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慕与忧惧

[美] 罗伯特·马克利

文化

2023-3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目录
重写现代性:《英国的远东想象》与文学的世界史(颜海平 寿天艺)
中文版序
致 谢
导 论 明末清初的英国文学
第一章 远东、东印度公司和英国想象
第二章 中国和欧洲中心观的局限:弥尔顿、耶稣会士和开封的犹太人
第三章 “敬呈常贡”:文雅、礼仪和欧洲在清朝中国的角力
第四章 商人英雄:德莱顿剧作《安波纳》中的贸易、民族主义和屈辱叙事
第五章 “我说完了我的岛,以及有关的种种故事”:鲁滨逊的远东漂流记
第六章 “这般取之不竭的金库”:笛福、信贷和南海传奇
第七章 格列佛、日本人和欧洲受辱的想象
尾 声 贸易的意识形态
参考文献
索 引
译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英语世界中国形象研究的“转向”之作

为萨义德的“东方主义”做出重要修正和补充

一部“亚洲主导秩序下的英国文学史”

一幅“远东中心”的欧亚交流全景图

作者对殖民主义欧洲中心的否定,和对后殖民批评范式局限的批评,这一共存的双重叙述,使得这部十余年前出版的专著,至今仍具有其重要性,或者说比以往任何时刻都显得更为重要。

——马丁·普赫纳(Martin Puchner)

--

17世纪至18世纪,中国、日本和香料群岛等远东异域令英国人一度目眩神迷。当时的远东供应着欧洲渴求的香料和奢侈品,也是欧洲幻想中潜力无限的商品外销市场。作者罗伯特·马克利重新思考了彼时英国文学对国族和个体身份的想象,由此考察富强的远东如何唤起英国的追慕与忧惧。

本书是英语世界中国形象研究的“转向”之作,也是一部“亚洲主导秩序下的英国文学史”。继萨义德《东方学》及后殖民研究之后,马克利进一步超越欧洲中心论的理论框架,审视了弥尔顿、德莱顿、丹尼尔·笛福和斯威夫特等作家如何应对一个愈发陌生又颇具挑战的世界格局:迄至1800年,远东帝国主导着全球经济,而英国则身居边缘。

为了还原早期现代欧洲作为“弱势”文明对富庶的亚洲的历史想象,在细读文学经典的基础上,作者还广泛探讨了荷兰商人、欧洲传教士、俄国使团、西方地理志作者等群体撰述的两百余种作品和史料,勾勒出一幅“远东中心”的全球史图景,深刻影响了同领域此后至今十余年的研究方向。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三联书店三联书情的评论
    记录者纽霍夫和伊台斯笔端浮现的中国成了一套复杂社会准则的理想化投射,这些准则有着微妙的差别,但都体现了欧洲的自我认知、欲望和焦虑。两位作者以不同方式拥护一种基于上层阶级荣誉和文雅的跨文化身份,他们讳言中欧文化差异,也讳言建立绅士互信的种种价值之间的互动是不稳定的。
  • 无忘的评论
    读完以后对中国的民族自信更强了,过去的我们也一样是中心,是中央之国,西方落后的蛮夷,或许这就是高处即是悬崖,明清交替导致中国落后,科技跟不上时代,所以落后要挨打,但是中华必将崛起!
  • 泛流的评论
    远东及南海,the final frontier,那里有着无尽的资源、无限的满足、无限的利润及无穷的便利,资本投机、金融狂热和殖民主义最后的伊甸园。书中有两大恨:恨荷兰抢了英格兰在东印度的生意,恨明清中国人对欧洲人的完全不理睬。没看过弥尔顿的失乐园以及笛福的鲁滨逊,磕磕绊绊地读完本书,鲁滨逊漂流记竟然还有后两部,作者还说起码18世纪前两部还是经常并行出版的,而且豆瓣几乎没有收录,很惊讶!书中太多“悖论”和“他者”,还有好多很复杂的句子,阐释所用的文学文本对我来说比较陌生,总之写得太学术了,阅读体验只能说一般。
  • 吴振宇的评论
    很久没读过这么让人舒畅的西方学术著作的汉语译本了。原著译本都值得满分。一些提法非常有意思,例如明末清初的英国文学,这样一种时间空间的错置并没有给人以荒谬之感,而是很新鲜想猎取知识的冲动。这种“复杂同在”会不会给我一些做学问上的思考?将一些本来外部看起来风马牛不相及但却有着微妙关系的因素联系在一起?作者有力挑战了欧洲中心主义,原来17世纪的世界贸易并不是完全由他们主导的,在打开中国、日本的市场,他们也会屈服。这样一来,中国自然而然就变成了某种结构性的他者想象。中国仰慕(China-philie)与中国恐惧(China-...
  • 七百之一的评论
    看了弥尔顿和德莱顿两章。价值在于新材料和新视角,但阐释材料、解读文学文本时比较主观。
  • 柚子胡萝卜的评论
    局限视角之外的历史,很有趣,后面对作品的评论可作为之后的横向参考文献
  • 怨鬼的评论
    里面有些文化名词值得拿来挪用 感谢赠书 这种高度的书属于我不会买or读的 蹭个膜拜吧
  • 大白莲万岁的评论
    好书一本
  • 黛疏的评论
    整本书的核心立论是在英国并不像“帝国主义史”中写的那样光辉,在1600年到1730年间,它在劲敌荷兰的挤压下和中国、日本、俄国等远东国家市场难以打开的困境中艰难生存,展现了日不落帝国在初期虚弱的一面,瓦解了欧洲中心论。该书是在萨义德影响下写出,同时也从另一个角度“回应”和“拨正”了东方主义。书中引用的文献全却碎,对于文献的解读远不如萨义德精彩。在临近的时期里,伏尔泰喜欢的是中国科举制带来的社会流动性,皇帝被塑造为“开明君主”的形象,背后映射的是法国动乱的政治。而本书中英国对中国无尽资源和有序生活的追慕,则是映射...
  • 惟文字间的评论
    想象结束,研究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