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虛弱史
服用歷史以壯陽,
心靈永不腎虧。
虛弱年代的強身之道、充血之愛!
從華人最害羞的軟肋切入,以醫療史的人文視野,
翻新詮釋民國社會的虛弱與情慾、藥品文化、昔時風尚。
上承明清時期的補養觀,
探索民國的性與身體,
豐饒的情感中蘊藏著堅韌的文化底蘊,
亦可謂一部東方感覺史。
西方感覺史的研究正方興未艾,我們也待急起直追,本書梳理民國(1912~1949)及其國民「虛弱感」,特別是與情慾有關的身體、疾病和藥品文化之間的相關性,從醫療史立論,著重當時中西醫學的對照,試圖將虛弱的病態與治療法融進一個性慾與疾病的世界中~~
民國的病根,也是人心的病根?甚至是微觀世界生活文化史的一冊病歷?皮國立將慾望、虛弱、疾病和藥品等四者放在史學中進行一緊密的對話與結合,開卷《虛弱史》,適以強精固本。
◎重點提要
當我們一起虛弱
華人特別重視「補養」,簡言之就是怕「虛」。怕虛的原因不外兩端:第一是害怕虛弱的身體觀、其次則是虛弱將會導致相當多的疾病。這種害怕虛弱的身體觀,伴隨西方醫學的傳入,而有新的轉型;民國以來,過去人們的補養、養生概念在中西醫學之間,激盪出更多對話。
禁慾V.S縱慾
傳統中醫認為,腎精氣不足時,會出現智力減退、生殖功能衰退、骨骼發育不良等病症。而腎精氣又常與縱慾有關,也因此大宗的補腎補養的廣告出現在這個時代中。本書著重醫療、身體觀和藥品的歷史對話,分析當時民眾對身體內在虛弱的恐懼,與外在行為之間的連結。
從虛弱及情慾書寫近代史
本書所談的歷史,為過往所少談。以虛弱、慾望、疾病和藥品為核心,從醫學典籍至醫藥廣告圖像等各式的材料中探討性與身體的關係,承接明清補養觀,而又能點出近代社會、文化之時代特性與風尚,細緻地勾勒出新式情感成形、知識系統變遷,乃至對國族、社會、文化想像改變的歷程,期許為中國近代史增添一筆色彩。
名人推薦
◎專文推薦
王文基 國立陽明大學人文與社會科學院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教授
◆本書之文化史與日常生活史的研究視角,也促使作者利用從醫學典籍至醫藥廣告圖像等性質不一的材料,細緻地勾勒出新式情感成形、知識系統變遷,乃至對國族想像改變的歷程。
◆迄今有關神經衰弱、遺精與情慾的歷史與文學研究數量不少,而本書的貢獻與特色在於首次系統性地對相關現象進行探討,並能結合日常生活史、中醫社會文化史及醫學思想史的研究。
◎學界推薦(依姓氏筆畫排列)
清華大學通識中心教授/林文源
輔仁大學歷史系教授/林桶法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祝平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哲嘉
成功大學歷史系副教授/許宏彬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專案助理教授/郭忠豪
中國醫藥大學教授/陳光偉
臺北醫學大學通識教育中心助理教授/曾齡儀
中央研究院近代史研究所副研究員/雷祥麟
中央大學歷史所副教授/蔣竹山
-
梅特涅:帝国与世界
他是马克思笔下旧时代的开明专制 领袖,也是基辛格极力推崇的“均势外交”代表人物;
.
他的一生既见证了奥地利帝国、哈布斯堡皇朝的兴衰沉浮,也左右了世界秩序的走向;
.
从反对拿破仑、遏制法国大革命,到恐惧欧洲革命,他开启了国际关系史上的“梅特涅时代”。
.
【内容简介】
在历史叙事中,梅特涅一直以与一切自由、民族力量反其道行之的敌人形象出现,是反动的化身。相反,历史学家沃尔弗拉姆•希曼却为这位影响欧洲四十余年的国务活动家赋予了全新的形象。希曼教授在新史料的基础上,第一次精准且形象地阐述了19世纪上半叶梅特涅在诸多关键时刻发挥的作用,以及有哪些动机在长时期驱使着他……梅特涅的思想在当时颇为现代,他对社会历史的诊断也洞若观火、极富预见性。所有这些论断与人们到目前为止加罪于他的指责迥然不同。
.
【本书获誉】
一部杰作。
——约戈•西姆海斯,《新苏黎世报》(Neue Zürcher Zeitung)
.
沃尔弗拉姆•希曼为传记写作翻开了崭新的篇章。
——约翰内斯•威姆斯,《法兰克福汇报》(Frankfurter Allgemeine Zeitung)
.
人们当然可以继续为梅特涅作传,但能更好吗?这将十分渺茫。
——安德里亚斯•法姆戈,历史教授,2016.10.25
.
为具有牢固学术基础的、永葆价值的、著述优秀的历史类书籍,干净利落地树立起一个范本。
——马提亚斯•施蒂克勒,《历史杂志》(Historische Zeitschrift),卷304/1,2017
.
多民族欧洲的幻想家……从一个遭人愤恨的反革命分子,变成一位多民族欧洲的思想先驱,以及一位对弱者的需求有着细腻敏锐感觉的政治家。
——托马斯•温特,《艾夏赫日报》(Aichacher Zeitung),2018.2.17
.
