啟蒙時代

王安憶

文学

王安忆 小说

20070402

麥田出版社

内容简介
閱讀長篇小說的黃金時代來臨了,人生最美好的時光,就是閱讀王安憶的長篇小說。 二十世紀末,王安憶以《長恨歌》和《紀實與虛構》亨譽臺灣文壇,也轟動國內外華文世界。 二十一世紀初,王安憶的《富萍》和《上種紅菱下種藕》博得一片讚譽,墊定了她在國際文壇上的地位,也備受國際文學大獎矚目。 自八○年代以來,王安憶的小說締造了無數的掌聲,可謂全球華文讀者心目中最重要的中文小說家之一。2007年,麥田出版十五週年紀念,王安憶推出最新自傳性長篇小說《啟蒙時代》,告訴讀者:在文革的年代裡,一群年輕的知識青年在紅色激流中如何被時代啟蒙的動人故事。在小說裡,作家的影子無處不現,作家的名字若隱若現,而那些熟悉的人物和歷史事蹟,又是有跡可尋;而革命時代的革命口號,如洪水般不斷沖激心靈深處。在重回歷史現場的記憶裡,我們不禁要捫心自問:什麼是革命?為什麼要革命?要革掉什麼樣的事與物?在那個紅色的年代裡,在紅潮激流中成長的千千萬萬時代兒女,到底由誰來主宰這些知識青年和民眾運動的浮沉命運? 在文革四十週年紀念後的2007年,當大陸作家們寫下一部又一部有關文革主題的小說時,王安憶以文字做時間與歷史記憶的見證,記錄了一段歷史幽靈不斷魂兮歸來的時代,屬於紀實與虛構的故事。這絕對是王安憶的小說讀者最值得期待的一部驚人力作。 我的知識結構是雜糅的,植根在舊的裏面,又逢新的雨露,保守主義出發,再走入激進政治,於是,產生革命;革命,是什麼呢?真是朗朗乾坤啊! 青春時代的理想是一首圓舞曲 在光亮和熱情的革命年代 我們以飛躍的年輕生命燃燒自己 這是王安憶最重要的紀實與虛構、文學與自傳 紀實與虛構 長恨歌 後 不得不讀的王安憶 王安憶是一個讓讀者難忘的名字,因為她是大陸當代最重要的小說家之一,也是備受國際文壇注目的華人重要女作家之一。 小說精華 ──這個城市你可以說它蕭條,可是,也可以說是一種潔淨,欲望平息下去,取而代之的是激情,就像他們方才度過的那一個夜晚一樣。你知道這清寂的早晨,是從多少心潮澎湃的夜晚過來的?多少年輕的思想通宵達旦地活躍著,在暗夜裏飛行。飛到極遠極廣闊的天地。他們嚮往世界,不是想知道世界是什麼樣的,而是要知道世界應該是什麼樣的。他們不知道世界應該是怎麼樣的,甚至不知道世界不應該是怎麼樣的,只知道應該好,好,好上加好! ──歷來的革命,都是需要藝術的。藝術有一種誇張的本質,可以強調革命的意義。革命呢,亦同樣有一種誇張的性格,可供藝術發揮它的專長。所以,這兩件東西往往不謀而合。 ──他奔走於各個敵對的派別之間,完全不明白他們的分歧是在何處,有時他也試圖去了解,卻被一堆激烈的言辭嚇退回來。他們用同一本《毛主席語錄》,甚而同一種馬克思列寧的言論,結論卻是絕不能調和的。 ──成長是需要同道的,需要攜手和互助,相互點燃光明,引出幽閉的產道。在這一時刻裏,他們忘記了時代的曖昧,前途的曖昧,他們甚至不知道何去何從,可是心裏充滿光明。街市在華燈初上的那一刻裏煥發出光芒,隨後,又沉陷於比先前更濃郁的陰影。梧桐枝靜止不動,連成影的穹窿,兩葉光的舟,從底下穿越而過。 ──又是深秋,樹葉已經凋零,裸露出粗壯的樹幹,樹身上的白與褐的斑紋顯得分外明目,枝杈有力地劃在藍天,也是明目的。……大時代的夾縫裏,小民的快樂從不曾湮滅過。 ──今天沒有哭泣聲,但卻更為哀傷,似乎,似乎萬事萬物都在飲泣。他想起父親那一句話:遍地哀鴻。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中风协的评论
