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风波

陈濑渝 编

文学

鲁迅

2001-4

大众文艺出版社

内容简介
《鲁迅风波》内容简介:鲁迅(1881-1936),原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字豫山,后改为豫才,浙江绍兴人。中国现代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是世界十大文豪之一。他的著作主要以小说、杂文为主,代表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 文坛只要有了鲁迅,就永远不会沉寂。这种风波即使“外状若宁,暗流仍伏,时劫一会,动作始矣。”(鲁迅《摩罗诗力说》)这是鲁迅的宿命,也是鲁迅研究者的宿命。好在鲁迅不会逃避更不会害怕一代又一代读者的重新审视,重新评估。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评论
    #吴永良《鲁迅小说人物百图》#《风波》之九斤老太。九斤老太虽然高寿,耳朵却还不很聋,但也没有听到孩子的话,仍旧自己我,“这真是一代不如一代!”
  • 采桐花的评论
    从鲁迅的文章来看,比如《风波》里面谈到辛亥革命的缺点就是不发动民众,对于村里的主角七斤,无非就是剪了辫子的恐慌和革命失败后的继续生活。没有说七斤留起辫子没有。他的女儿六斤“新近裹脚,……在土场上一瘸一拐的往来”《故乡》里闰土的麻木辛苦。《呐喊》《彷徨》里各类知识分子和普通人民1
  • 探险家Huang的评论
    分享自敏俊《鲁迅《风波》赏析》 - “风波”由何引起呢?只因七斤没有了辫子。张勋复辟的消息传到江南这个乡村,人们关心的问题就只成了有没有辫子的问题了,这实在是让... (来自 @头条博客) 鲁迅《风波》赏析
  • 法旧社的评论
    人类在时间维度上应该是一直进步的,唯独新中国的摆拍事业上却出了例外。不论是社会效果,还是技术方面,引用鲁迅《风波》里九斤老太的话就是“一代不如一代”。 我想“一带不如一代”应该也可以吧。
  • 讱忍的评论
    鲁迅的短篇小说《风波》,最初发表在1920年9月出版的《新青年》杂志上。小说中有一处写小孙女六斤打破一只碗,第二天,六斤 名人如何对待笔误
  • 上海肖涛的评论
    鲁迅《风波》和《阿Q正传》这类小说,极可怕的是“照例”、“照旧”、“仍然”这类副词。只有副词才能触摸到叙述者的思想潜流和文化意识,毕竟叙事句法的演绎过程中,至于调配副词的阶段,已进入了语义学和主题学范畴。上述副词,颇能说明鲁迅对“周易”的深刻体悟,它们淤泥般支撑起酱缸与古船文化的
  • 永远欣赏向日葵的评论
    【读书存疑】鲁迅短篇《风波》,鲁迅结尾日期写于一九二零年十月,但我根据鲁迅日记,他十月的日记根本没写任何小说,相反在八月五日,记下小说一篇至夜写讫。为何有此讹误?请方家指点@书香可人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
  • Cortez张的评论
    #23页第四行#太阳收尽了他最末的光线了,水面暗暗地回复过凉气来;土场一片碗筷声响,人 ——鲁迅《呐喊·风波》
  • 祥云自来去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九斤老太》转自鲁迅文集(风波)临河的土场上,太阳渐渐的收了他通黄的光线了。场边靠河的乌桕树叶,干巴巴的才喘过气来,几个花脚蚊子在下面哼着飞舞。面河的农家的烟突里,逐渐减少了炊烟,女人孩子们九斤老太
  •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评论
    #旧闻#1920年8月,鲁迅写了《风波》。这是第一篇反映农民生活的小说,一开始就表现鲁迅把农民问题同民主革命问题联系起来考察的特点。它取材于1917年张勋拥废帝复辟的历史事件,直接联系到1911年的辛亥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