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林黛玉笔记
《林黛玉笔记》是一部假托林黛玉口吻的日记体小说。全书以林黛玉的第一人称口吻写作,按照红楼梦的发展线索,通过黛玉的所见所闻所思,诉诸笔端。全部用文言写成,虽然有时略显拖沓,但凄美感人,可见作者对红楼梦和林黛玉的一片痴心。《林黛玉笔记》为一部假托林黛玉口吻的日记体小说。书中以第一人称的手法,描写和记叙了林黛玉从辞亲别乡到寄身于贾府后的所见所感,展示了她悲欢离合的人生境遇和缠绵悱恻的爱情历程。语言清丽流畅,浅近易懂。此次出版以民国八年上海世界书局本为底本进行标点、整理,并插配一百余幅相应的情景图片,使此书更为优美雅致。喜爱林黛玉的读者及红学和鸳鸯蝴蝶派的研究者不可不读。 -
启功给你讲红楼
本书收录启功先生《读红楼梦札记》《漫谈红楼梦的语言艺术》等重要红学论文三篇,并收入著名红学家冯其庸先生《启功先生论红发微一文》,比较全面地展现了启功先生红学研究的特点和成就。我们同时邀约专家,就书中涉及的清代名物制度加以解释说明,并精选图片84张,使得该书更易为一般非专业读者接受。 -
红楼梦人物医事考
本书从中医学的角度来谈红楼人物,选取的人物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如贾宝玉、林黛云、王熙凤、薛宝钗、贾瑞、晴雯等。 作者著名中医师陈存说:我从做医生的角度来看,对他书中写出许多男男女女的病情,从发病起到性命结束为,要是不懂得一点医理,哪里会写得如此切合病情,而且有几个人连病况都描写详尽,特别是死亡的经过,宛如医家目睹一般。所以我说曹雪芹的天,不限于写一部《红楼梦》,他对医学的理论病情的观察药方的组织,也颇有才华。 而另一位作者著名翻译家、红学家宋淇称:他费了不少笔墨,将书中主要人物的病症,起因,进展,医疗过程,用不同的手法表达出来。尤以前八十回,有些人用的是单刀直入的描写方法,例如宝钗、贾瑞、秦可卿、尤二姐,有些人用的是逐渐透露法,例如晴雯、王熙凤、林黛玉、有些人有药方,有些人却只有症候,变幻多端,完全合乎曹雪芹誓不作雷同之语的原则。 本书共分为十章,重点人物独立成篇,同时辅之以线图,图文并茂,非常适合茶余饭后阅读。是一本关于红楼梦人物的另类读本。 -
红楼梦辨
《红楼梦辨》内容简介:《红楼梦》是部没有完全的书,所以历来人都喜欢读他。从八十回续下的,以我们现在所知道的,已有三种:(1)高鹗续的四十同,即通行本之后四十回。(2)三十回的续书,原书已佚,作者姓名亦无考。(3)作者姓名,及回目均无考,从后人底笔记上,知道曾有这么一本底存在。这三个本子,作者在下边,都有专篇去考证,批评。至于从高本百二回续下去的,如《红楼圆梦》《红楼重梦》……却一时也列举不尽,而且也没有列举底必要…… -
胡适点评红楼梦
本书所选作者皆是“红学”名家或在其他领域卓然成家者,以期读者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红楼梦》,所选文章不以学术观点、文化背景、政治倾向为取舍。 本书所选作者皆是“红学”名家或在其他领域卓然成家者,以期读者能站在更高的角度认识《红楼梦》,所选文章不以学术观点、文化背景、政治倾向为取舍;在形式上也是长篇宏论与短篇杂感兼收;就时间来说,跨度较大,在做技术加工时,亦尽理保持其原貌;为兼顾学术性与趣味性,不以发表时间先后为序编次。 作者做《红楼梦》的考证,只能在“著者”和“本子”两个问题上着手;只能运用力所能搜集的材料,参考互证,然后抽出一些比较的最近情理的结论。处处想撇开一切先入的成见,处处存一个搜求证据的目的,处处尊重证据,让证据做向导,引作者到相当的结论上去。 -
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
《周汝昌红楼梦考证失误》内容简介:周先生名其代表作为《红楼梦新证》,足见其重视考证。在《考证之乐》一文中,他阐述得十分清晰,说:“其实哪一行也从未离开它这一法宝,只不过名称不叫‘考证’而已。”又说:“不考无从证,得证皆由考。经济须‘考证’,医学须‘考证’,‘声光化电’,皆由考证而来。” 周先生如此重视考证,应该滴水不漏,无比谨严。遗憾的是周著中考证失误处不一见。三十年前,王利器先生撰文指出其十大类、四十多处谬误,甚有见地,可惜周先生不能虚心接纳,改正一小部分即止。(详后) 当年王先生评论,不可能对周著网罗无遗,因此尚有批评余地。特别是周著中要义,如曹家没落、年表写实及曹家因卷入政治风波而惨遭毒手等,王评未及,拙著正可填补此一空档。尚有,王先生只评一书,拙著则包含较广,除《红楼梦新证》外,还涉及周著《曹雪芹传》、《红楼无限情》等二十来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