    【BJ01-2016133】 2016.03.04 很多人的男神Ian Bostridge与启蒙时代古乐团的亚巡帝都场。 难得吃了安利买了第一排,风衣却拖延了小半年,这是『怠惰』啊
  • 谁说我像一只兔子的评论
    年轻人的头脑里,其实都有着无限的虚无,看什么来填充?还是靠虚无填充。但这一回的虚无是有着形式的外壳,所以他们就又都成为形式主义者了。他们就这样以虚空来抵制生活的实质性,因生活的实质性是有压力的。——《启蒙时代》
  • 凉炘的评论
    《嘴巴与盐》(纪念性启蒙时代的少年人) 嘴巴与盐
  • 哈雷潞呀的评论
    康德2:(1)康德是非常崇拜卢梭的(2)先验主义:还没有存在就已经出现的东西,启蒙时代的力量导致了许多神父都开始相信无神论客(3)什么是哲学?一次又一次的人类思想的反思形成史,不断推翻,不断摧毁,不断重建的过程 海口·定安
  • 东方历史评论的评论
    #东评晚读# “旁观者先生”反感出言不逊,主张言谈举止应该“美德人道”与诙谐机智并举。他猛烈抨击形形色色的疯狂和“狂热”,主张保持平静愉悦的心态。《旁观者》的理想是造就出践行美德,履行义务,以“劝导无知、扶危济困”为己任的文明人。有人道精神的人才是真正的人。——《启蒙时代》
  • 察网中国的评论
    【鹿野:希腊史是一部伪史吗?】网页链接希腊乃至整个古代地中海世界在上古时代确实缺乏信史。所谓亚里士多德创作的浩如烟海的文献,应该是中世纪到文艺复兴、启蒙时代一次次“希腊热”中学者陆陆续续托名而成。历史不同于信史,综合各方面的信息,包括古希腊在内的地中海文明世界应该是存
  • 24時51分的评论
    听了个启蒙时代的讲座,专业方面不好说,最大的感想就是果然在同一层面上拥有相反想法的人在一起就是宝物啊。听思想观点的碰撞特别有意思,其他人就算和他们中的一方有相同观点但如果不在一个思想高度的话,也只能是附庸风雅贻笑大方了。
  • 云水悠然的评论
    康德的感人故事生动表明了礼仪在启蒙时代征服了多么广大的领地。大约在逝世前一周,医生前来探望,80 高龄的康德虽然极为虚弱,仍然起身相迎感谢医生在百忙中抽空前来。医生劝这位病人坐下,但康德非要请客人先坐,然后颇为吃力地说道:“对人性的感觉尚未离我而去。”《启蒙时代》-----面相使然,贵!
  • 未名飞鱼的评论
    《启蒙时代》译者序,在对启蒙运动学术史脉络的精当梳理梳理的基础上,对本书及其作者特点、引起的各方反响和价值进行了公允的介绍评析,我认为堪称译者序的典范 网页链接
  • 东方历史评论的评论
    #东评晚# 康德的感人故事生动表明了礼仪在启蒙时代征服了多么广大的领地。大约在逝世前一周,医生前来探望,80 高龄的康德虽然极为虚弱,仍然起身相迎,有气无力地感谢医生在百忙中抽空前来。医生劝这位病人坐下,但康德非要请客人先坐,然后颇为吃力地说道:“对人性的感觉尚未离我而去。”——《启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