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窘的潇洒

刘克敌

文学

民国 文人生活 文人 知识分子 刘克敌

2013-7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目录
引子“挂旗!”“是,挂旗!” 第一章这里的“生活”静悄悄 普通人的一天胜过所有哲学 卢梭的疼痛与吴虞的悲凉 所有生命是在一起,但每个人都是分散的 占卜与算命——民国文人生活中的小浪花 第二章民国初年文人群体概述 ——以浙籍文人为个案之研究 “一部民国史,半部在浙江” “浙江潮”与近代以来中国文化变迁 蔡元培与“某籍某系” 第三章“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民国初年文人日常交往研究 “夜饮于广和居” ——周氏兄弟在京交往圈子 从挚友到对手 ——对胡适与梅光迪“文学革命”争论的再评价 章太炎与周氏兄弟 第四章“枯坐终日,极无聊赖” ——民国初年鲁迅日常生活研究 “无事”可做的“鲁迅”与“忙忙碌碌”的“周树人” “两间余一卒,荷戟独彷徨” 第五章“转益多师是吾师” ——民国文人门派传承个案研究 从两位洋老师及其中国弟子说起 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 书信中的陈寅恪与西方汉学家交往考察 近代以来文人门派传承之负面影响 从三次“谢本师”风波看现代文人之门派传承 第六章“一刹那中”显现之静安一生 ——从书信往来看王国维最后十年日常生活 刹那与永恒的困惑 徘徊于学术与世俗之间 何处是归宿 第七章“双城记”(上) ——民国文人在杭州、上海的日常生活 徘徊于都市与山水之间 鲁迅眼里的杭州与上海 西湖最惹文人恋 “飞鸿雪爪”与“刹那主义” 第八章“双城记”(下) ——民国文人在杭州、上海的日常生活 “著书都为稻粱谋” 茶与咖啡中的经济学 “人穷返里”与“铩羽归来” 第九章“人生岁月白驹过,应事牢骚记咏哦” ——徐志摩、胡适日记中的日常生活 府中时期徐志摩的学习生活 留美时期徐志摩的日常交往 徐志摩、胡适与杭州 第十章“雨巷诗人”戴望舒与杭州 “丁香一样忧愁”的雨巷诗人 “将岁月消磨于庄严的钻研” “那天上的花园已荒芜到怎样了” “那时我会再看见灿烂的微笑” “忽然来不及” 主要参考书目 后记
【展开】
内容简介
本书的写作受到赫勒“日常生活”理论启发,主要关注20世纪中国知识分子群体的日常生活,透过他们在私人日记、书信和回忆录等中的记述,揭露其在历史变换中的真实心理状况,研究其人际交往、经济生活、师承关系、思想轨迹等情况,展现他们的痛苦与欢乐、喜悦与悲伤。借由对文人日常生活的个案解读,作者也尝试为读者提供一个理解20世纪中国文化史的全新视角。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傲慢的才英的评论
    #全球星战#悲痛的情怀也能豪放着表达出来!再困窘的处境也能豪放的面对!苏轼不就是这样的一个随意的洒脱的潇洒的豪放派么?这个摇滚我觉得没有错!龚琳娜《但愿人长久》
  • 长得丑怪墨子咯的评论
    大学,有人拼命掩饰自己的过去。怕同学知道自己的贫穷,怕同学鄙视自己的困窘,怕被人瞧不起,怕被人说寒酸。装有钱,装潇洒,装挥霍,装的不比谁差。以此满足自己日渐膨胀的虚荣心。大学,就在这样毫无意义的虚荣中磨掉了。虚荣不是错,当虚荣成为堕落的借口时,它便成为了万劫不复的深渊。
  • 也是斋的评论
    晚餐后灯下翻读肖伊绯《民国笑忘书》和刘克敌《困窘的潇洒》2书中有关胡适的篇章,不自觉地欣赏起老夫子别具一格的书法,字如其人,透着一股子潇洒。特上网又收罗了几幅作起了比较,感觉颇有意思。
  • mymytelephone的评论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已经从¥ 19.00 上涨到¥ 22.80 = = 涨的太结棍了
  • 深圳我们书房的评论
    【我们书房•新书推荐】(七)燕京大学、洪业传、风过华西坝、西南联大行思录、大汗之国、故人何寂寞、困窘的潇洒、北京秘境、走读京城角落•••••• 我在:景田东路
  • 余忠洋Lucky的评论
    你眼睛会笑,弯成一条船。终点却是我,永远到不了。就算如此,我也要勇敢地走下去,哪怕只是困窘的潇洒。
  • 禅月诗僧的评论
    困窘的潇洒:民国文人的日常生活 网页链接
  • 关于片冈莲华的评论
    【评《困窘的潇洒》:王国维与亲人的 “死别清单”】中国的传统知识分子大都以儒家所谓的“士”自诩,信奉“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的价值观。但刘克敌却在字里行... 网页链接
  • 天助小贾13393277237的评论
    普通人的一天胜过所有哲学 - 碳钢法兰 正是这句话,让开篇读起的《困窘的潇洒》给了我一个很好的第一印象。 这是一本改变我观念的书。 我一直很敬仰各位民 原文地址: 网页链接
  • 少石書屋的评论
    下午读刘克敌著「困窘的潇洒」一书,文中提到许寿裳的引文都写作"季市",大谬也。季巿即为季茀,许寿裳字,鲁迅大都作"季巿"。不知是著者笔误,还是排照者不识。想想中国字也太复杂了,头歪了一下,就成两个字了。 我在:九堡直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