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年记 16
饿的治愈 23
舌尖上的人们 46
世间味 57
不得其酱 68
佐料之道 75
疼痛记 86
一寸肌肤一寸心 102
肉身之美 112
手与艺 121
失味记 129
关于五官 136
学会走路 146
大地上的行者 159
哭笑记 170
霓裳羽衣曲 179
怀念落后 187
与逝者为邻 195
空、静和慢 200
隐士记 218
在人间流浪 227
回到孤独 235
消失的自己 241
尘间有灵 246
后记 我是我的故乡 257
《带着故乡去流浪》是作家林东林的一部全新散文集,讲述了作家对故乡的感官记忆。每个人都在远离故乡,或在空间里,或在时间上,我们每个人都成了异乡人。但是,故乡烙在我们身上的感官记忆却永不消散。我们永远忘不了儿时的饮食记忆,摆脱不掉骨子里的故乡身份,尽管我们一生都在与故乡为敌 。作家以文学的方式重新认识故乡、书写故乡、回归故乡,提出了异乡和故乡的和解之道。
编辑推荐:
1.故乡不是一个地方、一段时间,而是它烙印在我们身上的感官记忆:每个人都是异乡人,故乡就是我们自己。
2.从饥饿、疼痛、味觉、嗅觉、触觉等感官角度,呈现我们的困境,重新打量故乡和每个人之间的深层关系。
3.你没有故乡,你只有身体这个唯一的故乡!你走到哪里,就把故乡带到哪里!
4.从形而下的感官生活,到形而上的感觉体验,重估孤独、缓慢、安静、落后、行走在我们生活中的价值。
5.以文学的方式重新认识故乡、书写故乡、回归故乡,提出在这个时代里异乡和故乡的和解之道:带着故乡去流浪,重新恢复故乡为我们形成的感官记忆。
名人推荐:
以前我以为走出去了的人,反过来看自己的家乡,它才能称为“故乡”,在林东林身上也确实是合适的,他像一只鸟儿天南地北地飞着。夜深人静的时候,心深处的牵绊很大的那一块一定是人最初出发的地方,这个“故乡”在地理上是不动的,但是却被一个个人背在背上。东林的文笔我是熟悉的,难得的是他笔触的细腻,枝枝叶叶都从深情里长出来,像一棵树护佑着他,也引导着他长成一棵树的样子,这些东西化成文字脉脉地淌出来,便也是面对故乡的一次反哺。
———著名诗人 余秀华
出走故乡多年,忘掉故乡多年,背叛故乡多年,现在又回过头来与故乡相见,与故乡相认,并通过文字重建一座故乡。东林在《带着故乡去流浪》中所写的其实也是每一个当代人都应该做的,唯其如此,我们才能与故乡真正和解,也才能与城市真正和解。只有不被城乡二元对立的现实所割裂,只有不被我们偏执的己见和情绪所左右,我们才能真正回得去故乡,也才能真正进得去异乡。
——著名作家、鲁迅文学奖得主 王祥夫
东林是诗人。看他的散文,常常觉得他在诗里没说完(也不必说完)的话,自然流畅出来。非常朴素。朴素是难得的,那是一种锤炼之后的所得。深情唯朴素才能更有力量。故乡事,故乡人,非得如此,才能靠近。
——著名作家 桑格格
这一年,山河岁月沉重,因此东林笔下的田园和回忆会让人觉得格外难舍,想要特别珍重。从田野出发的乡愁,对于有相同经历的人来说,是蓦然回首的默契;对于只有城市记忆的孩子而言 ,卻也是灯火下一场温暖的相逢。感动其实是一样的,在那不同的地域,不同的时代当中,我们拥有的不过是一幅血肉之躯,值得珍惜的是胸中的那一点温暖。东林的文字记录下人间的常情,流年中的丰盛与荒芜。来时路上点点滴滴,且走且化作了必要的怀念,饱满而且有趣。
——著名作家 闻人悦阅
故乡会在无形中升华为一种独特的文化DNA,溶进作家的血液之中。它会对写作者的思考方式、认知能力、观察事物的角度甚至是审美倾向都产生某种程度的影响。从故乡与流浪的对立中,我还能进一步联想到返回与出离,漂泊与归根、少小离家与乡音无改等。但无论沧海浮沉,月落月升,当故乡成为一种文学胎记,它便能让作家的文字在卷帙浩繁的抒写中获得第一时间的指认。《带着故乡去流浪》,这是在对立中寻求兼容的可能,而“故乡”一词在当下文学语境中似乎缺席已久,感谢东林给与它再次被召唤的机会。
——著名诗人 王单单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
