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研究的范式问题讨论
本书分为三个专辑,主要内容包括专辑一: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的理论与实践、导论、为什么历史是反理论的?、在西方发展乏力时代中国和西方理论世界的调和、后现代研究:望文主义,方为妥善、学术理论与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专辑二:中国的“公共领域”与“市民社会”?、编者前言、市民社会和公共领域问题的论争、晚清帝国的“市民社会”问题、中国公共领域观察、公共领域,市民社会和道德共同体、关于中国市民社会的研究、跋: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美国中国学研究的范式转变与中国史研究的现实处境。 -
碎片化的历史学
弗朗索瓦·多斯描述了年鉴学派大刀阔斧夺取权力的过程,及其在战略方面显示的巨大才能。该学派从不拒绝传媒、商业利益和广告宣传,因为在当今社会没有它们的帮助便会一事无成。年鉴学派先是夺取了社会学家曾试图控制的领地,并在其上建立起自己的霸权帝国,然后又借助天时地利,加上其诱人的说服力,收编了所有人文科学。在向读者介绍“新史学”的来龙去脉和种种变化方面,弗朗索瓦?多斯是个难得的向导。 -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
◆ 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重磅新作,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基础。 ◆ 一部醒世之作:我们看到、听到、读到、想到、学到的东西,都是某种本相的表征,而对这些表征的错误解读,会让我们带有偏见,从而做出错误的判断。换 言之,是人(组织)就有偏见,没有理由过分自信。要找到解决现实问题的有效办法,就必须认识并尊重本相。 ◆ 一套极具操作性的分析方法:通过循序渐进、启发式的引导,帮助读者认识历史及现实的表相与本相。 《反思史学与史学反思》是著名历史人类学家王明珂的新作,其内容是《华夏边缘》《羌在汉藏之间》《英雄祖先与弟兄民族》《游牧者的抉择》等著作的知识论基础。作者通过人类生态、本相/表相、认同/记忆、文本/情境等概念,提出一种由表相(文本、图像、电影、社会事件等等)认识社会现实本相的分析法。这是一种结合多种社会科学的历史学研究,作者称之为 “反思史学”。同时也是作者作为历史学家对史学的反思。作者希望读者/研究者能因此练就如孙悟空的火眼金睛,能看透被典范知识蒙敝的真实世界及其历史变化过程,对外在世界有真实体认,以及反思与反应。 -
回忆空间
何谓“记忆”?它的机制、媒介、功能是怎样的?诸如此类的问题,近年来已经引起历史、生物科学、信息科学、政治学、哲学、宗教和艺术学等诸多学科的关注。阿莱达·阿斯曼在本书中运用各种研究工具,以文学经典、装置艺术等具有象征形式的传承的全部内容为研究对象,细致考索了文化记忆的种种功能和媒介的形式及变迁,为“文化记忆”搭建了丰富、深刻而又颇具解释力的理论框架。 本书与《文化记忆》一起,被视为“文化记忆”理论的奠基之作。 阿莱达·阿斯曼这本书不仅带领我们徜徉于文化史的长廊,更为我们描绘了记忆对于建构身份认同的意义……这段旅程中最激动人心、也是最具政治意义的一段在于,她揭示了记忆与灾难有着何等密不可分的联系。 ——伊丽莎白·布隆芬,《南德意志报》 这是一本引人入胜的书,提出了很多新问题,激励更深入的研究。在近些年的文化学研究的相关论域中,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具有毋庸置疑的突出地位。 ——布里吉特·迈耶尔,法兰克福大学 1992年,著名埃及学家扬·阿斯曼出版了里程碑式的名著《文化记忆》,关注的是早期高级文化中的文字作为记忆和回忆形式的嬗变……阿莱达·阿斯曼的《回忆空间》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文化记忆》的延续和回应,她把目光投向了近代的文化记忆问题。 ——米夏埃尔·施密特,《文学批评》 《记忆空间》的一个明显的优点是,作者多年来持续跟踪相关讨论,将这一问题进行了系统的描述和梳理;以此为基础,对不同关注点、此前只受到泛泛研究的许多事例进行了前所未有的透彻阐释。 ——大卫·米基雷,《文化诗学》 -
历史认识
西方人对于历史的反思,从古希腊开始就有较为系统地体现,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18世纪末历史主义思想的兴起。之后,西方历史认识才得以突破传统,进入一个反思更为深入、研究更为系统的时代。本书从作者“自我”的立场出发,表述对于历史认识核心要素的认知,对西方现代历史认识中的科学主义 和符合论真理观加以批判,进而阐述后现代主义给当代历史编纂和观念上带来的震撼,如福柯、德里达、海登•怀特等人对于时间、变化、历史性等主题所进行的批判与反思。作者表明,后现代主义将历史认识引入到更为复杂、更为多元的系统之中,必将促使史学家更加自知、自律、自尊,对自己的研究对象乃至研究行为本身进行历史地思考。 . . . . 史学的进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建立在认识论发展的基础之上的,如果没有认识论方面的发展,那么史学研究的一切成就都只能表现在史料的量的方面的扩展。 西方近现代史学是在科学实证主义认识论的影响下兴起的,所以它在19世纪有一个辉煌的时代。但是,由科学而科学主义,以及实证主义的绝对化,结果使问题走向了反面。我们怎么认识这种必然的发展呢?在我看来,这本书可以使我们得到很好的启发和有趣的说明。 ——刘家和(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所教授) . . 陈新的这部著作,除去必要的史学史的背景研究外,主要探讨的是后现代状况下的历史认识理论问题,诸如证据、历史事实、文献与第一手资料、历史客观与真实、史学作品、历史研究方法、历史学家、历史学的目的等问题。 无论是同意他的观点,还是不同意他的观点,首先需要明白这一观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这一观点又是在怎样的视域中提出来的?这就要求人们不能不思考相关问题。一部著作能起到这样的作用并不容易,并不是每一部著作都可以做到的。 ——于沛(中国社科院世界历史研究所研究员) -
新史学:自白与对话
在这本别开生面的书中,玛丽亚-露西娅·帕拉蕾丝一伯克考察了所谓“新史学”的特性。帕拉蕾丝一伯克在与九位引领了这场运动的学者的对话中,探讨了历史写作的新路径。在一系列的访谈中,阿萨·布里格斯、彼得-伯克、罗伯特·达恩顿、卡洛·金兹堡、杰克·古迪、丹尼尔·罗什、昆廷·斯金纳、基思·托马斯和娜塔莉·泽蒙·戴维斯,就他们的主要著作以及他们与别的重要史学家和理论家之间的关系,回答了相关的问题。 帕拉蕾丝一伯克促使每一位历史学家来说明他们的方法的合理性,反思自己的思想轨迹,她将历史学家们原本可能会深藏不露的经历和思想清晰地展现出来。这些访谈探究了历史学家们的个人经历和思想背景,为当代史学实践的可能性、问题和关注点提供了新的洞见。其结果就是这样一部生动而予人启迪的著作,它对于学生和研究者而言都会具有吸引力。 在来自意大利、法国、英国和美国的名声显赫的学者和一位敏锐的巴西提问者之间的这一系列对话。对于文化史这一激动人心的领域而言,是再好不过的入门书了。这位提问者具有一种杰出的能力,从她的对话人那儿套取极有意义的东西,让我们了解他们是怎么想的以及他们是些什么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