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问的气象

袁行霈

文学

袁行霈 散文随笔

2008-1-1

新世界出版社

目录
自序 论学 学问的气象 横通与纵通 博采精鉴深味妙悟——研究中国诗歌艺术的点滴体会 中华文化精神——《中华文明之光》电视系列专题片第一讲 诗国 文学的质与量 时代、作家和文学的繁荣 文学与时尚 受重当时与蜚声后世 文风的交流 雅俗之间 江山之助 说趣 奇峭 体志气韵 国学与二十一世纪 国学的当代形态与当代意义 走上宽广通达之路——新时期古代文学研究的趋向 守正出新及其他——关于中国文学史的编写与教学 文学史研究的前瞻 祝贺《中国赋学》创刊 关于古籍整理的几点意见 古代文学传播的方式与媒介 中国神话研究断想 关于鬼诗的考索 逝川之叹——古代哲人和诗人对时间的思考 长江文化漫议 我和陶渊明 演讲 学术的凤气与学者的风范——在2001年北大文科教师大会上的讲话 多元与自主:经济全球化趋势中的人类文化生态——在2002年第二届北大论坛上的报告 文化的馈赠——在2004年北京论坛闭幕式上的演讲 中华文明的历史启示——在2006年北京论坛开幕式上的主旨报告 自信与尊严:中华文明走向世界的姿态——在2008年中华文化论坛上的演讲 关于人文学科博士生的培养——在1996年教育部召开的文科研究生培养工作研讨会上的讲话 北大学者应有的风度和气象——在1988年北大青年教师培训班上的讲话 把一切时光变成现茬——在北大2000级本科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 呼唤伟大的作家——在新加坡作家协会l993年元旦茶话会上的讲话 关于汲古阁藏陶渊明集十卷本——2005年4月在东京日中友好会馆的演讲 古代诗歌研究要关注当代诗歌创作——在北大诗歌中心成立大会上的讲话 文学与资讯技术国际研讨会开幕辞 中日学者六朝文学研讨会开幕辞 古典诗词与性情的陶冶——2006年春节在国家图书馆的演讲 祝贺与悼念 燕南园六十二号 谢谢您,林庚先生 朴实的力量 生命的赞歌——《病榻杂记》读后 祝贺启功先生九十二岁寿辰 悼念启功先生——答《人民政协报》记者王小宁 悼念朱家溍先生——在纪念朱家溍先生献身文博事业座谈会上的讲话 深切怀念林焘先生 怀念大师兄陈贻惞先生 悼二冬 逝者已矣存者何冀 序跋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自序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日译本序 《中国诗歌艺术研究》韩译本序 《国学研究》发刊辞 《北京大学百年国学文粹》序 《中国文学概论》跋 《陶渊明集笺注》跋 《袁行霈学术文化随笔》跋 《当代学者自选文库·袁行霈卷》跋 《唐诗风神及其他》跋 《大家小书》序 《历代名篇赏析集成》序 《中国二十世纪文学研究论著提要》序 《大中华文库·新编千家诗》序 《中华诗综》序 《人间词话》手稿影印本序 孙继芳绘《镜花缘》序 《中岛敏夫教授汉学研究五十年志念文集》序 《刘继瑛画集》跋 《侯德昌隶书古诗》序 严绍(汤玉)《日藏汉籍善本书录》序 《中国文学作品选注》前言 王能宪《世说新语研究》序 阎采平《齐梁诗歌研究》序 尚定《走向盛唐》序 孟二冬《中唐诗歌之开拓与新变》序 马自力《中唐文人之社会角色与文学活动》序 徐宝馀《庾信研究》序 董希平《唐五代北宋前期词之研究》序 曾祥波《从唐音到宋调一以北宋前期诗歌为中心》序 曹胜高《汉赋与汉代制度》序 许逸民《徐陵集校笺》序 马嘶《林庚评传》序 散记 书斋乐事 书趣 琉璃厂亿旧 我爱读的十部书 茶趣 山桃 读帖 总在遗憾中 听雨 我心中的北大 显示个性 鸬鹚 读《人物志》琐记 唐朝诗坛上的一段佳话 广师说 玉门关散记 东京印象 诗的京都 奈良的鹿 赤门与银杏 仙台行 樱花 黄昏 新罕布什尔道上 附录 入文无用之大用——答新加坡《联合早报》记者李慧玲问
【展开】
内容简介
学问的气象,ISBN:9787510400575,作者:袁行霈 著
【展开】
下载说明

1、追日是作者栎年创作的原创作品,下载链接均为网友上传的的网盘链接!

