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01个疯子
这是一本凤凰“疯子”们逸闻轶事的大集合。 凤凰的“疯子”既有管理层,也有名主播、名记者,更有名嘴大拿,他们的家事、糗事、乐事、疯事以及正传不便录入的各类故事,都在这里被互相挖掘爆料出来。很多篇章更由陈鲁豫、窦文涛、吴小莉、曾子墨、闾丘露薇等人执笔,亲述在凤凰家长里短的“疯”。 正如凤凰卫视刘长乐老板所言,这里是一个疯子和五百个疯子的故事。 封底文字: 上海解放不久,十里洋场灯红酒绿,八路军土包子进城,被有些人看不起,我们家住在法租界洋房里。上海人说,大军不会用抽水马桶,坐在上面拉不下屎,只好蹲在上面解手。 我问了父亲,是真的吗?父亲说,我们土是土点儿,可也不会蠢到那地步。 ——刘长乐 有一次,我在公司走廊里大着嗓门冲许戈辉喊:“狗日的,等等我!” 碰巧那天有内地电视台的同行在参观凤凰,一行人看到我正要打招呼,却清清楚楚听到我嘴里的3个字,不由露出惊愕的神情。我这才意识到,我俩之间的称呼难登大雅大堂。 ——陈鲁豫 一位香港服装师提议,让我时尚一点,新潮一点——她是位18岁的小女孩——所以她给我找了一个绒毛大领结,领结两端还带着两个坠子,看上去活像一只大兔子。后来北京方面说,文涛你穿那东西不好看。旁边有个小子添油加醋,说他就那德行,穿什么都糟蹋! ——窦文涛 2001年我加盟凤凰时,凤凰流传一句话:“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 刘老板是消息最灵通人士,这样精辟的话自然不会漏掉。不久后刘老板夸耀:“连我们主持人都说,在凤凰女人当男人用,男人当牲口用!”老板话音刚落,我插了一句:“老板你不知道,现在早就是女人直接当牲口用了。”此后我这句话被刘老板在无数场合转述。 ——曾子墨 在俄罗斯采访胡锦涛主席时,他看见我说:“你怎么样,你好吗?看你去伊拉克采访,既为你的精神打动,又确实很为你担心,后来知道你安全回来了心里才踏实。我送你两句话,事业要追求,安全也要保证。好不好?”那一刻我好感动,觉得他就是一个疼爱孩子的家长。 ——闾丘露薇 -
南方周末:后台(第三辑)
这是“追寻真相”的真相,这是“没有表达”的表达。 这本书,展现了一份影响全国的报纸新闻生产的秘密,展现了一个不断追求的媒体新闻后台操作的真相。 有人说,书中文章的价值甚至可能超过《南方周末》的公开报道。这当然是谬赞。不过,它确实从很独特的角度记录了新闻与新闻人、现实与反思者。 -
重新打量每个生命
本书是对《南方人物周刊》五年来采访业务的一个小结,把这些年来的各类人物报道从内容和文本上做个梳理。作者按写作体例的不同,各选了3~5篇范文,先附作品,然后是作者的采访笔记,着重从选题的产生,其新闻价值、采访技巧和写作文本等角度来分析一篇人物报道是如何产生,怎样才能做到更好,你怎样才能成为一个顶级的人物记者,是一本优秀的传媒类工具书。 -
十年传媒笔记
《十年传媒笔记》是一本资深传媒运营家的文字集。作者邵忠先生被公认是当今中国最成功的杂志创办人,在某种意义上,他是Boss,而不是写作者。不过杂志的Boss,除了需要有精明卓越的商业大脑之外,还应必备文化人特有的矜持与思想力。所以,我们除了在各种光鲜亮丽的时尚Partv上看到邵忠先生的身影外,还能够经常在各种刊物上读到他精短有力的文字。他的话题包括:传媒、阅读、社会时尚及对公共知识分子角色的思考。 -
媒体的真相
透视媒体运作的内幕,揭示金牌记者成功的秘诀。 美国资深传媒人带你走上新闻业的成功之路! 弗里德曼的这本书对当代新闻业的好、恶、丑的描述是睿智和真诚的。它将驱走心灵的怯懦,鼓舞那些为新闻事业的地位、宗旨和崇高价值而努力工作的从业人员。——沃尔特·哈林顿(伊利诺伊大学新闻系主任) 这本书充满了新闻业的必备知识和对新闻价值的坚定信仰,是新闻记者入门完美之作。——戴维哈伯斯塔姆(著名传播学者、记者、作家) 新闻是一项事业,弗里德曼通过他丰富的经验和实例证明了这一点。《媒体的真相》是激动人心的、富于启迪的,书中包含了大量鲜活的信息。很多年来,我们一直在等待这样的好书。——阿德里安·尼科尔·勒布朗(著名记者) 在三十年的职业生涯中,塞缪尔·G·弗里德曼在新闻工作和新闻教育两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媒体的真相》一书中,弗里德曼与年轻记者们进行了深入的交流。他和读者分享了自己从高中校刊做小记者到大学毕业后走向社会,直至成为著名记者的奋斗经历。在做这些工作时,他有对传统的继承,也有随着时代发展的创新。无论是做广播采访、电视报道、网络博客,还是偏远地方的冷僻新闻,弗里德曼的目标都是在采访、写作、思考、探究的过程中,塑造一个优秀记者的思维习惯。 在当今社会,随着媒介形式的巨大变化,新闻行业和新闻记者都面临着严峻的挑战。而弗里德曼以他新奇的观念和激动人心的故事,为已经或即将踏入新闻行业的人们提供了富有睿智的指导和灵感。 -
后9・11世界(公共知识分子的声音)
本书收录的是《经济观察报》观察家版组对国际政治、经济问题发言的专栏文章,“9·11”事件以后,“不确定性”成了最频繁出现和取得最广泛共识的描述语,世界格局发生了新的变化,身受经济全球化影响的中国不可能对世界的变动表示漠然,这个世界会走向怎样的未来,变革中的中国和这个动荡的世界关系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观察家的思考做作业没有像现在这样和世界联系得如此紧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