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伯方法論文集(精裝)

馬克斯.韋伯

文学

韦伯

2013-3-14

聯經

目录
韋伯方法論文集(精裝)-目錄導覽說明 譯者序 中譯本導讀 壹、本書與韋伯的《科學學說文集》 貳、關於本書之翻譯 參、韋伯與國民經濟學 肆、個別文章導論: 〈羅謝與肯尼士〉 〈弁言〉、〈客觀性〉與〈文化科學的邏輯〉 〈史坦樂之“克服”唯物論的歷史觀〉一文及其〈補遺〉 〈邊際效用學說與“心理物理學的基本法則”〉 〈“能量學的”文化理論〉 〈社會學與經濟學的諸科學之“價值中立”的意義〉 參考書目 凡例 〈羅謝與肯尼士和歷史的國民經濟學之邏輯問題〉 文前說明 I.羅謝的“歷史的方法” 羅謝對科學的分類 羅謝的「發展」概念與實在的非理性 羅謝的心理學和他與古典理論的關係 知解性認識的限制與羅謝論有機體之形上學式的因果 羅謝與「實踐性的規範與理想」的問題。 II.肯尼士與「非理性」問題 行動的非理性。肯尼士著作的性格 肯尼士的“意志自由”和“自然制約性”與現代理論的關係 馮德的“創造性綜合”範疇 具體的行動之非理性與具體的自然事變之非理性 “詮釋”這個“範疇” 對這些“範疇”之各種知識理論上的探討: (1)敏施特柏格的「“主觀化的”科學」概念 (2)西美爾的“理解”與“詮釋” (3)歌陀的科學理論 III.肯尼士與「非理性」問題(續) (4)李普士的“投入感受”與克羅齊的“直觀” “顯明性”與“效力” 啟發性的“感受”與歷史學家之“暗示性”的描述 “合理”的詮釋 「因果性」範疇的雙重用法與「非理性」和「非決定論」之間的關係 肯尼士的「個體」概念;人學式的流出說 〈弁言〉 〈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 引言 I.「對理想與價值判斷進行科學的批判」的意義 「經驗知識」與「價值判斷」之原則性的區分 II.「文化科學的認知興趣」之構成性意義 文化科學中「理論的」與「歷史的」考察方式的關係 「理想典型式的概念建構」之邏輯結構 經驗性的社會知識之“客觀性”的意義 「文化價值觀念」與「文化科學的興趣」之會變遷性 〈在「文化科學的邏輯」這個領域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 I.與愛德華.麥耶的論辯 引言 各種「偶然」概念 “自由”與“必然” 歷史學的對象。 II.歷史的因果考察中的「客觀的可能性」與「適當的起因造成」 對實在之歷史上的形塑 “客觀的可能性”理論 客觀的“可能性判斷”之“效力”的模態 「“適當的”起因造成」這個範疇 “適當的”與“偶然的”「起因造成」作為思想上的抽象 〈史坦樂之“克服”唯物論的歷史觀〉 1.文前說明 2.史坦樂對歷史唯物論的陳述 3.史坦樂的“知識理論” 4. 「規則」概念之分析: 「規則」作為“規律”與作為“規範” “準則”概念。 遊戲規則 法規則 法學的與經驗的概念。 〈《史坦樂之“克服”唯物論的歷史觀》一文之補遺〉 史坦樂的“因果性與目的” 史坦樂的“社會性生活”的概念 〈邊際效用學說與“心理物理學的基本法則”〉 〈“能量學的”文化理論〉 〈社會學與經濟學的諸科學之“價值中立”的意義〉 I. 學院課堂上的實踐性評價 專業訓練與講壇評價 II.「純邏輯的或經驗的知識」與「評價性判斷」作為「異質的問題領域」之原則上的分離 “價值判斷”概念 由“目的”和由「手段」所做的批判 實踐性的令式與經驗性的事實確定之異質的效力領域 倫理的規範與文化理想。「倫理」的“界限” 倫理與其他價值領域之間的緊張 「價值秩序」之間的鬥爭。經驗真理、價值理論與個人的抉擇 價值討論與價值解釋 “發展傾向”與“適應” “進步”概念 理性的進步 「規範性事物」在經驗學科中的地位 經濟的科學性學說的課題 國家的角色 人名譯註 韋伯年表 人名索引 概念索引
【展开】
内容简介
韋伯-近代社會學之父 西方現代社會學及公共行政學最重要的創始人之一 本書對於瞭解韋伯在「哲學」與「宗教社會學」方面的研究,尤其是《新教的倫理與資本主義的精神》一書的概念,具有根本的重要性。其中,韋伯對社會科學的方法論與邏輯學的反省,值得關心社會科學與人文學科領域中哲學概念的讀者費心細讀。更重要的是,韋伯探討的主題不侷限於一般所說的「方法論」問題,而是擴展到了知識理論與邏輯學的分析、乃至更根本的「知識」或「科學」的意義問題。 在〈羅謝與肯尼士和歷史的國民經濟學之邏輯問題〉一文中,韋伯使用直白易懂的文字,透過實例探討許多相關連的「基本的邏輯-方法學的問題」。〈社會科學的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則討論「理想典型式的概念建構」及社會科學與社會政策的知識之「客觀性」。對於韋伯在《新教倫理與資本主義精神》一書中所探討的主體:「資本主義的“精神”」,是如何被建構及研究的議題,可自〈「文化科學的邏輯」這個領域的一些批判性的研究〉一文中一窺端倪。。對於如何掌握「歷史學的對象是什麼」及「歷史學之邏輯上的本質」這類與研究工作息息相關的問題,韋伯也在本書中作了詳細討論。 本書另外收錄韋伯對當時新康德主義法哲學家史坦樂(Rudolf Stammler, 1856-1938)及德國國民經濟學家布倫塔諾(Lujo Brentano, 1844-1931)著作的評論。其中論及韋伯的方法論思想中最重要的側面,包括如何在文化研究中對「經驗上的詮釋」或「釋義學上的詮釋」這二條進路做出區分、「事實」與「價值」的區別、「價值關連」學說、研究客體之建構,以及「理想典型」的概念等。 最後,在〈社會學與經濟學的諸科學之“價值中立”的意義〉一文中,韋伯提出對於「價值中立」這個概念提出最深入、細膩、且完整的分析與論述。韋伯認為知性、倫理與心的判斷各有其必須遵守的法則,不能以知性的認知結果去譴責心的感受或倫理判斷。心和倫理判斷是不受指揮、也不能被指揮的,也由此可知,知性的法則的侷限。這種「知、情、意」三分而各有其「固有法則性」的想法,可以說是韋伯的思想的「人學基礎」。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