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严经(上、下册)
《华严经》全80卷,唐代实叉难陀译,简称《八十华严》,以区别于《四十华严》、《六十华严》。其全称为《大方广佛华严经》,依梵名当译“佛花(华)严(饰)大方广经”。华严宗的主经,即此八十华严。 《华严经》初传我国者为东晋佛陀跋陀罗所译《六十华严》。但是早在东汉即有支谶所译《佛说兜沙经》,相当于本经“名号品”,此后续有吴、西晋僧侣传译本经“净行品”、“十住品”、“十地品”、“性起品”、“十定品”、“离世间品”等,唐代高僧玄奘亦曾译出与本经“寿命品”相当的《显无边功德佛上经》。唐代高僧杜顺(557—640年)大事弘扬华严教学,为唐太宗所重,又经武则天崇奉,华严宗遂得以确立,亦影响朝鲜、日本之建立华严宗。本经所宣扬的佛教哲理周全玄妙,其主旨即倡法界缘起、圆融无碍等妙义。 本书是《华严经》的点校本,由宗文点校。 -
涅槃经
《涅槃经》由宗文点校。一切诸佛无有毕竟入于涅槃者。我者即是佛义:常者是法身义,乐者是涅檠义,净者是法义。无我者名为生死,我者名为如来,无常者声闻缘觉,常者如来法身;苦者一切外道,乐者即是涅槃,不净者即有为法,净者诸佛菩萨所有正法,是名不颠倒。大自在故名为我。常乐我净乃得名大涅檗也。如秋满月,处空显露,清静无翳,人皆睹见。如来之言亦复如是。我者即是如来藏义,一切众生悉有佛性,即是我义。如来所说真我名日佛性。十二因缘一切众生等共有之。 -
生死与解脱
《生死与解脱》文笔清新浅显,并大量引用佛教故事,结合现实人生解读佛教观念,对于一般社会读者有较强的可读性。从积极意义来说,有助于较深入地认识和了解佛教知识和基本哲学观点。 -
般若莲花处处开
《心经》是《大般若经》的精髓,全部般若的精义都存于此经,故其言简意赅,博大精深,提纲挈领,是佛教中极为重要的一部经典。本书汇集了近现代九位大师的《心经》讲义,全面、细致、透彻地对《心经》进行讲解。本书不局限于一家之言,而是将九位大师的讲义汇集一册,各家对照、前后参悟,旨在帮助现代人更为便捷、轻松、透彻地了解《心经》、领悟《心经》,并由此解疑去惑,达到工作、生活中的圆满境界。 -
弘一法师手书嘉言集
《弘一法师手书嘉言集》主要内容:弘一法师,俗名李叔同,清光绪六年(1880年)阴历九月二十生于天津官宦富商之家,1942年圆寂于泉州。他是一位传奇式的人物,在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他的坎坷人竹。他是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卓越的艺术家、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是中国传统文化与佛教文化相结合的优秀代表,是中国近现代佛教史上最杰出的一位高僧,又是国际上声誉甚高的知名人士。他在音乐、美术、诗词、篆刻、金石、书法、教育、哲学、法学、汉字学、社会学、广告学、出版学、环境与动植物保护、人体断食实验诸方面均有创造性发展。文化界、教界没有人不知道弘一法师。他的音乐和书法作品如同他洁如霜雪的人格,早已家喻户晓。中国传统文化理论讲求“文以载道”、“文如其一”、“字如其人”,崇尚人品和书画作品的同一性,认为“人品高,则书画作品所表现的意境也高”。人品的清、奇、古、怪作品中会自然表露出来,从而形成不同的作品风格。如果将弘一大师的书法作品和其他在历史上形成定势的书体比较欣赏,我们不难发现,弘一大师的作品没有“火”气,没有刀斧痕迹,字如其人,不显山,不露水,以“平民”、“布”泯迹于丛林之中。 -
没事
敦煌版的《南宗顿教最上乘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六祖慧能大师于韶州大梵寺施法坛经》简称《坛经》,出现于中唐,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是主体,记录了慧能在韶州大梵寺讲授自己的经历,以及如何顿悟成佛的法门。第二部分记载了慧能行化及灭度的史事,并非慧能亲说,而是后人编著。记录和编著的人均为弟子法海。《坛经》流传以来,影响深远,是中国佛教唯一的一本宗经。本书用优美的文字,按照经文的脉络,对佛教文化加以诠释、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