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共产党宣言
《共产党宣言》是马克思和恩格斯为世界上第一个共产党组织——共产主义者同盟撰写的纲领。《宣者》写于1847年12月至1848年1月,并于1848年2月在伦敦第一次用德文发表。《共产党宣言》是科学社会主义的最伟大的纲领性文献,它的问世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的诞生。150多年来,《共产党宣言》的光辉思想一直指导着全世界工人阶段和劳动人民的解放事业,并深刻地启迪、教育和鼓舞着全世界一切为人类进步事业而斗争的们。《共产党宣言》从发表到本纪初,已经被译成全世界各种主要文字出版,它的思想影响遍及全球的每一个角落。1920月8日,由陈望道翻译的《共产党宣言》第一中文本在我国出版,此后,陆续有十几个版本问世。1998年,为纪念《共产党宣言》发表150周年,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了《共产堂宣言》纪念版。在新世纪新阶段,我国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事业正以崭新的面貌不断向前推进,为适应广大读者的需要,我们决定再版《共产党宣言》纪念版。 1998年出版的《共产党宣言》纪念版收入了《共产党宣言》正文以及作者在不同时期撰写的七篇序言,此外收入了该书最早的德文本影印版、各种文字版本的部分封面,以及我国著名国画大师蒋兆和创作的马克思肖像和恩格斯肖像。这次再版时保留了纪念版的全部内容,只对注释进行了审核和修订,并对封面做了重新设计。 -
列宁主义
本书是第一部重新全面解读列宁主义的意识形态的著作,是作者多年潜心研究的理论成果。对于列宁主义的起源与发展、列宁主义的内容以及作为一种具有感召力的思想体系所具有的优点与缺点的原因等诸多问题,它向传统的学术判断发起了多方面的挑战。 尼尔·哈丁揭示了作为一种意识形态的列宁主义是如何作为对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回应而脱颖而出的,并且社会民主党支持本国战争努力的这种背叛,在革命的马克思主义者看来又意味着什么。他提出,列宁主义的经济、政治甚至哲学在1914-1917年间都迅速地理论化了,并因而具有战争经历特点的深远影响。列宁主义对资本主义文明的确清楚地表达了一种复杂而连贯的批判,对各种选民都具有强大的吸引力,但列宁主义本身深受时代的束缚,这注定会制约它的适应能力。与列宁主义相辅相成的历史形而上学和科学形而上学对于其行动的信心和自信来说是内在的,如同它内在地轻视民主实践和宽容一样。 本书既是对列宁主义的一种阐释,也是对当代共产主义政治的重要性的一种批判。 “一部学识渊博、令人振奋、通俗易懂、给人印象极其深刻的作品,我相信它将成为学生的经典著作,在课堂内外的世界都会引发许多争论。” ――理查德·萨克瓦 -
黑格尔的变奏
本书是詹姆逊2010年的新作。他以哲学家和文化理论家的目光,对构成现代思想基石的黑格尔的《精神现象学》进行了创造性的解读:他一反通常认为该书是一个封闭体系的看法,指出它是一本流动的、开放的著作,强调黑格尔的思想并不是那么系统,也不是纯粹的抽象。他把《精神现象学》置于法国革命的影响之下,联系政治和社会,从中撷取今天可以借鉴的教训。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是美国最重要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也是一个充满巨大活力的思想家,他的著作囊括了从索福克勒斯到科幻小说。” ——特里•伊格尔顿 “[詹姆逊]可能是今天用英文写作的最重要的文化批评家……完全可以说,他对任何文化的东西都不陌生。” ——科林•麦凯布 “弗雷德里克•詹姆逊为一代知识分子保持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遗产。” ——本雅明•康克尔,《伦顿书评》 -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收编马克思列宁主义经典作家的重要著作,以单行本形式陆续出版。这些著作凡可独立成书者,则一文一书;有些重要文章和书信则按专题编成文集;有些著作还设有附录,收编作者本人的有关论著和与《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直接有关的材料。为帮助读者学习和研究,在每书正文后附有“注释”和“人名索引”,有些著作还附有“名目索引”。译文和资料均以新版全集、选集为准。有些著作尚无新版者,则按新版要求重新校订译文,编写资料。这套文库与全集、选集相配合,可适应广大读者的不同需要。理论工作者,教学和宣传工作者,各级干部,大专院校学生和其他读者均可从这套文库中选择自己所需要的著作,也可系统收藏。 -
理性、社会神话和民主
胡克的这本书,比较典型地代表了当代西方哲学在辩证法观方面的一种思潮,它把马克思和恩格斯对立起来,认为马克思的辩证方法主要适用于人类历史和社会,它的原则主要表现为历史意识和阶级活动的逻辑,它是意识生活的哲学韵律,自然的客观秩序只有当它隐含地涉及它制约着社会和历史活动的方式时,才同辩证法有关。本书显然有助于我们通过对照、比较、分析和批判,加深对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基本原理的理解和把握,去推进唯物辩证法的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本书的第一章可以用来作为全书内容的导言。它和第二章及第十二章一起说明和发挥了把对当代哲学和社会思想的这些研究统一起来的立场。大部分材料虽仍以载于一些读者不易看到的期刊中的先前的形式刊行,但为了时间性和力求准确起见,已作了某些修改和补充。 各章的次序已作了这样的排列,把第二编对专门哲学问题的讨论紧接在对各种互相冲突的社会哲学的评价之后。读者看其兴趣所在,可以从第一编开始,也可以从第二编开始。 -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