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造亚洲

宋念申

文化

2024-5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序言(唐晓峰)
作者前言
一 寻路亚洲:历史、地图与现代世界
1.都是误会:哥伦布与“美洲出生证”
2.到东方去:欧洲现代性的原动力
3.真实谎言:地图是怎么说话的
二 禹与佛陀:传统东亚的世界想象
1.禹迹与坛城:多元的中国制图传统
2.《疆理图》到“天下图”:惊艳的朝鲜制图传统
3.“行基图”到“五天竺图”:杂糅的日本制图传统
4.无法归类:反思地图的“东亚传统”
三 《圣经》与数学:早期欧洲的亚洲想象
1.人间:伊甸园、蛮族和约翰长老的东方
2.海上世界:罗盘玫瑰、风向线和海怪
3.发现托勒密:经纬线测定的人居世界
4.投影,Projection,投影
四 规治地球:殖民与地图帝国主义
1.祛魅:经线分割的世界
2.重魅:哪是印度?何为鞑靼?
3.立法:未知领地和“自由”的海
4.帝国:张扬与隐藏之间
五 商业订制:资本时代的东亚画像
1.Chinae:欧洲首幅“中国”地图
2.竞争:“黄金时代”的制图师们
3.俗欲:地图的利润及消费
4.权力:从公司到帝国
六 东西交融:“九州”与“亚洲”的相遇
1.隐晦的十字架:传教士在东亚
2.利玛窦:以“大州”释“寰宇”
3.卫匡国:以“帝国”释“中国”
4.传教士们的东亚遗产
七 务求精准:观看领土与测绘帝国
1.跨越欧亚美:俄罗斯的西伯利亚测绘
2.“毫无差忒”:从法兰西到大清的国家测绘
3.纸上新身份:模糊的华夷与清晰的边界
4.填补空白:待征服的土地
八 生命政治:图制亚洲的方法
1.滑稽图:地缘机体的长成
2.争端:古地图与领土
3.联结:两张地图的全球史
4.结语:重思“亚洲”的轮廓
【展开】
内容简介

️一部亚洲的诞生史,就是一部现代世界形成史。

️一部书写在古地图上的全球史。让沉默的地图开口说话,揭开百余幅珍贵古地图背后的故事。

️“文景历史写作奖”十强、清华大学教授宋念申,写给历史爱好者和地图爱好者的必读之书。

️国内历史学、地理学权威学者李孝聪、孙歌、唐晓峰鼎力推荐!

——【内容简介】——

我们生活在这片名为“亚洲”的地域上,你是否有过这样的疑问:

亚欧大陆明明是一体的,为什么分成亚、欧两大洲?分界的依据又是什么?从欧洲人命名“亚细亚”,到这片土地上的人们成为“亚洲人”,中间又经历了哪些曲折?

清华大学教授宋念申告诉我们:古地图是探索亚洲形成史和反思现代性的关键一环。

在新作《制造亚洲:一部地图上的历史》中,他借由百余幅珍贵的古地图材料,描摹了亚洲(及中国)在地图上出现、发展、变化、定型的过程,同时观察了这一过程中的各种权力结构——资本主义、殖民主义、帝国主义、领土国家——在地图上的呈现与表达。

地图的演进,是否真的朝向科学?

殖民主义语境下的“发现”,究竟是 “发展”还是掠夺?

研究和思考“亚洲反题”,能为现代带来何种新的可能?

以古代地图为视觉材料,本书通过看图、说图,走近真实的历史,以直白生动的文字,向大众读者介绍前沿、有趣的学术思考。

——【名家推荐】——

从众多相关古地图中提取历史线索,展开对特定问题的深入讨论,这是不多见的。因而本书具有多方面的学术价值。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 唐晓峰

亚洲一词,来自亚述语的亚苏(asu),意思是太阳升起的地方,以后欧洲人将所有地中海以东的地区都称作asu,并将其读成Asia。人类早期对地球大陆认识的逐步深化是靠不断的地理考察达到的。这种地理考察无论是航海还是陆路跋涉;无论是为了远程贸易,或是殖民者的军事征服,都推动了人类对未知大陆地理视野的逐步深入。人类或靠文字记述认知历史,或绘制地图表达对地理空间的理解。本书的看点在于作者通过解析各个时代地图绘制的历史叙事,告诉读者不要以为地图上的亚洲只是一个自然的产物,而是有着被制造的过程。

