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徐贲

文学

徐贲

2016-1

三辉图书/中央编译出版社

目录
增订版序言 好社会需要社会正义和人的尊严 / 001 前言 / 019 绪论 从公共生活看全球正义和公民群体认同 / 001 第一部分 全球化和全球正义 第一章 全球化、现代性和民族国家 / 029 第二章 从三种公民观看两种全球化 / 051 第三章 全球化中的市场和民主 / 079 第四章 全球化中的国家合法性和公民权利 / 101 第二部分 社会正义和国族认同 第五章 正义和社会之善 / 137 第六章 分配正义和群体认可 / 155 第七章 从惩罚到权利的法律正义 / 178 第八章 正义、非正义战争和群体认同分歧 / 195 第三部分 全球化中的公众和公共生活 第九章 传媒公众和公共事件参与 / 217 第十章 公民新闻、公众和公共政治 / 245 第十一章 承诺、信任和制度秩序 / 271 第十二章 保护弱者、道德习俗和公共生活 / 293 第十三章 正派社会和学习认同 / 317 第四部分 全球化中的群体生活和公民社会 第十四章 博物馆和民族国家 / 345 第十五章 物品文化和日常生活秩序 / 369 第十六章 文物收藏和怀旧的大众文化 / 393 第十七章 公民社会和新全球伦理秩序 / 421 第十八章 全球化、公民国家和全球治理 / 446 注 释 / 474
【展开】
内容简介
【内容简介】 尊严是一种以它自身为目的的道德价值,它并不为达到任何其他目的服务,更不能为其他目的而被牺牲掉。失去尊严的人不能自由选择自己的行动,也不能为自己的行为担负责任。如果我们反对将任何人像奴隶或牲口一般地非人化或作非人对待,那么我们就必须维护和捍卫每一个人的尊严,包括那些反对和破坏尊严这一普世价值的人们。唯有如此,尊严才能真正成为一种普世价值,一种连它的敌人也不能不自己需要的做人的保障。 比起十年前我开始写作这本书的时候,今天正义和尊严问题已经在中国受到了更多人的重视。就我本人而言,在这十年间基本没有改变的是,我在思考正义问题时所运用的一个判断价值(当然不是唯一价值)仍然是尊严:不仅是个人的尊严,而且也是每个公民在群体公共生活的尊严。 ——徐贲 【编辑推荐】 1、徐贲先生客居美国,却以最大的热诚担当起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的责任,他兼具思想性和时事评述性的文章以极大的频率出现在国内最具影响力的严肃、深度公共媒体上,他的写作常围绕公民社会建设、公共生活、国民教育、公共文化记忆等领域,深入分析当下中国社会存在的重大问题。 2、作者以“群体公共生活的尊严”为价值原则的判断标准,考察了全球化背景之下的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问题。全球化的新经验前所未有地向人们提出了群体尊严问题。那些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的弊病无一不与一些群体损害另一些群体的尊严有关。全球关系中的霸权、强制性渗透、剥削及控制和国家群体内部的压迫、迫害、舆论钳制、经济剥削和政治暴力,都在破坏人的完整性,因而都是不正义的。 3、在这个全球化的世界中,民族国家仍是世界格局的基本治理单位,民族国家仍然在设置和影响普通人公共生活的基本社会空间。群体在国际间所遭受到的无尊严和蔑视与个人在国家群体内部遭受到的无尊严和蔑视十分相似。反对无尊严和蔑视就是争取承认。争取承认从根本上把全球正义和社会正义联系为一个整体。因此,关心公共生活的尊严应当在国家社会群体内部同时开始。 【媒体及学者推荐】 在当代汉语学者中,徐先生是我最敬重的少数几个人之一。他具有强大的理论阐释能力和深入的现实洞察力,他虽然是美籍华人,但他对祖国命运的关怀远超过国内许多学者。 ——傅国涌,独立学者、撰稿人 政治不是道德清谈。政治是正义和伦理原则碰到现实问题的灰色地带。知识分子介入政治,他们的责任就是在道德完美主义和功利政治之外,帮助并不完美的公共生活寻找自由与理性的支点。有人说,民主就像是渡人的木筏,看似简陋的木筏虽然总很湿漉,但却可以让人安全地落脚,没有沉船的危险。民主的政治也是如此。只有那些不怕湿了脚的知识分子,才能上得民主政治的木筏。 徐贲人在国外,熟悉国际上前尚学术思想成果,同时拥有最为恰当的对于中国问题的现实感。他绵密晓畅的行文,是运用知识和理性把问题讲清楚的典范。他的这本书正是我们目前最需要的。 ——崔卫平,人文学者、评论和随笔写作者 徐贲教授的著作,一秉他多年著述的风格和情怀,将研究目光投到全球化进程中凸显出的问题上,强调肯定群体尊严的价值,是全球化进程不能绕开的真问题。 ——刘苏里,万圣书园创始人,学者型书人、中国当代图书市场的民间观察者 (他)是一个很难用学科来界定的学者,是文学的、历史的、哲学的,也是社会学的、法学的。