2、相识电子书提供优质免费的txt、pdf等下载链接,所有电子书均为完整版!

下载链接
热门评论
  • 雪耒建牙的评论
    杨俊杰真是又忧郁又意气风发又高贵冷艳,总是感慨着知音太少,曲高和寡。不过我好喜欢他做学问的方法和气象啊!
  • 宋敏华55的评论
    罗孚《北京十年》:范用自己给自己的家取的名字,却是“文史馆”,一派有学问的庄严气象,何其自大!说穿了就完全不是这回事。“文史馆”者,因为对门有一座公厕,够他一家人日日夜夜享受闻屎之乐也,从这一引人喷饭的自嘲,就可见范用为人的风趣。
  • 韩城行健的评论
    和四川籍的著名学者李德书先生一起宴饮。期间,李老师说了几句很有意义的话:不一定要争取当大官,但一定要争取做大学问。当官的影响是暂时的,而学问的气象,则能千秋万代地流布下去。
  • 北大新传院的许静的评论
    #北大那些人#袁行霈(1936-)主张,做学问不仅要有境界也要有气象。气象有大有小,要引导学生建立大家气象。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弘,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以“尽挹西江,细酌北斗,万象为宾客”为喻,就是要穷尽资料,细细分析,多利用相关学科
  • 杭州浙江大学校友会的评论
    #竺可桢#竺可桢是如何做学问的?为做气象学研究,他从1936年1月1日直到他逝世的前一天(1974年2月6日),共计38年零37天,每天记录天气阴晴、风力级别、气温高低,以及相应的物候现象,从未间断。在取得了十分雄厚材料的基础上,他写出了备受人们欢迎的《物候学》一书。
  • 李晓呸呸呸的评论
    春节请假是门谨慎而细致的学问,涉及气象,星座,黄道吉凶,犯罪心理学,博弈论,赌博技巧等等。 我在:祥盛路
  • 道家中医刘忠清工作室的评论
    望诊是在师辈一代代传承下来的经验知识。是祖国传统几千年口传心授与百姓日用而不知的理性高端学识观念。望诊察言观色犹如气象站台、水文站点观察气象水文资料一样。收集的信息物质只是完成了气象形下学问的知识认确过程。没有形上知识学问的指导,是不能得到完善的高端整体观念的。
  • 江门天气的评论
    【气象科普小知识】睡觉中的气象学问——被窝温度在32℃~34℃时易入睡。被窝温度低时,需要长时间用体温焐热,不仅消耗人的热能,而且人的体表要经受一段时间的寒冷刺激而使大脑皮层兴奋,从而推迟入睡时间,或是造成睡眠不深。欲想在冬季早睡和睡得深,可使用电褥子或暖水袋先调节好被窝内的温度。
  • 南海天气的评论
    【岭南传统建筑中的气象学问】在广东,夏季长冬季短,天气炎热,日照时间长,强对流天气多发,往往出门的时候还是艳阳高照,走在街上突然就会刮起风下起瓢泼大雨。骑楼就是适应这样的气候特点,“翻风下雨永无忧”可不是吹牛啊。网页链接(图:崔衡晉)
  • 抚台大人是炸馍天使的评论
    学问的气象,如释迦之说法,霁月之在天,庄严恢弘,清远雅正。不强服人而人自服,无庸标榜而下自成蹊。。。。这话也就陈寅恪王国维那一代贤明担得起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