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终集

孙犁

文学

孙犁 散文

1995-11

百花文艺出版社

目录
小 说 心脏病 忆梅读《易》 无题 散 文 记陈肇 悼康濯 故园的消失 寄光耀 残瓷人 新春怀旧(两则) 我的绿色书 秋凉偶记(三则) 文集续编序 记秀容 杂 文 暑期杂记 庸庐闲话 文过 文虑 老年文字 文宗 我的读书生活 野味读书 买《朱子语类》记 我的“珍贵二等” “病句”的纠缠 当代文事小记 文场亲历记摘抄 我和青年作家 我与文艺团体 我观文学奖 反嘲笑 作家的文化 耕堂读书随笔 读画论记 读《前汉书卷六十四・朱买臣传》 读《前汉书卷五十七・司马相如传》 读《义门读书记》 读《胡适的日记》 读《高长虹传略》 读《文人笔下的文人》 读《船山全书》 读《刘半农研究》 读《东坡先生谱》 读《后汉书小引》 读《后汉书卷五十八・桓谭传》 读《后汉书卷五十八・冯衍传》 读《后汉书卷七十・班固传》 读《后汉书卷五十四・马援传》 读《后汉书卷六十六・贾逵传》 读《后汉书卷七十三・朱穆传》 甲戌理书记 理书续记 理书三记 理书四记 读《清代文字狱档》记 耕堂题跋 题《俞平伯序跋集》 题岳少保书武侯出师二表 题莲池书院法帖 题《知堂谈吃》 题《纪晓岚文集》 题《袁世凯奏议》 题《唐才子传校注》 题《汉娄寿碑》 题模印砖画 题《专门名家》 题《南阳汉画像汇存》 题《蒿里遗珍拾补》 题《何典》 题《雪堂校刊群书叙录》 题《秦淮广记》 题俞樾书枫桥夜泊诗(石刻) 题《�斋藏镜》 题《�斋古印集》 题《古泉丛话》 题《梅村家藏稿》 题《入唐求法巡礼行记校注》 题《鲁迅书简》 题《明史纪事本末》 题文集珍藏本 芸斋短筒 致卫建民 致徐光耀 致韩映山 致邢海潮 致阿凤 致王兆新 致赵日升 致潘之汀 致高云华 致康濯 致魏巍 致邓基平 致曾镇南 致陈晓峰 致刘宗武 致郭保林 致侯军 致铁凝 致贾平凹 致刘绍棠 致肖复兴 致郭志刚 致段华 致葛文 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为作者近年的作品结集,也是“曲终’集。 包括小说、散文、杂文、随笔、题跋和短简。朴素简 洁的文字,来自思想深处的思考。落笔虽淡,动情 却真,表现了一位文学老人对社会人生的独特感 悟。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中山医12级临床11班的评论
    #三项工程经典阅读# 《曲终集》曲终,人散,老境颓唐。孙犁晚年《耕堂十录》其一,记叙日常琐事,思旧物,怀故人,抚藏书。含着无限深沉,念旧情深;携着无限哀愁,忧病在身。心灵的丰沛与纯粹,对周围点滴的探查与关怀,对终老的体悟与反思。晶莹剔透,哀恻怜人。 @中山大学桂思学社 @中山大学学生处
  • 我是苏檀的评论
    暑天读孙犁《曲终集》,感受凉意,枯意,静意。他要的生活成就了他的文字。他的老年生活真的是太枯涩了。
  • 我是猪杨杨的评论
    孙犁本打算最后十年写十本书,结果写了十三年才完成。从写完《曲终集》的1995年到2002年去世,七年的时间据说再未动笔。有传言他在生命的最后一段岁月甚至连话都不想说。想起以前备课的时候,参考书上说他晚年性格淡泊,实在是胡扯。一个人能如此决绝,内心的苦楚肯定是无法言说的。
  • 孔夫子旧书网的评论
    #书人书事#【孙犁给我们留下了什么】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孙犁以中短篇小说《荷花淀》、《铁木前传》奠定了其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的大师地位,遇动乱十年,二十年间秉笔写作很少。岂料文革结束后,老先生以寂寞之身埋头耕耘,很快便有了《晚华集》、《曲终集》等新著网页链接
  • 相伴以茶的评论
    感冒仍未好。任务已压了一堆,只能先放下。躺在床上读《曲终集》,是耕堂劫后十种之一。人民文学出版社所出。这套书是在微博上,看到 @走在沙滩上-王肖发布的网购六折的消息买的。这种书读者不多,所以很便宜就卖了。
  • 志野如初的评论
    1976年后停笔二十年的孙犁又拿起笔来,开始了一个创作丰产期,预期“再写出十本小书”。他实现了这个宏愿,十六年间,以单行本形式出版了《晚华集》、《秀露集》、《澹定集》、《尺泽集》、《远道集》、《老荒集》、《陋巷集》、《无为集》、《如云集》、《曲终集》等十本集子,之后于1995年5月封笔。
  • MoMo看世界的评论
    读《曲终集》引《宋史本传》论苏轼:呜呼!轼不得相,又岂非幸哉......假令轼以是而易其所为,尚得为轼哉!
  • 陶笛爸爸的评论
    读<曲终集>--「芸斋曰:此时同志,利害相关,生死与共,不问过去,不计将来,可谓一心一德矣。甚至不问乡里,不记姓名,可谓相见以诚矣。而自始至终,能相信不疑,白发之时,能记忆不忘,又可谓真交矣。后之所谓同志,多有相违者矣」孙犁回忆起三九年的游击队队友,情感至深至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