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闻调查
著名油画家陈丹青为何辞去清华大学的教职?一个麻风病老师又是如何撑起一个在四川大凉山深处的大营盘小学的?在病人去世后两天,胸腹水的化验费用依然出现在收费单上,这奇怪的现象又暴露了怎样让人瞠目结舌的天价医疗费?“风沙两千年,不埋月牙泉”的这眼圣泉在历经几十年的人为改变,已日见干涸,那么它仅仅是一个正在消失的自然景观吗?……本书是影响中国社会生活的标志性节目《新闻调查》这几年来在法制建设、公共卫生、“三农”问题、教育、环境保护这些方面的重大新闻背后的细微再现,是对社会进程的真实记录,是对我们社会人灵魂的震撼。 如果说现实生活是平面的,那么本书则是从横切面上再现生活的细节,纵深而立体,具有思想的爆发力,震撼力,值得一读。 是什么让正义来得如此艰难与沉重?在法律的明文背后又有着什么样的潜规则?“行政权力在某些时候比法还大”,事发地的公安局长笑着回答。——迟来的正义又付出怎样的巨大代价? 我们不禁担忧:如果没有遇到这样的举报人、这样的法官,《中国改革》杂志社现在还存在吗?我们是否需要一部媒体法律,才能不再如此担忧? ——为什么杂志社被起诉? 其实一个教授的去留本身也许并不那么重要,我们关注的是他所提出的问题,那就是一个标准化的招生和培养模式是否符合艺术教育的规律。因为毕竟张扬的个性、原创的精神才是任何一个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应该保持终身的品格。——陈丹青为何出走? ……本书是对中央电视台品牌栏目《新闻调查》这几年来重大热点新闻的文字记录与反思,旨在为人们探寻事实真相。全书分为法制建设、公共卫生、“三农”问题、教育、环境保护这五部分,调查深入、分析入理、抽丝剥茧,为人们全方位揭开事实发生全过程及事后感想,个中现象、令人深思。 -
在追问中逼近真实
2004年年初,为筹办《南方人物周刊》,我想找一些有关人物报道的书籍,以作为范本供采编培训时学习;尤其希望类似国外的写作手册那样,不光有记者的作品,还有记者的采访心得和写作过程。没有。我们在职业新闻的操作上没有多少历史可言,也就没什么经验可以总结.我只好转向自己供职的南方周末。它近20年的发展历程,大体呈现了中国新闻在职业道路上所能达到的高度,它粗浅的经验,也多少记录了这个时代中国新闻所能展现的图景。于是,我把目光锁定在1998—2003年间,这是南方周末的黄金时期,期间的人物报道也异彩纷呈,为我的编选提供了丰富的案例;更感欣慰的是,同宰们都很认真和热情,很快就把写作手册拿了出来,较之原作,它的理论意义或许更大。这便是我们今天看到的这本书。人物报道在新闻教科书中并没有单列成篇,即使著名的普利策奖也没有人物写作这一项,但与人物相关的报道又散见在各类报道类型中,像调查报道、特稿等。所以,在编选此书时,并没有现成的模本可以参考,我只好根据国内人物报道的内容来分类:新闻人物、公众人物和民间人物。这也成了现今《南方人物周刊》的主要版块。经过两年的实践,与其说有什么经验,不如说真正知道:人物写作的难度,才有了如何去把握这题材的可能性。 -
调查《新闻调查》
本书是中央电视台精品栏目《闻新调查》的十年总结。书中回顾了从创办时的艰难,到今天的辉煌的历程,同时从理论的高度进行了分析。你可以看到弄虚作假的官员面对镜头时的尴尬,也能体会记者们揭露事实真相的执著与艰难。书中的上百幅图片,更是弥足珍贵的资料。 -
大事背后
本书记述了中国第一个覆盖两岸三地的新闻频道——凤凰卫视资讯台的成长过程。这个原本并不知名的电视台,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报道911事件、阿富汗战争、伊拉克战争、车臣战争、莫斯科和别斯兰人质事件,创造了中国传媒直播世界突发性大事件的数十次“第一”。当这些足以改变世界历史的大事出现在凤凰屏幕上的时候,凤凰亦成为中国和世界新闻史的重要角色。 -
我们错了
向虚假报道说“不”! 古训云,正人先正己。早在2010年初,广西日报传媒集团就由旗下的《南国早报》编印了内部“警示教材”《我们错了》。2011年初,为响应全国新闻战线“杜绝虚假报道、增强社会责任、加强新闻职业道德建设”专项教育活动,坚守媒体公信力,集团在内部版《我们错了》基础上,综合旗下各媒体以往搜集、整理的案例,加以扩展、整合,编成本书,公开发行。全书收录各类虚假、失实报道及其他差错90多个案例,分析原因,总结教训,惩前毖后,既为自律,亦供共勉。 -
观念的冒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