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玉光剑气集(上下册)
稿本玉光剑气集一向被学界所关注,特别是明清史学界的同仁,都希望读到这本书。已故著名明清史专家谢国桢先生,特别推重此书,并着录于其巨著增订晚明史籍考中。当年作者普拜访先生,提出想整理出版此书的想法,得到谢先生的热情鼓励。谢先生作古已多年,生前未能看到此书的出版,实为遗憾。 这次整理,作者做的工作有以下几项。 对全书进行标点、分段,调整卷次,新编目录。稿本中的卷次,经作者多次涂抹修改,但卷次仍不能衔接 。卷首王文焘撰原稿所编目次,也先后错杂,或重或缺。为清楚眉目,今按原稿的册次新编目录,一类一卷,求厘定为三十一卷。稿本前的王文焘所辑张怡的传记资料及其所录的稿本目次,编为“卷首”以资参考。整理工业最繁重的是抄录原文和辨识文字。原因稿经多次涂抹修改,加之文字又极为潦草,有极个别文字杂以辨识,只好以[ ]标出。 -
张居正・木兰歌
张居正,是明万历年间曾因厉行改革而彪炳史册的一位传奇人物。他荣登首辅之位后,理政十年:整饬吏治,刷新颓风;整肃教育,延揽济世之才;革新税赋,梳理财政。拯朱明王朝将倾之厦,使万历时期成为明王朝最为富庶的时代。其主事时声势显赫,炙手可热,圣眷优渥,无与伦比,但隆葬归天之际,即遭人非议之时,结果家产尽抄,爵封皆夺,祸连八旬老母,罪及子孙。他生前身后毁誉之悬殊,足见政治险恶、世态炎凉,今后人扼腕叹息。 作家早年素有诗名,近年倘佯于朱明王朝之间,对这位毁誉参半的乡党悉心研究,将诸多感悟凝诸笔端,力图全方位塑造出这位政治家的血肉之躯,展示万历前后社会生活的全景画图。 -
张居正・金缕曲
作品围绕龙袍织造、征税风波、将士棉衣购置、夺情事件而铺排开来。皇亲国威之骄横颟预,污吏贪官之淫奢无度,清流词客之短视迂腐,国之干城之改革决心,均在情节的流动中得到生动地表现。小说仍保持了上二卷的艺术风格,情节跌宕起伏,气韵生动,人物性格丰满,呼之欲出。张居正之老成谋国,李太后之温婉严谨,冯保之狡黠圆滑,朱衡之梗直无辜,邵大侠之慷慨赴死,玉娘之知恩图报,均 如跃纸上,给人留下无尽的回味。 -
天子传・明
公元 1368年,按照我国传统的干支纪年,是戊申年;按照元朝廷的纪年,是至正二十八年;按照朱元樟吴政权的纪年,是吴二年。这一年的正月初四日,日朗风和,朱元樟在南京即皇帝位,定国号为大明,以吴二年为洪武元年。公元 1644年,按照干支纪年,是甲申年;按照明朝廷的纪年,是崇帧十七年:按照清政权的纪年,是顺治元年;按照李自成大顺政权的纪年,是永昌元年。这一年的三月十九日,阴云四合,微雨加雪,崇帧皇帝朱由检吊死在北京万岁山(又称煤山,今景山),宣告了大明王朝的灭亡。虽然在明朝建立以后,北元政权还存在了一段时间;虽然清朝及其前身后金在明朝灭亡时已立国二三十年,而在北京的明政权灭亡后,南明政权又延续了几年,但习惯上把洪武元年至崇须十七年之间的276年或277年界定为明朝。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到末代皇帝朱由检,明朝276年或277年间共有十六个皇帝。从史料里可以看到,对皇帝的称呼,或用年号,或用庙号,或用溢号,或用陵寝号。在现代著作中,最常使用的是姓名或庙号。 -
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
台湾《中国时报》十大好书排行榜上榜之作――《风雪定陵--地下玄宫洞开之谜》全面披露了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次以科学考古手段打开埋藏几百年的明定陵地下玄宫的详细经过,展现了万历皇帝及两位皇后尸骨等出土器物的离奇遭遇和相关者在变幻莫测的政治风云中坎坷曲折的人生历程,追述了这座皇陵鲜为人知的建筑始末及由此展开的君臣后妃之间的无穷争斗。 -
袁崇焕传
《袁崇焕传》是阎崇年先生继《正说清朝十二帝》后推出的又一力作。本书全面记述了明朝爱国将领袁崇焕的一生事迹、诗文著述、后世影响以及宝贵的精神遗产。重点是写袁崇焕登上历史舞台的最后十年,在辽东抵御着八旗铁蹄,取得宁远和宁锦大战的胜利,成为明王朝大厦的救火者。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触,写出了在主昏政暗、大厦将倾的局面之下,蓟辽督师袁崇焕明知艰险,而敢于任事、不避水畏,最终功高遭忌、含冤屈死的悲剧。 予何人哉?十年以来,父母不得以为子,妻孥不得以为夫,手足不得以为兄弟,交游不得以为朋友。 ——明蓟辽督师袁崇焕语 朕凉德藐躬,上干天咎,然皆诸臣误朕。 ——明崇祯皇帝朱由检语 我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议战守,自崇焕始。 ——《明史·袁崇焕传》 自崇焕死,边事益无人,明亡征决矣。 ——《明史·袁崇焕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