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缩影

刘永华

历史

历史

2019-11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自 序
历史上社祭与厉祭的源流
明初里社坛与乡厉坛制度的出台
里社坛、乡厉坛制度的推行
里社坛、乡厉坛祭祀与乡村社会
结 语
后 记
【展开】
内容简介

此个案展示出礼化为俗的过程,为理解中国历史上的礼俗互动问题提供了线索。厉祭在我国源远流长,早在先秦时期就已出现,但当时主要流行于社会上层。此后,历代王朝大多沿袭了这一传统。不过,直到明代才开始按照"里"为单位设置厉坛,从而将厉祭推行到了乡村,开启了厉祭"庶民化"的趋势。 同时,明王朝设计的乡厉坛祭祀制度也包含了社会秩序建构的面向,亦即与里社坛祭祀制度配合。至清代,"分坛"的出现使得厉祭在乡村中更为普遍,其意义也随之产生了变化。今天所看到的闽西四保乡村中的"无祀"习俗,正是由此而来。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星期六历史学家的评论
    华南学者都有很强的现实关怀,或者说是在写人的历史,这本小书就是讲“国家”规范民间信仰、“教化”老百姓的推广社坛与历谈的种种,最后作者在一系列的民间故事里展示了他的问题意识,民间传说里贪得无厌、邪恶的社公就是老百姓心里的国家代理人,就是帝国缩影。这个民间故事算是一种无意识的通过传说抵抗?但是,不管怎么抵抗还是逆来顺受,我们都无法否认“国家”以微观权力或者意识形态的模式无孔不入的影响底层人的生活。看明代历史能看成明粉的,我现在是完全无法理解。
  • 优雅骑士的评论
    明王朝建立之初,首次整合了社稷和厉的祭祀,并以里甲为依托在全国各地乡村推行,试图将庶人也纳入王朝的祭祀体系。由此,社坛、乡厉坛作为帝国的缩影进入乡村,并对许多地区的社会文化景观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明中叶后,虽然里社坛、乡厉坛相继废弃,但社、厉祭祀并未就此退出历史舞台,而是以各种形态继续存在于乡村社会。原本以里甲为祭祀主体的里社坛、乡厉坛被分割为不同村落、宗族以及其他社会群体的祭祀对象;两坛的供奉与祭祀逐渐从社坛转移至祠庙;原有的祭祀礼仪与对象则渗入乡村,成为了乡村礼仪体系和神明谱系的组成部分。这一...
  • 吉法师的评论
    “明清王朝在乡村传播的一个核心象征 ——一个帝国的缩影,一个为百姓带来丰收和康宁的神明,被表述为需索无厌、嗜血成性的邪魔,这种表述曲折地表达了帝国及其代理人在帝国一隅生活的普通民众心目中的一个形象”——《帝国缩影》
  • Cherry Bomb的评论
    导推荐的,其实还是在说帝国如何通过里社坛和乡厉坛整合乡村,最后一章讲两坛与传统乡村的关系比较有可读性,但是文中诸多史料和理论推断有些牵强,即史料单薄。最后一章认为社公作为帝国在地方的代言人,明末之后被排挤出祭祀和乡村之外,是百姓对王朝国家充满暧昧的看法,即后者对前者的剥削以及缺乏人性,这一全文主要的结论来得好仓促。。。。。。 因为毕业论文选题,重读了一遍,三星变四星……
  • 洒家侯楚楚的评论
    第一遍读有点读不下去,没想到这次假期返程的飞机上一口气读完。 对社稷和厉的祭祀由来已久,但这两种祭祀真正以坛的形式在乡/里层面在地方推行开来还是在明清。 制度上,明王朝为社坛与厉坛做出了完备的考量——从坛的规制、方位、仪式到祭文。这种制度上的设计没过多久就发生了变化,以乡/里味道单位的社坛与祭坛就纷纷变以家族/社会/村庄为单位。 坛的单位变化了,社坛/厉坛祭祀中蕴含的意识形态:如对秩序的强调也在民间发生变化。民众会有选择的使用/接纳官方给出的祭祀仪式/文本,也主动表达自身观点。 概括言之,明清时期的社坛/厉坛...
  • 御坂喵的评论
    阅,历史人类学田野活动成果小书,讲明代厉坛制度 想了想,其实我想看他再写点最后一章的
  • 流惜子的评论
    重新发现了一条近世社会国家意识和正统礼仪进入民间的重要线索,这一过程反过来尤为地方社会所利用
  • 公子离的评论
    草草翻过后半,实在对这个话题不感兴趣,以识。
  • [已注销]的评论
    好书。 故事写的清晰,流畅,通俗却又不乏学术深度。讨论的核心问题:儒生下乡还是乡里再地化?科大卫vs华琛的刘永华版。
  • 小仓山客的评论
    几乎舍不得分两天看完。对礼仪制度的熟稔,去田野调查和民间文献的利用,打开了书写历史的新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