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生八笺

高濂

文学

养生 高濂 遵生八笺

2004-10

甘肃文化出版社

目录
序 遵生八笺序 自叙 清修妙论笺 上卷 下卷 四时调摄笺 春卷 春三月调摄总类 脏腑配经络图 经络配四时图 肝脏春旺论(胆附肝下) 相肝脏病法 修养肝脏法 六气治肝法 黄帝制春季所服奇方 肝脏导引法 春季摄生消息论 三春合用药方
【展开】
内容简介
养生专著。明·高濂撰。刊于公元1591年。二十卷。全书分为《清修妙论笺》、《四时调摄笺》、《却病延年笺》、《起居安乐笺》、《饮馔服食笺》、《灵秘丹药笺》、《燕闲清赏笺》、《尘外遐举笺》等八笺。本书是一部内容广博又切实用的养生专著,也是我国古代养生学的主要文献之一. 笺中内容极为丰富,其养生思想是重视形、气的调养,主张“养气以保神”,“运体以却病”,推崇胎息、导引等术。在起居上,他提出了知恬逸自足、审居室安处、保晨昏怡养、闲溪山逸游、识三才避忌、严宾朋交接等方面;在饮食上,他重视脾胃的调养,主张务尚淡薄,以养脾胃之气,而资生化之源。这些观点对于养生实践均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书根据明朝的一部养奇书《遵生八笺》编译而成。书中收集整理了我国古代近千种炼神导气、却疾防病、养生修命的玄经秘典、教人如何通过顺应四季阴阳变化、配合五脏寒温顺逆、吸取天地自然精华、创造心灵高妙境界、达到外适内和、清神通气、超然度外、延年益寿的目的,书中融儒道佛为一炉的思想方法和集气功、丹药、艺术为一体的操作方法、堪称我国古代集养生理论和方法之大成的经典之作。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飛揚通天的评论
    很喜欢#喜马拉雅#上正安文化的节目《冬曦好讲究01》,一起听听吧!梁冬老师,林曦老师,为你讲解明高濂《遵生八笺》。带你...冬曦好讲究01(分享自@喜马拉雅FM)
  • onlyzoologist的评论
    5.28 第四次暴走西三环,今天打算参加双选会和交流会。昨晚睡前读了会《遵生八笺》,读到一道莼菜鲥鱼。喝了点真武汤睡得特别好,做了两个美梦。
  • 陈思思51010的评论
    高濂在《遵生八笺·起居安乐笺》里这样描述他的书斋环境,“书斋宜明静,不可太敞。明净可爽心神,宏敞则伤目力。窗外四壁,薜萝满墙,中列松桧盆景,或建兰一二,绕砌种以翠芸草令遍,茂则青葱郁然。旁置洗砚池一,更设盆池,近窗处,蓄金鲫五七头,以观天机活泼。”
  • 听潮天外的评论
    一直以来人们都以为明人成就最高的是小说,而我却觉得最可玩味的是小品文。《菜根谭》、《遵生八笺》、《溪山琴况》、《长物志》等,涉及到修身处世、闲情雅致等方方面面,简约隽永,蔚为大观。就拿《幽梦影》来说,其书多妙语奇句,关于理想的生活状态一项,虽只三言两语,却比今人说的深刻的多,张
  • christy_hou晶晶的评论
    牡丹花可供食用。明代的《遵生八笺》载有“牡丹新落瓣也可煎食”,同是明代的《二如亭群芳谱》谓:“牡丹花煎法与玉兰同,可食,可蜜浸”,“花瓣择洗净拖面,麻油煎食至美”,现在国内不少地方有用牡丹鲜花... 牡丹花可供食用
  • 范煜梅的评论
    #丙申谈点家常事~~明朝道士高濂#八年前写《琴与诗书同行》时读过很多古籍,有些人和事经常让我开心一笑。元朝道士倪瓒、明朝道士高濂都是超级会创造又会享受生活的人。我见到最早的腌肉配方是高濂著《遵生八笺》,用锡池养鱼水藻再搁上水晶板放琴其上弹琴制造游鱼出听的美景也在《遵生八笺》的记载。
  • 唔该借借v的评论
    谷雨三月中坐功[微风][微风]《遵生八笺》中原文如下:“运主少阴二气。时配手太阳小肠寒水。坐功:每日丑、寅时,平坐,换手左右举托、移臂左右掩乳,各五七度,叩齿,吐纳,漱咽。治病:脾胃结瘕瘀血,目黄,鼻鼽衄,颔... 2016年4月19日
  • 礼志的评论
    山之水最甘。甘甜,是古人品水的最高标准,因为水是用来喝的,最终要求还是要有滋味。宋徽宗《大观茶论》谓:“水以清、轻、甘、洁为美,轻、甘乃水之自然,独为难得。”明高濂《遵生八笺》亦说:“凡水泉不甘,能损茶味。”水味有甘甜、苦涩之别,只要山中一次,便能深深体会其甘甜的好处,饮过甘甜泉
  • 有点个性的评论
    早春时分,阴寒渐退,乍暖还寒。除讲究“春捂秋冻”之外,饮食应增甜减酸,唐代医学家孙思邈说:“春七十二日,省酸增甘,以养脾气。 ”明代高濂《遵生八笺》中记载:“当春之时,食味宜减酸增甘,以养脾气。”意思是说:春季肝旺之时,少食酸性食物,以使肝火旺,伤及脾胃;多食一些性味甘平的食物。
  • 多来米与妈妈咪的评论
    读书赏画、品香吃茶、拂琴弄箫、拜石盘玉、园林美食、行脚清谈、京昆雅曲、栽花养鱼、易卜岐黄、禅那技擒、诸般闹事,皆吾所好。——[明]高濂《遵生八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