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第一篇 什么是本土化
第一章 中国心理学本土化概论
一、前言
二、概念的澄清
三、什么是“本土化”的研究
四、中国心理学为什么要本土化
五、什么是中国本土心理学
六、如何做“本土进路”研究
七、中国心理学本土化应该先做些什么
后记
第二章 从中国“社会心理学”迈向“中国社会心理学”:试图澄清有关“本土化”的几个误解
一、前 言
二、对“具有中国特色”的几个误解
三、对误解的澄清
四、什么是中国社会心理学的本土化
五、如何使中国社会心理学本土化
六、由中国“社会心理学”迈向“中国社会心理学”
后记
第二篇 研究思路的本土化
第三章 试论内地社会心理学研究之发展方向
一、前言
二、西方社会心理学研究的趋势
三、台湾心理学近三十年来发展的经验
四、内地社会心理学发展方向之我见
五、社会心理学会可以为中国社会心理学的发展做些什么
六、结论
后记
第四章 试论中国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对以“集体主义/个人主义”为研究架构之反省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研究的本土化
二、西方实验社会心理学的自我反省
三、中国受试者在实验室内的社会心理
四、现有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立论基础
五、本土化的理据
六、实验社会心理学研究如何本土化
后记
第五章 中国人真是不用普遍性原则的吗:对道德思考发展研究的本土反思
一、前 言
二、“Wilson困惑”的前提
三、过去对中国人道德思考的处理
四、中国的道德文化
五、以本土的视角来开解“Wilson困惑”
六、道德认知结构发展到底能否在中国社会找到普遍性
后记
第三篇 研究方法的本土化
第六章 中国受测者所面临的矛盾困境:对过度依赖西方评定量表的反省之一
一、前 言
二、为什么要对量表的应用做反省
三、中国受测者所面临的矛盾困境
四、结论
后记
第七章 “好恶度”在人物观感研究中所起的作用:对过度依赖西方评定量表的反省之二
一、“人物感观”研究中的系统化偏差
二、造成系统偏差的原因
三、不同语文之间语意“好恶度”的差异
四、语义准确性的改变
五、语言对评定标准的影响
六、结论
后记
第八章 频率副词在测谎题中的作用:对过度依赖西方评定量表的反省之三
一、实证研究综述
二、西方测谎题背后的先决条件
三、研究假设
四、研究(一)
五、研究(二)
六、研究(三)
七、综合讨论
后记
第九章 “自我概念”研究的“以偏概全”问题:对过度依赖西方评定量表的反省之四
一、西方研究对“自我概念”的定义
二、在中国文化/社会/历史的脉络中重新思考“自我概念”
三、西方“自我概念”量表内含的假设
四、研究中国人“自我概念”的测量问题
五、研究中国人“自我概念”的理论问题
六、“自我意识”与“自我概念”的关系
七、结论
后记
第四篇 本土心理学发展之评价与展望
第十章 欲速则不达:试论发展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
一、为什么要开展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
二、我们要如何开展社会心理学的“基础研究”
三、结语
后记
第十一章 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学研究:兼评现阶段之研究成果
一、绪论
二、如何深化本土心理学研究
三、整理现阶段本土心理学研究之架构
四、现阶段本土心理学研究之本土性
五、如何将文化/社会/历史放入本土研究思考架构之中
六、回应对本土化所提出的质疑
七、今后的发展方向
后记
第十二章 看来,“深化”的时机尚未成熟
一、可否请叶教授也“拟情”一下
二、经验的分类与理性的分类
三、更正对黄光国教授论点的误解
四、深化、本土化、中国化及宏观化
五、澄清我的观点
六、少扣帽子,多谈实质
七、结论
后记
参考文献
【展开】
【收起】
内容简介
《如何研究中国人:心理学研究本土化论文集》收集了作者在1986-1991年所写的有关中国心理学本土化的论文。这些论文过去散见于两岸三地的期刊,作者系统地将其加以整理,借以阐明她对本土化的构想。
全书主要内容包括:
(1)对什么是心理学的本土化以及为什么要进行本土化的解说;
(2)对当前各中国社会中心理学研究的批评与建议;
(3)对正在发展中的中国心理学本土化运动之评价及展望。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