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目漱石 浮世与病榻

[日] 夏目漱石

生活

随笔 日本文学

2020-6-1

一頁folio |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目录
推荐序
人世间,一颗闪闪发亮的露珠
·
第一辑 永日小品
元旦

小偷
柿子
火盆
下宿
过去的味道
猫之墓
暖梦
印象

山鸡
蒙娜丽莎
火灾

挂轴
纪元节
往昔
声音

变化
库莱格先生
长谷川君和我
正冈子规
子规的画
三山居士
初秋的一天
愚见数则
入社辞
·
第二辑 往事漫忆
再度住院
院长和病人
詹姆斯教授
往事的情趣
吟诗作句
读《列仙传》
病中的书
呕吐
殿下的问候
洪水
妻子的信
裸客
死而复生
病危
生死
病卧
死后的意识
病床上的天地
情谊
疾病的幽趣
陀思妥耶夫斯基
白衣护士
我们的社会
我和画
孩子们
病馋
艺术和职业
胡子
寺鼓
花草
白发人生
病愈回归
病院的新年
·
译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从伦敦浮华到日本市井,从书斋到病榻,日本国民大作家夏目漱石的人间观察:“头脑里不要只惦记着活下来的自己,也要想想那些在生命的钢丝上一脚踏空的人。”

·

★日本文学翻译名家陈德文教授译本,该译本被评论界认为“更富人情味,亲切又贴近生活,质朴中透出真情”, 更贴近夏目漱石的写作心态。

·

★同为“猫奴”的 顾湘专文推荐——苦短人世间,一颗发光的露珠。

·

★献给新青年的全新风格,经典与二次元的灵感碰撞:日式文库本×新锐设计风×特约手绘师配文插画。

·

★他是村上春树心仪的大文豪,又让坂本龙一感叹“同病相怜”,还是众多作家的精神导师。作家之偶像夏目漱石,用孤独与坚定之笔,勾勒悠长余味的人生百态。

·

★本书收录名作《永日小品》——鲁迅挚爱并曾亲自翻译:在东西方的文化拉扯间走钢丝的知识分子,如何试图找到自己的平衡。

·

【内容简介】

“想到世上的人都比自己亲切。自己住厌了的世界,忽而又春风骀荡。”

既精于古典又引领新浪潮,既自省又深爱人世间,处在东西方文化碰撞、新旧美学拉扯之间的夏目漱石,这一次不再讲故事,而是讲起了自我与他者。从伦敦书斋到禅寺病榻,看遍浮世悲欢,披露人生细节,记述人情往来、家庭生计,展露出一个为人所不知的、更脆弱也更真实、更孤独也更亲切的夏目漱石。

·

本书所收录的《永日小品》为夏目漱石著名随笔集,每一篇都充满了作者独到细致的深刻观察,其风格直接影响了鲁迅的创作。其中《挂轴》《库莱格先生》二篇,是鲁迅最早翻译的夏目漱石作品,也是中国首次翻译的夏目漱石作品。

《往事漫忆》则是夏目漱石身患大病之时,以病痛之身写下的生命纪录。其中既有琐末细事又有痛楚思考,是一份真实而严酷的生命文本。对于夏目漱石来说,疾病既是生死的考验,也是心灵的净化,其实与现代人的生命处境也息息相关。