——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 李孝聪

地图凝聚了三维时空,却不动声色地伪装成平面。线条下隐藏的故事,时空中流动的色彩,定格在一张张指示地理位置的地图中,等待着有识者的发掘。在这个读图时代里,最有含量也因而最难解读的图像就是地图。本书作者在地图中寻路,在平面中发掘,为我们激活了那些已然定格的动态历史,揭示了地图如何说话的秘密,并且,在“世界”这个整体的人类空间想象中,为我们呈现了亚洲饱经沧桑而充满能量的生命历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研究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特聘教授 孙歌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影随茵动的评论
    教科书上没有人会告诉小朋友地图本质上是意识形态的产物,大多数时候大家都会默认为它是客观存在。所以,意识形态应该是地图学的第一课,这也是《制造亚洲》的根基。而这本书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它把地图史纳入到了整个历史框架中,以史带史,用观念史的写法厘清了地图学的历史。
  • 停不到船的灯塔的评论
    还挺好看的!但有点奇怪的是,似乎有些文不对题。题目,以及几篇营销书评都把重点放在亚洲的塑造和边界上,但书里这些基本就不着笔墨。重点反而是东西对世界的认识如何落在纸面地图上,东西视角的调和交融,以及如何通过测绘地图形成主权国家的理念。并且,也没有用后者的视角来解释研究我国的情况。是因为婶茶? 想起前几天在南汉二陵博物馆,一个五代十国割据政权的古地图,竟然还标上了现在的中国边界,甚至还特么有审图号,真是荒唐而无孔不入的意识形态塑造!用书里一句话就是:“如果非要用20世纪以来才逐渐固化的领土理念去审视所有...
  • 五月阿隆的评论
    开篇思路上就非常的法国哲学,福柯的异托邦概念以及知识/权力观很明显,同时强调地图的事件性特征(德里达意义上的而非德勒兹),也是地图研究非常重要的一个理论进路途径。 内容上对欧洲和亚洲地图制作间的映射对比很明显,两条线并行观感很好,对于《瓦尔德泽米勒地图》和《坤舆万国全图》的分析很精彩。两种制图学的分流其实就依托于一个历史社会学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些新教伦理的影子(尼德兰制图学派),全球商业对制图业的“大分流”作用,看到宋念申对新全球史的熟稔(比如将卜正民《维米尔的帽子》中的资产阶级消费文化与地图做...
  • 老王不戴帽子了的评论
    一人血书把书中的古地图全部单独出版搞一本高清图集行不行啊,这么小的图真的不够看啊!
  • 晩圆的评论
    非常好看易读,想起博尔赫斯和鲍德里亚分别讲述的关于国土和地图的故事,前者描述了一张覆盖所有国土的地图,后者则将地图和国土的关系反转,地图在先并生成了国土。地图并非如实对空间的呈现,地图的背后包含着意识形态、权力结构的历时性变迁,甚至诞生出一种“生命政治”。
  • 心匠的评论
    不得不承认的是地图里面也是满满的观念和意图。
  • HeliumTrois的评论
    某种意义上也解释了为什么地理是文科而不是理科,毕竟地理某种意义上不存在“真实”而是人为建构的。看了好几本以后现代主义重新思考传统语境的著作(比如《东方主义》),而这本的出发点完全是亚洲地图,就让我这个古地图爱好者狂喜
  • Kant的评论
    本书虽然叫“制造亚洲”,但更像是以地图研究为线索串联的全球化历史,只是其中一以贯之了福柯/列斐伏尔/德里达式的对于空间的问题意识和亚洲/东亚视野。行文看似平实晓畅,但需要不断地在陌生的地图名、人名和异国历史间跳转、定位,对非世界史专业的读者来说其实有不低的门槛。 宋老师非常喜欢用“制造”“发现”这样解构意味很浓的词语作为书名,这本书相比《发现东亚》,在此问题上立论更加圆熟一些,只是中间部分章节的展开和中心意图略有脱节,写得最漂亮的是尾章塞尔登图和唐维尔图串联的全球史。 从葛兆光、孙歌到宋念申,其实这种视...
  • 新京报书评周刊的评论
    地图,不仅在纸端投射地球的影像,也投射了情感、欲望、理念与想象,既有绘图者的意志,也有观图者的想法,地图提供了一种世界尽在眼前的错觉,但它本质上却是人们对空间的想象。在《制造亚洲》中,宋念申正是通过一幅幅古代地图,讲述了亚洲这个概念如何被制造出的历史。其中既有东亚各国对世界和自身在世界中位置的认知与定义,也有欧洲人对亚洲之于世界的划定与想象。地图学家用经纬网格来测定大陆与海洋,绘图学家在海陆的轮廓之外写上那些耳闻却未曾目睹的国名,而探险家、商人和传教士,则怀着各自的目的,用双脚去践行地图上那些标...
  • 韧勉的评论
    宋念申指出地图是不同民族、政权表达世界观的工具,古代中国地图多基于“禹贡”体系,中古之后融入佛教的世界空间体系,古代日本的地图创作继承了禅宗的空间构想,但没有禹贡特色。利玛窦当时并不还把西方最前卫的地图观念引入中国,而是以一种“合儒”的状态平等的看待中西世界。俄罗斯的帝国扩张,和随之而来的西伯利亚测绘,完成了人类忠实描摹亚欧大陆轮廓线的最后一块拼图,也重新定义了亚欧边界。它引发的地缘与知识震荡,则席卷了整个欧亚大陆。本书关注今天被称为“亚洲”的这个地域在地图上被想象、构建、塑造的历史。这既包括作为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