激情与理性的奇妙的混合,可以称之为一种知识分子的学者写作。 ——许纪霖,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当代中国的文化研究虽然热闹非凡,但是其中真正具有真知灼见、切中中国本土现实的并不多见,许多文化批评或者食洋不化,或者有意回避中国的切实问题。徐贲先生既有深厚的西方学术修养,又能够直面中国的真实问题,故其文化批评常常能够借助西方的理论对中国的现实问题得出令人警醒的诊断,显示出尖锐的批判锋芒和知识分子的道德良知。 ——陶东风,首都师范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叮当--Arvin的评论
    平等的基础虽然在道德意义上是建立在自然权利论上,但在社会中却是一种人为的价值,:只有当人们进入公共领域,他们才能获得平等。只有民主的政治体制才能保证平等这一价值共识的合理性、合法性。 公民共同体整体的性质是“团结”,不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的家族亲情。——《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 吴墟书吧的评论
    提出公民社会,不只是简单地要求国家归国家,社会归社会,而更是要求恢复社会伦理秩序,不让它听由国家政治的控制。公民社会要用一种道德意义上的公共性去影响和限制国家权力,将它转化为道德政治。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 醒斋主人的评论
    米仓道人南京先锋书店买书。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谷川俊太郎《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苏童《白雪猪头》,姜德明《拾叶小札》,阎连科《名妓李师师和她的后裔》《金莲你好》,陈子善《不日记》,王稼句《采桑小集》…… 我在这里:南京·先锋书店(五台...
  • 豫商杂志官方微博的评论
    #夜读#《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徐贲。你在意你周围的公共文化吗?怎样的公共文化才能让人生活得更有尊严?在全球化的世界中,公民们应该如何在民族国家内的公共生活中维护人类的共同尊严?本书以公共文化为文化批评的具体对象,通过全球化和民族认同的一些议题,来关注公共文化的核心问题。
  • 漫天铺彩云的评论
    #书摘,,,包含在民主信心中的信任非常现实主义的,“民主信心不是不加分辨地去信任每一个人,它不是一种感伤的愚蠢想法,它对人性的软弱,愚昧和丑恶有清醒的认识。知晓人性的软弱,愚昧和丑恶,仍然对人抱有信心,信心这才有分量”。——<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 栅栏内的评论
    @娟娟sara 大数据(涂子沛),吾国与吾民(林语堂),四十自述#胡适#,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徐贲#,禅与生命的认知#南怀瑾#,文学与恶#乔治'巴耶塔#,青狐#王蒙#,韩愈集,你若安好,便是晴天,茶花女,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文化与帝国主义#萨义德#,倾城之恋,史铁生文集,李鸿章传,中国现代哲学史;
  • 吾小世界的评论
    在读《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网页链接
  • 有你有晴天V的评论
    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 网页链接 (分享自 @亚马逊)
  • 鱼鱼同学的评论
    目前在读的书,要尽快收尾:《云图》读了3/4、《城邦暴力团下》剩下一点尾巴舍不得读完、《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全球正义和公民认同》刚开始就被打断了、《民主的细节》64%、柴姑娘的第一本书《用我一辈子去忘记》、夏目漱石的《我是猫》,全是在地铁上开始的,收收尾再开新的。
  • 醒斋主人的评论
    米仓道人南京先锋书店买书。徐贲《通往尊严的公共生活》,谷川俊太郎《小鸟在天空消失的日子》,苏童《白雪猪头》,姜德明《拾叶小札》,阎连科《名妓李师师和她的后裔》《金莲你好》,陈子善《不日记》,王稼句《采桑小集》…… 我在这里:http://t.cn/z8Afys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