·

【名家推荐】

夏目漱石的著作以想象丰富、文词精美见称,是明治文坛上新江户艺术的主流,当世无与匹者。

——鲁迅

·

漱石的作品,对我来说,总是渗透着一边在阳光下舒展身体阅读一边听着震耳欲聋的快速列车的回忆。

——村上春树

·

他似乎比我们更多更清晰地感受到对面站着死这件事,一边活着,一边死去,一边病着,一边创作,真是感人。

——顾湘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Midori的评论
    过年回京,隔离办公。把这本稿子又翻了一遍,有天晚上看到这句“头脑里不要只惦记着活下来的自己,也要想想那些在生命的钢丝上一脚踏空的人”时,眼泪又下来了。一百年前的夏目漱石,面对生死,面对病痛,和一百年后的我们并无二致。
  • 欢乐分裂的评论
    插图和装帧都非常精美,陈德文老师的译文熨帖舒适(读来真如微风拂面),从浮世到病榻,竟涵盖了整个人生历程,虽由简短小品文组成,然而蕴藉着整个光阴的重量。「浮世」篇章很有日常烟火气息,可爱,随性,灵动,写逝去的猫,斑斓的暖梦,子规的画,夜闯的小偷,来往的青年才俊,寻隐者不遇式的火灾,将命运托付给我的鸟,好一个春风骀荡的世界!「病榻」部分则几近浓郁黑色,因胃溃疡而饱受病痛折磨之余,仍将精神寄予清明的思考,虽自谦为“卧病中的抒怀和叙事”,但他感悟到“头脑里不要只惦记着活下来的自己,也要想想那些在生命的钢丝...
  • 晓镜的评论
    好可爱的书,忍不住把几位公子揣进口袋打包带走了~
  • 某四的评论
    【2020053】夏目漱石哦,真真是顶可亲可爱的那种文豪。写春风骀荡的人世,是和暖、温润、自在的,苦痛之处也洒脱,交往的人,也都颇相似地带着点儿侠气与天真,唉,你就会重新觉得世人颇值得神爱【喂】文字也美,清清亮亮的,如同“一颗闪闪发光的露珠”(顾湘语);即使写到后来,半本“病中吟”,写日日咳血、反复昏迷、在生与死的界石周遭徘徊,亦无衰朽气,摧折愈猛,灵光愈耀——尤其《病床上的天地》,人已经虚弱到“将横在肋骨左右的手举到脸的旁边”都成了不可能的任务,“就像长眠于铺着棉花的棺材里”,诗照写,“早晨的寒冷呵,撼不动鲜活...
  • 阿心的评论
    夏目漱石在一篇小文里写道:“做文章就像捏糖人,要拽多长能拽多长,不过那真味就会大大减损了。”这本书的好也正在这儿,一是“小”,二是“真”。不管讲平常还是谈生死,都只写一刻的光景、一瞬的念头。写得坦直,不避不藏,文字便有了静悄悄的重量。慢慢读完,就像心头轻轻落了场雨,是从外到里处处可爱的一本书呀。
  • 林微云的评论
    很可爱的小书;本书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永日小品,写的都是普通的生活点滴,文风活泼有趣,最喜欢《挂轴》那一篇,有一种生活小确幸的自由惬意;第二部分往事漫忆,讲的是夏目先生生病后的经历,读起来蛮心酸的,跟前一部分相比文风猝然哗变,让人不忍读下去,尤其是《呕吐》、《死而复生》和《病危》这几篇,讲病榻生病几乎死去的经历感受简直是丝丝入扣,大文豪的文笔功力果然十分了得。1916年,夏目漱石因病去世时,不到50岁,真是太可惜了。
  • 珍妮的肖像的评论
    第一辑永日小品,就是书名里的~浮世,是日子本来的样子了。炭盆颜色里,一日的暖气。水仙瘦弱,猫墓的水碗,被老鼠啃过的柴鱼花。过去的琴键,缓敲的各自澄明。第二辑往事漫忆,是身在书名里的~病榻。病痛折磨多年像总在提示他,希望和无望的焦灼煎熬,意念挣脱出病体的自我张望。近在咫尺的生死两立,令微茫的生之光华都格外闪烁,就这样春天也又到来,那就是他生死眼前的“春风骀荡”吧。喜欢那篇~静默里侯到命运钝击的《寺鼓》。4.5
  • 渔歌子的评论
    书很小,pocket-book,前半部写雅人深致的小品,对浮世微小又真挚的爱。后半部围绕缠绵病榻的纪实描绘,以及诚恳地思索命运的狂醉与迷惘。每篇短文后的仿汉诗挺有旨趣。“桃花马上少年时,笑据银鞍拂柳枝。绿水至今迢递去,月明来照鬓如丝。”“仰卧人如哑,默然见大空。大空云不动,终日杳相同。”
  • 木汐的评论
    即便不了解日本文学史如我的人,也不会不知夏目漱石,却没想到是用这样细微的方式,用一本小册子,将读者的人生体验分为“读夏目漱石前”“读夏目漱石后”。也许这本散文集的妙处就在于,点点滴滴,只言片语,又穷尽一生,聚沙成塔堆叠出一个丰满而亲切的人形来。 夏目对情绪的捕捉是极其敏感精准的,这种情绪投射到外部环境,他身处的世界便也情绪十足。无论是少年时暴风雨的夏日、成年后书斋外的寒夜、漂泊时英国的迷雾,还是病榻前的一枝梅,都渲染上夏目独特的气质,这也许就是文学巨匠的气场吧。
  • 没缸的评论
    读到第一部分《愚见数则》的时候实在是吓了一跳,这浓浓的处世三大奇书味简直不像夏目漱石的手笔,读到后面才知道漱石原来确实读过《醉古堂剑扫》,也算译得极为传神了。 这本书读来时常能在漱石身上嗅到一丝苦沙弥的味道,也越发觉得《我是猫》的妙处来。有时也难以想象他是百年前的人,字里行间的细腻敏感以及孤独都如同现代人一般。这些文章确实是闲笔写出,却又坦诚正直,从开篇的悠闲与毒舌渐渐进入一种反躬自省与悲悯之中,毫不掩饰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 漱石的汉学与诗歌修养本就不俗,又有留洋所得的西学功底,行文疏朗又兼具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