日后谈及梅特涅,此书将为起始。
——蕾娜特•瓦格纳,梅尔克在线(Online Merker),2016.7.13
.
沃尔弗拉姆•希曼将以他的这部传记改变梅特涅的形象,因此,本书会在长时间内作为一部标准著作而存世。
——乌尔斯•布尔曼,《每日邮报》(Die Tagespost),2016.6.4
.
确定无疑的是,历史学者沃尔弗拉姆•希曼以他几近千页的传记,让一百五十年来的“梅特涅研究”成了一堆废纸。
——贝托尔特•泽瓦尔特,《文学世界》(Literarische Welt),2016.3.19
.
沃尔弗拉姆•希曼写了一部关于梅特涅侯爵的、具有开创性的研究著作。安格拉•默克尔应该仔细品读。
——亚历山大•卡曼,《时代》(Die Zeit),2016.2.18
-
二战爆发前十天
1939年,欧洲局势急转直下,但各国领导人都在极力阻止世界大战的爆发。英法绥靖主义者一直梦想实现世界争端“大和解”;就连希特勒也只想发动对波兰的局部战争,避免一场直面英法的世界大战。而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双方领导人为遏制战争而进行的频繁交手,却最终在无意间把人类推向了二战的深渊。
第一回合:
德国:希特勒用《苏德条约》威慑英法,使其放弃援助波兰
英国:一改对德妥协的政策,同波兰签署了《互助条约》
结果:希特勒措手不及,被迫取消8月26日对波兰的进攻
第二回合:
英国:主动外交出击,授权瑞典商人促成英德和谈
德国:瑞典商人产生反效果,希特勒断定英法不会对德宣战
结果:9月1日,德国发动波兰闪击战
第三回合:
法国:寄希望于墨索里尼能劝说希特勒重启和谈
英国:用“最后通牒”逼迫德国从波兰退兵
德国:希特勒自认看破了英法的“虚张声势”,拒绝“软硬兼施”
结果:英法对德正式宣战,二战爆发
翻开本书,沉浸式感受二战前夕的惊心动魄与阴差阳错!
-
拿破仑王朝
十七个,或许远远不止十七个。
自耀眼的拿破仑一世起,波拿巴家族就在崛起与流亡中反复。是谁参与书写了拿破仑的史诗,又是谁延续了他的伟大?波拿巴家族的每个人都有自身的荣耀与哀伤,在三百年的欧洲史上扮演重要的角色。
他们中有两个皇帝、三个国王、一个王后、两个反叛的亲王、一个美丽的“艺术女王”和身世坎坷的“雏鹰”。此外,他们中还有倒在战场上的勇士、大诗人们的挚友、弗洛伊德的恩人、美国 FBI 创始人、“二战”抵抗英雄和旧制度下的议员。他们是法国人,也是意大利人、德国人、美国人。他们不仅仅是贵族,也是让巴尔扎克和大仲马青睐的历史传奇主角。这些非凡的家族成员,把大革命思想和《拿破仑法典》带到了世界各地,让拿破仑精神在现代开枝散叶,绵延不绝。
为了让他们从三百年前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皮埃尔·布朗达收集了最新的史料和最近的研究成果,打破了许多约定俗成的看法和流传已久的传说。在历史资料的助推下,本书向我们讲述了波拿巴家族不可思议的命运。
-
紫禁城的黄昏
★《紫禁城的黄昏》在摘得九项奥斯卡金像奖的电影《末代皇帝》中出镜和被提及,它也是该电影的创作蓝本。
★从西方人的角度看中国近代史,与溥仪自传《我的前半生》互为印证。
★掌故大家高伯雨译注,从多方角度辩证性地评述原文。
★两百多条译注,近百张插图,生动还原历史。
庄士敦在中国生活了三十余年,是名副其实的“中国通”。1919年—1924年,他身为溥仪的英文老师,见证和参与了溥仪所经历的一系列浮沉奇遇。在这本“目击身经”的实录里,庄士敦不仅书写了末代皇帝从少年时代到青年时代的身世,也借此勾连起从义和团运动到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冯玉祥兵变等诸多重大事件的中国近代史。
译注者高伯雨对书中提及的各个人物生平和风俗习惯都十分熟悉。全书包含两百多条译注,道出历史的诸多隐秘细节,为我们还原了真实而生动的时代面貌。
——————————
仓皇颠沛之际,唯庄士敦知之最详。今乃能秉笔记其所历,多他人所不及知者。——溥仪
就全书“戏肉”,夹叙夹议,精彩非凡;查证引据,颇具功夫,令人佩服。——李敖
译注简直可以独立当成一篇篇短小的随笔来读。我相信这是任何一种紫禁城的黄昏的中译本所无可比拟的——藏书家姜德明
-
学制演变/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
本书是《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汇编》分册之一,主要收辑中国近代学制演变情况的资料,即辑录有关壬寅癸卯学制、壬子癸丑学制以及壬戌学制演变情况的资料。 本卷收辑资料的原则: 注意收辑制订学制的历史背景资料; 注意收辑制订学制时酝酿准备的资料; 注意收辑各次学制的基本章程; 注意收辑学制颁行后修订、变更以及施行情况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