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牵一只蜗牛去散步
台湾校园书房2003年度最佳图书!温馨浪漫的信仰生活,用写作舀出忧郁井水的著名作家,河马教授涂鸦小品风靡台岛! 张文亮,美国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博士,台湾大学生物环境系统工程学系教授,科普作品集《谁能在马桶上拉小提琴?》获台湾第二十七届金鼎奖。著有:《科学大师的求学、恋爱与理念》、《我听见石头在唱歌》、《我看到大山小山在跳舞》、《兄弟相爱撼山河——威伯福斯与克拉朋联盟》、《南丁格尔与近代护理》 -
敬畏生命
《敬畏生命:五十年来的基本论述》是一本关于生命伦理学主题的小册子,由他的一些回忆录、演讲录、专著片段集合而成,内容有个人生活历程、思想与道德流脉的追忆,也有伦理与文化关系的论述,还有道德真谛的阐释,字里行间同时流淌着哲学洞见与宗教悲悯。写作的基调是温宁的、谦恭的,但他并没有扔掉思想的“弹弓”,而是把它高高举起,瞄准战争狂热与技术崇拜。作为个人生活是大不幸,而作为伦理学家却是一种幸运:他亲历了20世纪的两次世界大战,虽然没有厮杀于战壕,却因为其当时的交战国德国公民的身份蹲过法国的战俘营,结交了一位有人道主义情怀的监狱长,体验了太多的痛苦、颠沛、苦役、冷酷,目睹了人类间各色的杀戮、折磨和压迫,也感受了苦难环境中烛火般细微脆弱的人间温情,由此唤起他于心灵深处对战争与和平、掠夺与谦守、贪婪与节制、文明与野蛮、征服与敬畏进行全面而深入地反思。 人道主义就是人类在文明进程中思考与批判的重要精神成果。从本质意义上说,它是对野蛮的反叛,标志着人类文明的提升,是文明战胜野蛮的产物,它不仅强调人的价值第一,同时在多数人掌控的社会机器里维护少数人(如少数民族、黑人)的权益,在强权政治、经济格局中捍卫弱势群体(如妇孺、战俘、拘押者,绿色运动者还推及动物)的利益与尊严,在小康、富裕、健康、幸运、和平的社会生活秩序中眷顾并关怀贫困者、病患者、残障者与苦难者的身心。这些都是需要道德勇气的社会改良方向,要充分实践并实现这些文明社会的远景,我们既需要史怀哲式的终极升华,抵达敬畏生命(一种内心的生命意志)的境界,同时也需要亲历史怀哲的精神爬涉历程,以一种“战斗的”人道主义姿态举起反思与批判的“弹弓”。这算是我此次重读史怀哲的一点新体会吧。 -
生命轮回
-
死前活一次
1. 少有人會為死者拍照,顯示人們對死亡的不安與不了解。本書大膽觸碰這項「禁忌」,將生死肖像並列,使讀者不得不「直視」死亡。 2. 死亡是生命必然的終點,生者唯有把握生命,才能在死亡來臨時少一點遺憾。 3. 「臨終關懷」的精神在於,讓病人在意識清楚的情況下,藉由「疼痛控制」將病痛減到最少,保有尊嚴地度過生命最後時光。 ◎聯合推薦 慈濟大學宗教與文化研究所教授/余德慧 大林慈濟醫院家庭醫學科主任/林名男 柳營奇美醫院院長/曹朝榮 終身義工 /孫越 臺大醫院緩和醫療病房護理長/王浴 萬芳醫院安寧病房護理長/湯梅芬 新樓醫院馬雅各紀念病房 基督教門諾會醫院迦南病房 秀傳紀念醫院安寜小組 安寧照顧基金會 蓮花基金會 這就像把望遠鏡倒過來,你只能看到那些大塊的東西:我是怎樣生活的?我愛過誰?我得到什麼?我錯過什麼?我還能做些什麼? 生與死本是自然遞嬗的過程,然而在今日社會,死亡和死亡的過程脫離日常生活,變得隱密而不可言說。人們對死亡的認識變得模糊,因而心懷恐懼。