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这是一个社会理论、社会学各相关群体及其他学科相对沉寂的时代。随着后现代主义黯然失色,40年来第一次出现了这样一种局面:既没有一个居于主导的正统信仰,也不存在一个激进的颠覆它的理论叛乱。简单来说,理论取向自20世纪60年代开始摇摆不定,出现剧烈动荡,先是朝向系统论,接着遇到行动论的反抗,继而回归结构论,随后又被文化和解构主义所取代,但是后者最终也难免风光不再。因此,今日的平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早该完成的对其进行评鉴实为清理的机遇。也就是说,任何这样的举动都表明这个沉寂时代的终结,因为它要求采用一种标准,能使人们决定什么该留什么该弃。
尽管本书书名与视觉相关,但它却并不是关于视觉艺术、媒体意象,甚至是社会表征(只在论述与之相关时才会有所提及)的著作。相反,本书意在探讨社会理论和理论家如何看待世界,或者他们如何思考自身看待世界的方式。不过,此处我选取的是在艺术批判中早已产生广泛影响的标准“视觉”(vision)和“视觉性”(visuality)。二者原本是西方思想中对于所见景象(sight)作出的经久不衰的区分,但直至最近杰伊(Jay,1993)的著作及福斯特(Foster,1988)和列文(Levin,1993)编辑的文集发表才声名鹊起。区分的要点是,注意视觉(这一概念将所见景象视作认定的自然官能)和视觉性(这一概念将所见景象视作社会和历史的建构)之间的差异。
前言
导论 为什么将视觉问题化
第一章 古典社会理论——从视觉到视觉性
第二章 当代社会理论——向视觉回归
第三章 短视与现代性
第四章 后现代主义之后的视觉性
结论 朝向全球的视觉性
参考文献
【展开】
【收起】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