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从文散文

沈从文

文学

沈从文

2009-6

浙江文艺出版社

目录
怯步者笔记 一封未曾付邮的信 遥夜 流光 狂人书简 给低着头的葵 给到×大学第一教室绞脑汁的可怜朋友 给师傅的信 给我将变老祥的大表哥 到北海去 西山的月 一天 水车 生之记录 Laomei,zuohen! 小草与浮萍 海上通讯 废邮存底南北风景 市集 游二闸 街 昆明冬景 云南看云 北平的印象和感想 怀昆明 芷江县的熊公馆 天安门前 春游颐和园 北京是个大型建筑博物馆 新湘行记 湘西苗族的艺术 过节和观灯 端午给我的特别印象 记忆中的云南跑马节 灯节的灯湘行集 湘行书简 引子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一)(1934.1.8)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二)(1934.1.9) 张兆和致沈从文(之三)(1934.1.9) 沈从文致张兆和 在桃源(1934.1.12) 小船上的信(1934.1.13) 泊曾家河(1934.1.13) 水手们(1934.1.14) 泊兴隆街(1934.1.14) 河街想象(1934.1.14) 忆麻阳船(1934.1.14) 过柳林岔(1934.1.15) 泊缆子湾(1934.1.15) 今天只写两张(1934.1.16) 第三张(1934.1.16) 过梢子铺长潭(1934.1.16) 夜泊鸭窠围(1934.1.16) 第八张(1934.1.16) 梦无凭据(1934.1.16) 鸭窠围的梦(1934.1.17) 鸭窠围清晨(1934.1.17) 歪了一下(1934.1.17) 滩上挣扎(1934.l.17) 泊杨家蛆(1934.1.17) 潭中夜渔(1934.1.17) 横石和九溪(1934.l.18) 历史是一条河(1934.1.18) 离辰州上行(1934.1.19) 虎雏印象(1934.1.19) 到泸溪(1934.1.19) 泸溪黄昏(1934.1.19) 天明号音(1934.1.20) 到凤凰(1934.1.23) 感慨之至(1934.1.23) 辰州下行(1934.2.1) 再到柳林岔(1934.2.2) 过新田湾(1934.2.2) 重抵桃源(1934.2.2) 尾声 沈从文致沈云六(1934.3.5) 湘行散记 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 桃源与沅州 鸭窠围的夜 一九三四年一月十八 一个多情水手与一个多情妇人 辰河小船上的水手 箱子岩 五个军官与一个煤矿工人 老伴 虎雏再遇记 一个爱惜鼻子的朋友 滕回生堂的今昔
【展开】
内容简介
《沈从文散文:经典文存》是二十世纪中国文学大师沈从文的经典散文,有叙事的、有抒情的、有释理的。这些散文文笔手法细腻、结构顺当、条理清晰、内容丰富多彩、语言流畅优美。散文中渗透着作者丰富的社会生活和复杂的内心世界。这本散文集典型而精致,可读性强,细细品味,其乐无穷。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登山小鲁的的评论
    发表了博文《沈从文《箱子岩》》《箱子岩》是我国现代著名作家沈从文散文集《湘行散记》中的一篇,写于1934年作者第一次回乡探视母病归来之后。这篇文章写了两件事情,当中相隔十五年。十五年以前,我有机会独坐沈从文《箱子岩》
  • 恋紫癖的女巫Q的评论
    夜晚阅读时间[咖啡]️,沈从文的散文和村上春树的随笔,适合这个,下雨天
  • 爱卡汽车社区的评论
    #卡友出品#【回味儿时记忆 西山寻“根”访古之旅】读书的一大妙处就在于书中的内容,有时甚至是一句话都能引起内心的共鸣。前几天在沈从文先生的散文中看到这么一句话“我能正确记忆到我小时的一切,大约在两岁左右”便让自己浮想联翩,不禁忆起儿时的时光→→网页链接
  • 小号中华田园的一号的评论
    读完这本书第一感觉就是朱自清写感觉十分贴切、到位、传神,文后点评中说朱自清的文章“读起就像是在盛夏里吃一小碟凉拌青瓜,清新爽口,很是惬意”,我觉得这句话用来形容沈从文的散文更合适,朱自清的散文更如同精心雕琢的珠宝,美丽但却耗费劳心劳力。
  • 正义网的评论
    #深夜读书#“我知道你会来,所以我等。”——《湘行散记》是沈从文先生的散文集。这本书记录了沈从文先生1934年回故乡时的所见所闻。这是他与夫人张兆和的约定——每日一封信,记录沿途风景。他们一方面享受自然的恩赐,一方面又遭受着战乱的困扰。沈从文先生以隽永的文字,谱写了一曲美丽的赞歌。
  • 陈子砚_的评论
    除了考古相关领域人员,常人读沈从文多是散文小说,了解他在文物方面贡献的是少数,真正能读他这方面著作的更是少之又少了,刚惊讶地在家里床边发现了这本书,肯定是我妹在家时读的了,非常惊讶(且欣慰
  • 初见书房的评论
    1949年以前,沈从文是作家,写了四十几本小说和散文;1949年后他转行做了文物研究专家,和坛子、罐子、绸子、缎子打交道近四十年,期间的专注和投入并不比早年从事文学创作时少,对文物的鉴赏和积淀的艺术观同样是大师级的。照我思索 能理解我 ...
  • 好发呆滴的评论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以前小说读的都是别人的人生,散文那也是他人的情怀,慢慢地开始读到了自己。大师的沉淀,学生时代却更多是拿来装逼的,装过之后现在该懂了吧
  • 鹦鹉史航的评论
    昨晚在@摘刺-Beesting 第一期“巨匠与豆荚”的讲座,读了一段《沈从文散文选》的《清乡所见》。是的,这次我不光是为了炫人家的猫,更是炫自己的书。以前买过别人赠“从文二哥、兆和三姊”的书(翻译家高植签赠的《复活》),现在则有了二哥的这么棒的签名本。善哉! 北京·慧忠里小区
  • 豆瓜兔子的评论
    吼吼吼 [蝴蝶结]. 在曹小花花艺文章下的评论.上了小热门^^第一次堆加了一幅ArkhipKuindzhi 作品多了5个follower[亲亲]感觉很有成就感 好好看完一本撒哈拉的故事,现在在读沈从文散文~各种学习 学习 学习 [钥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