
Ye-Tegin的评论也就附录统计图表有点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