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害人家属

[日] 铃木伸元

生活

非虚构 纪实 犯罪 日本

2022-2

春潮 | 中信出版集团

目录
第一章 一个平凡家庭
警方来电
出乎意料的自白
丈夫遭到逮捕
被采访车包围
加害人家属不能哭也不能笑
为了孩子,隐瞒事实
被惹恼的邻居们
独自面对无解的质问
一人犯罪,全家同罪?
找不到可以商量的人
“杀人犯的家”
“连儿子一起抹杀吧”
不得不转校
半夜前往校园“道别”
恐惧挥之不去
和所有亲友保持距离
永远无法得知真相
借钱度日
为了孩子而活
第二章 重访轰动的旧案
充满戏剧性的重逢
熟人的儿子是杀人犯
在匿名信、匿名电话中苟活
贴着“犯人亲属”标签的生活
父亲崩溃自杀
丝毫不敢面对事实,就这样吧
涂鸦骚扰,有多少是从众?
原因不明的火灾
失业,匿名邮件是最后那根稻草
整整一年,泪流不止
“报应论”
仅仅因为与犯人同校……
双重标签,双重痛苦
十余年来都被蒙在鼓里
被冤枉成罪犯
丈夫是她痛苦的源头
只有母亲会一直陪在犯人身边
冤狱令人生瞬间破碎
17 年半才洗刷了冤屈
弟弟的绝望
交通意外令加害人家属走上绝路
因顶罪而导致的悲剧
加害人任职的机构受到强烈谴责
过度指责酿成的悲剧
首次针对加害人家属的全国调查
既是被害人家属,也是加害人家属
第三章 互联网狙击
网络制裁
隐私被传上网络
与网络共生的网暴
犯人父母的照片被疯传
犯人父亲的穿着被批评
网络风向,瞬息万变
网络暗语下的攻击
行政机关对网络侵害的关注
因随意发言背负刑事责任
第四章 青少年犯罪,预防比惩罚更有必要
逃避责任的家长
形迹可疑的孩子
批评与同情的界限
忽略了孩子求救的信号
重视孩子的情感发育
畸形的亲子关系
大恶始于小恶
青少年群体犯罪
“人世间”的可怕
部落内部的审判
被害人遭遇二次伤害
“体感治安恶化”
记者复杂的情绪
危险的媒体争夺战
第五章 各国对加害人家属的关注
英国:1988 年成立非政府援助组织
英国:重点援助加害人子女
澳洲:关注儿童之间的交流
美国:社会大众鼓励、开导加害人母亲
美国:政府推动狱中课程
日本:2008 年成立民间组织
日本:一句话就能改变人的想法
抱着矛盾的心态,从事援助工作
各种意见互相激荡,才是健全的社会
是什么使罪行发酵?
援助加害人家属任重道远
【展开】
内容简介

【编辑推荐】

◆ “养不教,父之过”还是“罪不及妻儿”?我们该如何对待罪犯的家人?

◆ 基于NHK《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一个个普通人的遭遇带来看待犯罪案件的新视角

◆ 关注人:看到个体的故事,看到具体的人的遭遇。

思考事件:具体的事件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社会造成了哪些影响。

远离煽动:辨别引发对立、助长歧视、煽动情绪的人和言论

◆ 两度日本银河赏奖励赏 获得者 《NHK特辑》《今日焦点》负责人 铃木伸元 纪实力作

东野圭吾的畅销小说《信》以一位杀人犯的弟弟为主角,描写了他因兄长犯下盗窃杀人的罪行而陷入的困境。他因为哥哥的罪行而不得不辞去工作,被迫与女友分手,遭到社会孤立,好不容易找到一份新工作,又受到歧视与冷漠对待。

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我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了这本书。

——铃木伸元

◆ 延伸阅读

“春潮纪实系列”:《有恨意但不离婚的妻子们》《如果一年后,我不在这世上》

-----------------------------------------------

【内容提要】

“发生在加害人家属身上的悲剧,追根究底,源自加害人犯下的罪行。加害人没想过自己的行为会把家人卷进来,害家人受苦。如果加害人能事先想到这一点,或许就不会一时冲动而犯罪了。”《NHK特辑》《今日焦点》负责人铃木伸元希望这个视角能为社会带来些许帮助,因而写下这本书。

本书以NHK电视台播放的《今日焦点》其中一集《犯罪加害人家属的自白》为基础,大幅加入了没有被剪辑进节目的信息。从一个随处可见的平凡家庭开始:警方突然来电,丈夫遭到逮捕……

既有一手的采访资料,记录加害者家属在得知家人犯罪后的压力和处境;也有对轰动一时的旧案的整理和重访,对互联网狙击加害人家属现象的思考;探讨了应对青少年犯罪,预防重于惩罚。

铃木伸元无意高声呼吁加害人家属的权利, 但他认为,让大众了解加害人家属的遭遇是有意义的。

身为媒体工作者, 因为本书而开启的各项采访,也令铃木伸元再次意识到应该时刻注意媒体的角色与影响力。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祁十一的评论
    文字简单易读,叙事很简洁清晰,很快就可以看完的一本书。采访记录了很多加害者家属的故事,类似于东野圭吾小说《信》的真实版。就是陈述现象比较多,只是了解了当事人的处境,更多的深入的东西不太够。但这种议题本身还是值得一读,也是当代社会一个纠结的伦理问题了:加害人家属是否要从道德和舆论上共同承担犯罪后果?根源还是如何才能避免和减少犯罪吧。
  • 冬至的评论
    写法和材料组织的方式带着明显的纪录片风格,不是那种传统的非虚构写法,但是这个主题真的好,读起来同样让人焦心。加害人家属的处境令人唏嘘,背后的情况更是复杂,作者在第二章努力呈现。有关加害人家属的支持工作是必要的,但在“报应论”盛行的文化中太难落实了。
  • 寺竹的评论
    主题很好,可惜内容实在太浅。不同案例,加害人家属的情况各不相同,从家属到亲属波及的群体范围不同,家属的回应态度(心理负罪、对加害人、对被害人及家属等),家属负责任与否/负多大责任都待讨论,尤其在在青少年(群体)犯罪中。 “报应论”传统观念、网络暴力和隐私曝光、媒体报道不当等都对加害人家属的影响。 不容忽视的现实,被害人及其家属遭遇的二次伤害。社会至今对于加害人家属需要援助缺乏认知。 “社会大众的制裁有时与事情的真相并无关联。”自证清白后的嫌疑人。 “人世间”、乡村社会“和气”、“体感治安恶化”、“社会键理论”、...
  • Eva的评论
    作者的行文立意都很好,但还是写得太浅显。后记里作者说就是因为读到《信》才从被害人及被害人家属的反面来考虑加害人家属的立场和处境,写下这本书。加害人家属往往承受着来自社会的巨大压力:未成年加害者的父母被指责家教出这样的孩子,成年加害者的配偶和孩子的日常工作生活受到严重的媒体+社会外界的侵扰。甚至加害人家属所在住所旁边的邻居、父母/配偶就职公司,孩子的学校都被舆论媒体和被煽动情绪的民众所骚扰和谩骂。加害人家属背负着沉重的精神负担和忏悔过之后的生活,或因承受不住亲人信赖的破灭与外界洪水般斥责而走上不归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