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禅食慢味
宗哲和尚以自身的禅僧日常生活,以及曾为云水僧的饮食生活经验为基础,以说故事般亲切的语调,抒情的文字,在本书中娓娓诉说一道道他认为是天地恩赐的精进料理。不但呈现对于精进料理的切身经验与深刻体悟,也在充满禅味的饮食料理中,展现敬天惜物的精神,更充分展现了慢食的新时代生活味与风格。书中特别推荐了加料乌冬面、香菇排餐、白兰地煮黑豆、纳豆咸稀饭、核桃豆腐、宗哲流的一口鸡排等17道精进料理,食材易得、做法简单,让人享受到食材本身最自然、最丰富的绝妙好滋味。 -
做个喜悦的人
嘉陵居士的《念处今论》,开宗明义,指出佛法的目的-----世间忧悲苦恼的止息,又透过历史文献的厘清,回归原始佛典《阿含经》的核心思想-----缘起论。把握四圣谛,融通八正道,又直接依四念处而切入,推陈出新,回应当代人生活环境及生命苦恼处,亲身贴切,深入浅出,举例易懂。对于佛法因不断演变而形成的神秘主义及玄学化,以及修行偏取唯心论或流于形式的种种流弊,剖析深刻言之有物,切中时弊。其书中所言,虽片言只语,确足以发人深省,吟咏再三。 电子版 http://www.fjland.net/Soft/ShowSoft.asp?SoftID=86 -
自由的迷思
《自由的迷思》是根据丘扬,创巴仁波切(chogyam Trungpa Rinpoche),于一九七一至一九七三年间,在美国各地所作的演讲结集成书的。由于仁波切的前一本书《突破修道上的唯物(Cutting Through Spiritual Materalism)》引起热烈的回响,因此我们决定将这一组演讲稿也付梓刊行。《自由的迷思》可以视为《突破》一书之姊妹作,也可单独当作一本介绍佛教心理学与西藏禅修的书来阅读。 本书在正文前,是仁波切写来描述修行历程的一首诗歌;书的最后是由仁波切英译的一篇古典经文——帝洛巴(Tilopa)对弟子那诺巴(Naropa)口授之大手印教法。帝洛巴乃仁波切所属历时一千一百年的噶举传承之祖师,故将该篇古典经文收录书尾,格外适切。 目 录 -------------------------------------------------------------------------------- 登 极 一、自由的迷思 二、禁锢的形式 三、禅坐 四、情绪的对治 五、动中的禅修 六、敞开之道 七、虔敬 八、密续 大手印口授 電子版 :http://www.douban.com/doulist/79142/ -
禅与心理分析
1957 年 8 月,在一次国际性的 “ 禅宗与精神分析 ” 学术会议上,德高望重的精神分析学家弗洛姆 ( 时年 57 岁 ) 发表了学习禅宗的心得体会。他总结了由铃木大拙阐明的禅宗要点: “ 视野是了解人的存在之本性的艺术;禅是从束缚到自由的道路,禅解放我们的自然能力;禅是使我们免于疯狂或颓废;禅促使我们表现出对幸福和爱的追求的能力。 ” 他通过对精神分析与禅宗的比较,认为在拯救心灵创伤,寻求人生诸多答案,充分把握世界,超越自我迈向心身健康之路等方面,两者具有异曲同工之妙。这决不是西方学者出于猎奇之感对于东方宗教发出的溢美之词,只是由于我们妄自菲薄惯了,一时还未能认识到禅宗会有这么大的价值。这种推崇禅宗的态度,确实引发了我们探讨禅宗奥秘的兴趣。再看看日本的铃木大拙在谈论坐禅顿悟对人的精神作用时,更令人陶醉了,他说:顿悟之后, “ 你的精神活动都将以一种新的格调整来活动,它将使你体验到前所未有的满足、和平、充满欢乐,生命的调子改变了。……春天的花儿显得更美,山间的溪水愈加清澈。 ” 这种令人神往的状态与现代人本主义理学描绘的 “ 高峰体验 ” 毫无二致。高峰体验是心身健康的最佳状态,也是医治心身性疾病的有效方法之一。这种状态虽然暂短甚或瞬间即逝,但却终生难忘。把握得当,禅宗真能引导我们进入这种状态,它是我们优化心灵的一条大道。 -
天下赵州生活禅
放下世俗的纷争聒噪,于赵州柏林禅寺的塔影柏荫间行走,感受生活禅带来的“甚深清凉”。 原来:吃饭,是与“舌尖上的禅”相会;做事,是与“本分事”相逢;禅坐,是与“平常心”相遇。 禅门一日处处菩提,胜过世上百年混沌。 -
通向禅学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