然而,這個把我們帶往未知世界的過程,有沒有更好的方式? 臨終關懷醫院是瀕死者度過生命最後時光的地方。住進院裡的人,知道自己沒有機會回家,知道自己沒有多少時間,知道自己的生命即將走到盡頭。他們只有短暫的一段時間,可以為自己的生命做個總結,與自己和他人和解,面對死亡這個課題以及處理死後的問題。 本書作者和攝影者走訪德國數所臨終關懷醫院,和院中的病人、家屬及醫護人員深談,寫成細膩的文字紀錄。攝影者則分別為每個病人拍攝兩張臉部特寫;一張是即將畫上句點的生命,另一張則是死亡的容顏。從這兩張並列對比的照片,看到面對生命終點的倉皇、滿足或哀傷,也看到死亡的平靜。 斯特萊太太在死前一個月,仍抱著堅定的求生意志。 51歲的芭芭拉,從小在孤兒院長大,渴望母親的愛。她在最後幾個月常常夢到自己是個孩子。 當死亡站在曹太太的門前,她變得更誠實。能夠談論自己的內心,對她是一種解脫。 談普林太太打定主意,直到最後一刻都帶著清醒的理智,精心安排剩下的時間。 好幾個瀕死病人沒有機會和最親密的人開誠布公地談「死」這件事,他們來不及向對方說出愛。 這些瀕死者最後的願望是什麼?希望多活一些時候,希望死亡來得乾脆而溫柔一些,希望死亡不是一切的結束……在臨終關懷醫院,這些願望並非完全不可能實現。 在死亡來臨前「真正的生活」,不但是瀕死者的願望,也是以為死亡很遙遠的每個人,珍惜生命最好的方式。 -
图解生命使用说明书
这是一本研究如何令人长寿、如何提高生命质量的书。作者希望通过阅读和使用此书,不仅仅能令读者的生命至少延长5-10年,尤其重要的是,每天的快乐加倍。 作者认为,人类生命的使用周期,使用得当可达100年。而不能使用100年的主要原因,往往是由于常规操作错误。验证于当下社会,经济飞速发展,物质日益丰富,人们却渐渐浮躁而迷失方向,陷入对生命的无意义耗费。如何确保生命更长久、而且是更快乐地长久?这正是本书作者着力要解决的问题。 本书中所指的“生命”,既包含了自然生命,也包含了人文生命;既包含了肉体的使用,也包含了“灵魂”的使用。而之所以叫“使用说明书”,作者认为,是因为人生好比一台电视机或一台电脑,它的寿命或实际质量,除了“出厂”的质量和设置(与生俱来的先天条件)之外,更多的取决于我们的使用得当与否。因此,本书中,作者通过数据化、图表化解构人的一生,从生命的构造及其原理、正确使用要领、错误使用后果、主要操作技巧这4个方面,阐释了两个简单的规则:如何更合理地“使用”生命,帮助读者建立更理性、更透彻、更富于智慧的人生理念。 -
小伤疤
生命会裂开缺口 爱里却没有害怕 伤口总是会愈合 终如那消失不见的小伤疤 ★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安武林温情推荐 ★荣获国际扶轮社青少年图书奖、美国线上独立书店导览图书奖,入围法国Baobab最佳绘本奖决选 ★影响孩子一生的生命教育绘本 如果妈妈不在了,生活就跟以前大不 一样了。 要怎么保留她的味道,要怎么收藏她的声音?要怎么做,才不会忘记她? 为了留住妈妈的味道,我捂住耳朵,闭上嘴巴,关上家里所有的窗户。为了藏住妈妈的声音,我跑到精疲力尽,还弄痛了自己。但是,我试了又试,却做不到。 外婆来了,她可是妈妈的妈妈。外婆说,孩子,我们都爱你,但就像宝宝总要长大,妈妈也总是要远离。然而无论怎样,我们彼此的爱都不会消逝,永远永远在一起。只要你摸摸自己的心,妈妈就一直在那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