璃奈半仙的评论差评,不值一读。迷惑言论,神奇语言
-
夏寒的评论身在异乡为异客,故乡则是漂泊流浪者心之归处,每每思及,心头涌动。 第一次读林东林的作品,朴实无华的文字,平淡而又真挚。翻开书页,跟随他的笔触,走进他的故乡记忆。无法忘怀的味道,念的是留在味蕾深处直达心底的美好。与自然深度结合的童年,田野生活,趣味盎然。 故乡不只是那一方山水一片土地,更是心中无限的回忆。过往如烟并未消散,化作云雨滋润心田。
-
蜉蝣的评论见人有第一印象,书籍也是如此。但在不断地接触与阅读中,不断刷新自己的认知,发觉一些惊喜。本以为是回忆故乡的散文,带着些许浪漫与感伤,但这本书表达的不止如此。 我们每个人都有故乡,故乡里珍藏着我们的童年记忆,不论我们走的多远,那些气味,人情,甚至幼年的饥饿感,都会如影随形。小时候总幻想着长大,到外面的世界闯荡,摆脱故乡对我们的束缚,但当我们真正在外面的世界闯的头破血流的时候,最需要的仍是故乡。就好像我们对越亲近的人越容易忽视,越包容我们的人面前越任性,因为知道,只要我们还拥有故乡,就不算一无所有。...
-
并刀如水的评论献给所有的异乡人
-
宿州读书会的评论每个人的心底都有着不一样的故乡,但在故乡总能找到最柔软的回忆。
-
冒充小猫咪的评论故乡或许并不需要带,只因为它一直都在。在异地的每一时每一刻,每一举每一动,它都无处不在。从过去而来的它,于现在是生活中的气息氤氲不散,并将在未来继续与灵魂身体相伴。 或许,你嫌弃过,怀念过,深爱过,思念过,平淡无奇过,但是可能永远无法摆脱故乡给你的羁绊。
-
格桑花的评论起初看到宿州读书会发布这本共读图书,因为是现代文学,一本随笔,本不以为意。以为是一个80后的年轻人“少年不知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让我决定读这本书的原因是书的封底上的一句话:我走到哪里,就把故乡带到哪里。 作者的家在河南,离我们很近,都属于华北平原,都是种植小麦,玉米为主的农业大省,所以有着相似的生活习惯,相似的民风民俗。因而读起来,确有几分共鸣。
-
小小艺的评论月是故乡明,当漂成为一种常态时,故乡是藏在内心深处最温柔的那道光。故乡是根,是起点,一位故人、一道饭菜、一件旧物都会勾起浓浓的乡愁。余光中说“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那是因为我对故乡爱的深沉。”又有谁不爱自己的故乡呢?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提到,乡土中的关系是我们决定不了的,那是亲情血脉,是知根知底的伙伴,而现在流动的社会,关系都是被选择,我们选择行业、城市、工作岗位,朋友在变化,但是与乡土中的关系本质上是截然不同的,我想这可能是我们留恋故乡的原因之一。
-
幸福的沫沫的评论月是一样明,味是故乡浓。纵使如今身处何地都可以享尽美味,但总是怀念记忆里的味道。很多地方和作者都有共鸣,查阅之后发现,他就是我故乡同龄的人。很荣幸,还是在直播间获赠得这本书。作者有对现代化城市生活节奏的反思,不管身体和精神都渴求自然的沐浴,估计他也很喜欢李子柒的生活方式 #忙里偷闲读书记#宿州读书会40期共读《带着故乡去流浪》
-
楚韵我的评论一本献给所有异乡人的书 第一次读林东林的文章,通篇读下来感觉文字很朴实,不追求夸张绚丽的文字,也不会刻意煽情,就是这种朴实的文风也很吸引人。能让你静静地读下去,就好像听故事一样,慢慢沉浸在作者的回忆里,些许文字还会让你和记忆里的一些片段产生碰撞,看来大家对故乡的记忆或多或少总有些相似,至少对故乡的眷念和留恋是一样的。书的前半部分对故乡吃食和味觉感官的描写较多,每个人对儿时食物的记忆都不需要形容,早已印刻在身体中成为我们的一部分了。 除却读书那几年在一直在外,所幸我一直都在生我养我的家乡里闯荡。在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