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瑜伽师地论
《瑜伽师地论》100卷。弥勒讲,无著记,略称《瑜伽论》,收于《大正藏》第30册。系印度大乘佛教两大学派中瑜伽派的基础性论书,也是中国法相宗最重要的典籍,为佛学发展史上的划时代作品,被称为佛教思想的一大宝库,其丰富深刻又别具一格的智慧凝聚,为整个人类思想发展史写了非常灿烂的一页,至今依然在世界范围内绽放着耀眼的光芒! -
禅定指要
-
心经诀隐
本书内容包括:佛的契机契理之教、诸法皆空,不住相故,无所得故,《心经》的五重玄义及经文。 -
不抑郁的活法:六祖坛经修心课
您知道么,持久心情低落,容易导致抑郁。 食欲差,情绪波动大,爱生闷气,难以入眠和平静下来,对什么事都提不起兴趣,莫名沮丧悲伤,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这些都是抑郁的表现,如果不及时调理情绪,就会影响工作、生活、家庭和感情,还会导致身体越来越差,甚至一步一步走向极端。 这时候不妨读一读被誉为“治愈系佛法宝典”的《六祖坛经》: 这部唯一由中国人写的佛经,记载了六祖慧能跌宕起伏的人生历程和他亲口传授的佛法精髓,是公认的禅宗至高经典,只言片语都蕴藏无穷智慧,任何人都能从中获益,因为六祖总能用一语点醒梦中人的独特方法,让你顿悟人生的本来面目,教你放下妄念执着,在瞬息万变的世界,更快乐地活在当下,每时每刻都能享受最活波、最自在的生命状态! 翻开本书,在禅宗六祖慧能的句句点醒中,刹那间唤醒身心内在活力!您会惊喜地发现,那些曾经无法化解的心理压力和负面情绪,不知不觉间烟消云散。 -
净空法师讲《金刚经》
《净空法师讲 》内容简介:我知道净空法师,是由于偶然邂逅的两位朋友。一位是刚刚落脚南京做小生意的广东人,他得知我写过一部《释迦牟尼佛传》,于是跟我聊及宗教上的问题,说在他们家乡,信佛的人颇多,净空法师的名气很大。他听过净空法师的讲座,感觉很好,也很受教益,问我是否跟净空法师熟悉。他以为我是了解净空的,殊不知,我也是第一次从他这里得知有这样一位法师,心里便暗暗地记下了。 另一位也是偶然的机缘,一次私人聚会,正巧中视金桥的李明珠女士与我同桌。李明珠女士是东北人,薄施粉黛,却有一种素净的端庄,闲聊之下,没有想到她也信佛,而且很虔诚,也是得知我对佛教有些认识,便主动讲起自己学佛的经历。她说,她经常听经,听法师讲解的CD碟片,讲经的人是净空法师——听她说到这里,我的耳朵突然不自觉地竖起来。又是净空法师! 我很是好奇,也很想听一听这其中的因缘故事,便说:“听了什么经?感觉怎样?”她也许看出了我的惊异神情,颇有感慨地说,“你也许想象不到,像我这样一位在商场也算是历练了多年的人会喜欢听佛经。其实说起来,佛是离我们很近的,只是我们平时被许多欲望遮蔽住了,当佛经过我们的身边时我们眼睛看不到,耳朵也听不见。但自从我听了净空法师讲的《无量寿经》(只要一有空,我就每天晚上听上一段),就像被人在迷闷昏沉的睡梦中轻轻拍了一巴掌,告诉你,‘佛从你身边经过了!’我一激灵醒过来,突然发觉自己置身于一片清新的天地之间。 -
阿鲁老和尚教你不生气的法门
《阿鲁老和尚教你不生气的法门》 ★ 来自斯里兰卡的日本第一高僧教会你,就算被冒犯、被错怪、被辜负,也照样心平气和、头脑清晰的方便法门。 懂得瞬间化解怒气的人,能够始终以平和、豁达的心态,保持超强的洞察力和准确的判断力;然而,一旦被怒气牵着鼻子走,就会立刻失去正常的判断力,做出伤害自己和他人的言行。 现在,来自斯里兰卡的日本第一高僧阿鲁老和尚,将教给你不再生气的方便法门。被他人言语顶撞冒犯时不生气,被领导错怪而背黑锅时不生气,被好朋友在背后说坏话时也不生气……无论面对何种突发状况,都照样心平气和,保持有条有理的清晰思路。 同时,阿鲁老和尚告诉你,“不生气的人”并不等于人人乐于欺负的老好人,而是摆脱情绪束缚、掌控自我的最强者。你将惊讶地发现,“不生气”所赋予的积极力量,远远超越你的想象。 翻开本书,只要做到不生气,就能拥有永远超人一等的洞察力、判断力和沟通力。 【书摘】 1. 每一次发脾气,总是理直气壮地认为自己是基于某种原因才会生气。然而,如果仔细分析生气的理由,就会发现其实完全是因为依照自己的好恶作判断,才会大发雷霆。 对他人动怒,是因为人们总是认为自己是正确的,错的是对方。 (摘自本书第21页) 2. 不具备生气的条件时不生气,并不值得赞扬。真正的“心中没有愤怒”,应当是齐备生气的条件也完全不生气,就算是被人轻蔑瞧不起、被冒犯、被错怪、被辜负,也能笑脸以对。 (摘自本书第105页) 3. 平息愤怒的方法就只是这样——立刻观照自己的内心。一观照自我内心,怒气就会立刻消失。不需要尝试其他方式,这是既简单又可以马上做到的事情。 没有观照自我的人,在生气过后才会发觉自己生了气。更严重的情况下,可能过了三年,你突然回想起当时令人生气的情景,结果又再度勃然大怒,每回想一次,都会再度摧毁自己,陷入不愉快的情绪之中。 (摘自本书第115页) 4. 不是和对方一起生气,而是观看对方的内心,你会发现:“这个人因为没有自信而感到不安,所以才会欺负别人、贬低别人、无视别人。他之所以贬抑我的能力,是因为自己缺乏能力。这个人只是在发泄自己的愤怒而已,是个受害者。” (摘自本书第159、16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