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论治史
本书是雷蒙·阿隆的一个大胆尝试,尝试综合英美的分析学传统和德国的社会学传统。后者直接对历史科学的客观性进行发问;前者分析陈述以鉴别其真值,同时审视史学家对历史事件的叙述语言。二者从方法到目的都很不同,它们之间的对话自然充满了暗礁。 从狄尔泰、亨佩尔、德莱到丹托,从萨特、梅洛—庞蒂到阿尔图塞,阿隆丝丝入扣地给我们讲述了西方历史哲学和马克思史观的发展脉络;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越南统一战争、古巴导弹危机到近代的核战略,阿隆深入浅出地向我们描述了历史的多种真实面貌,让我们明白了人在历史中的地位以及政治行动的悲剧性等等。 -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
《空间·记忆·社会转型》:社会与文化丛书。《空间·记忆·社会转型》分为“空间:从传统到现代的建构”、“知识传承:东方与西方”、“历史记忆与中国基层社会”三编。 -
过去的声音——口述史
口述史是用人们自己的声音记述自己的历史。如作者所言:它为历史学带来的变化在于拓宽了研究范围,证实英雄不仅出自领袖,也可以出自平民。它把历史引入群体,同时把群体引入历史,使各阶层的人们建立了联系。同时,口述史也向某些历史的假设和公断发出挑战,对曾被忽视的实质性群体重新认识、在历史学中产生一种积累式的运动着的变化过程。历史在这里更丰富,社会使命也随之变化――历史变得更民主了。这是口述史的意义所在,也是口述史研究在世界各地方兴未艾的原因。这本书不仅讲了它的意义,还介绍了范例和具体的研究方法。 -
后现代与历史学
《人文前沿丛书·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是由两位长期从事史学理论和史学方法研究的专家通力合作而成,对近期影响颇大的后现代主义及其与历史学的关系作了深入浅出、全面周到的解释和评述。《人文前沿丛书·后现代与历史学:中西比较》分三大部分:第一部分对后现代主义的来龙去脉、丰要内容和特点作了详尽而又通俗易懂的全面介绍;第二部分结合20世纪的西方史学,分析了后现代主义对历史学的挑战及其在各方面的表现;第三部分探讨了后现代主义与中国历史学的问题,具体分析了一些具有后现代意识的中国史著作。 -
新史学讲演录
历史学是一门古老的学问,但历史研究的观念和手段却与日俱进。本书据著者近年在北大等校的讲演写成,阐述并解释第二次世界大战以来历史研究的种种趋新的倾向,意在:一、突破“大写历史”的理念和将民族国家作为历史研究中心的方式;二、注重以往史家所忽略的“边缘”层面,提倡“自下而上”的新文化史的研究;三、倡导“记忆研究”,将普通人对过去的口述回忆纳入历史研究;四、回应全球化的挑战,尝试全球史的写作,以求在新的认知基础上,重拾、重建史家叙述历史演变、诠释历史走向的传统。 -
反思史學與史學反思
本書內容為作者結合史學與人類學之作《華夏邊緣》、《羌在漢藏之間》、《英雄祖先與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擇》等書的知識論基礎。透過人類生態、本相/表相、認同/記憶、文本/情境等概念,作者提出一種由表相(文本、圖像、電影、社會事件等等)認識社會現實本相的分析法。稱之為反思史學,作者希望讀者/研究者能因此練就如孫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範知識蒙敝的真實世界及其歷史變化過程,因此對外在世界有真實體認,以及反思與反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