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社会主义流派史
本书是一本对近500年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历史进行考察和梳理的学术专著。本书梳理了25条主线,并按历史发展的顺序,建构了社会主义流派史体系,并对每个派别得失成败进行了个案评析。 -
社会主义五百年(全三册)
《社会主义五百年系列(套装全3卷)》 《社会主义五百年【第一卷】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增订版)》 本书以中国传统文学章回演义的体裁形式,将世界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和社会主义运动史,以及世界近代史的有关内容熔于一炉,以文学的笔调娓娓道来。 本卷介绍评述了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历程,讲述自1516年早期空想社会主义思想家莫尔等多位空想社会主义者,到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之间近四百年的历史。作者在客观中肯地阐述他们思想的形成、发展及其在社会主义思想发展史和运动史上的地位作用的同时,生动形象地刻画了众多思想家和相关历史人物的形象,并对相关的重要历史事件给予了精辟深刻的思想评述。 本书文笔简洁流畅,形式新颖生动,有助读者了解社会主义思想内涵及源流发展,启发人们思考社会主义的现状及未来。 本卷原名《社会主义四百年》(上),出版于1985年10月,曾获全国第二届通俗政治理论读物一等奖等多个奖项。这次为配合第三卷的出版,两位作者对原著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补,增加了十多万字,吸收了国内理论界、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融入了作者二十多年来对社会主义理论及运动实践的新认识和新感悟,着重加强了对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思想观点的评述,使本书的思想性和学术性得到进一步的加强。 《社会主义五百年【第二卷】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增订版)》 本卷主要介绍社会主义从理论到现实的发展过程,即列宁把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运用于俄国革命实践,探索创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过程,以及斯大林主政期间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发展的历史和五四运动前夕各种社会主义思想传入中国的史实,在进行客观中肯描述的基础上,总结其中的成败得失,反思其中的经验教训。 本卷原书名《社会主义四百年》(二),出版于1993年9月。本次作为增订版,作者续写了六个新的回目,其他回目也作了较大幅度的修改增补,总共增加了十多万字。修改增写时注意吸收国内理论界、史学界研究的新成果,并根据20世纪80年代以来苏联和俄罗斯国家解密的历史档案,对原著有关内容进行了修订,增补了一些新史实。此外,增订版还融入了作者近十多年来对社会主义理论及运动实践的新认识和新感悟,着重加强了对社会主义理论家们思想的评述,以及对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经验教训的反思总结,从而增强了该书的思想性和学术性,有助于启发人们思考社会主义的现状与未来。 《社会主义五百年【第三卷】社会主义在中国(1919-1965)》 本书采用中国传统文学章回演义的体裁,将中国的社会主义思想史、社会主义运动史、中国共产党历史和中国近现代史的有关内容熔于一炉,既有对重大历史事件客观中肯的阐述,对重要历史人物生动形象的刻画,又有作者精辟深刻的思想评述。形式新颖生动,文笔简洁流畅。 本书时间跨度自1919年五四运动至1965年“文化大革命”前夕,把这段时期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及与中国国情相结合,逐步形成中国特色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过程,以及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的实践与发展,以开阔的历史视野和敏锐的时代眼光作了细致的描述。尤其是对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国情和革命实践相结合,创立了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社会思想在内的新民主主义理论,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在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国度探索建设社会主义的理论和道路,进行系统的回顾与思考,冷静客观地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以求镜古自悟,资政育人。 -
十里店(二)
《十里店(二)——中国一个村庄的群众运动》是《十里店(一)——中国一个村庄的革命》的续篇,记述了由《人民日报》年轻的新闻记者组成的一支共产党工作队的经历(《人民日报》的印刷厂当时就在邻村的一些窑洞里)。他们在十里店带领村民们开展两项群众运动。土改复查旨在解决一些人仍缺少土地的问题;整党工作则旨在改进十里店党支部的党风。书中记录了该工作防的苦和乐,挫折和胜利,艰辛和喜悦;也描述了男女老少村民们是如何响应这场运动的。他们中有犹豫不定的,也有满腔热情的。书中也提到了在那风云变化的1948年他们自己给十里店带来的种种变化。 -
世界史的构造
本书是日本著名学者柄谷行人对其《跨越性批判——康德与马克思》和《迈向世界共和国》所述观点全面体系化的一部理论著作。作者试图对马克思的唯物史观作批判性的继承。 马克思主要从经济基础即“生产方式”的维度来考察社会构成体的历史,国家和民族便被视为观念上的上层建筑。柄谷行人则认为这种维度存在一定的缺陷,无法充分说明前资本主义社会的状况,而且,即使在资本主义社会,国家和民族也并不是只要“生产方式”改变就会自动消解的观念性对象。因此,他试图再次从经济基础入手,从“交换样式”的角度考察人类社会构成体的历史,从而对资本主义的结构性危机和人类未来发展的前景,分别作出自己独特的批判和预测。 -
国步艰难
本书拟对当代中国的历史轨迹做一个逻辑梳理。作者认为,从执政党的建国方略、发展模式和基本政策角度考察,1949年以来,中国社会主义的实践路径经历了五次选择,即实行新民主主义、效苏联模式、追寻赶超之路、发动继续革命和转向改革开放。 试图说明以下问题:中共何以放弃原本认真考虑过的新民主主义,急于仿照苏联模式,向社会主义过渡?在觉察苏联模式弊端并尝试走中国自己的路之后,为什么引导出一场以“大跃进”和人民公社为标志的乌托邦运动?对大跃进的调整和反思,为什么又走上了“文化大革命”的不归之路?“文革”结束后,又是哪些社会力量推动中国走上了改革开放的道路? 这五次选择呈现两个过程,即从走进传统社会主义(或称苏联模式)到走出传统社会主义。前四次选择是传统社会主义内在的逻辑自然演进,第五次选择则具有根本的转向意义。中国的改革和社会转型尚未完成,但当下的中国无论如何定义,它都与传统社会主义相去很远了。 所坚守的学术态度是:力求每一判断都立于可靠坚实的材料之上,收敛过度解读的冲动,对历史的复杂性抱持一种敬畏;着重于发掘历史本身的逻辑,而不是做简单的道德和价值评判,拒绝用某种既成框架来框定历史。本书的考察自然要涉及领袖人物的意志和党内分歧,但更注重于分析在个人意志和党内分歧背后起作用的历史的、制度的和观念的因素。通过这种梳理,为人们思考中国未来走向提供某种历史经验的支持。 -
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珍藏版)》内容简介:俄国的十月革命被奉为共产主义革命的经典和巅峰,一般读者并不是太了解,作者是这个领域的权威学者,用翔实的资料全面叙述了十月革命的来龙去脉。作者的叙述和语言跟很多的学者不一样,闻一不用注释。这样可能在学术方面欠严谨点,但在阅读上却会流畅很多。另外他的语言非常生动和华美,娓娓道来。《十月革命:阵痛与震荡(珍藏版)》是读者了解十月革命、了解苏联的前世今生最好的一本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