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批评
书摘 责任感这个词儿已被当今文学界所厌倦。以流行的看法,它像绳索——如果出于作家自身,写作就会如同自我捆绑起来,不得轻松,难以随心所欲、呼风唤雨地过把瘾;如果是来自某某人的要求呢,则是外加的束缚,更谈不上写作的自由了。于是,责任感几乎被当今文学推出门外。以致八十年代初那种“为民请命”的作品,干脆被定性为非文学。 前不久,牛津大学一位博士生写来一大堆问题叫我回答。其中一个问题是,中国作家太注重责任感,因此扼制了艺术创造。问我是否如此。看来,整个世界的文学都讨厌责任感了。 可是,到底什么是责任感呢? 中国作家大喊责任感是在“文革”刚刚终结的七十年代末。之所以这样大声鼓噪,首先是为了使文学对社会生活有“说不”的权利——是为了文学的自由,而不是不自由;同时还为了唤起同行,唤起良知,以笔为旗,以笔为矛。在那个时代,文学的责任感主要是社会责任感,因为那时社会问题压倒一切。倘有人弄些性美的,再高超也不会被理睬;虚无飘渺的武侠言情更会被人们弃置一旁。尽管那种充满责任感、充满激情的文字,常常直白浅露,但这样的写作,是发自内心的呐喊,一样会有进入自由状态的快感,让人“过瘾”,只不过不是在玩文学。因为它神圣地充溢着社会良心。 不要把那个时代文学的直白归咎于责任感。直白恐怕正是那时代的一种需要。于是,我对那位牛津的博士生说—— 责任感说到底是一种社会良心。当然作家写作的出发点不应该只是简单地出自良心或责任;而责任也并不单是社会责任,它还具有深广的内涵。人道主义同样是一种责任。再有,文化责任感也是一种社会良心。更准确地说,应叫做文化良心。 正像八十年代初我关注畸型社会中种种小人物的命运一样,进入九十年代后,我特别关注在急速现代化与市场化中文化的命运。一方面,由于文化问题跑到台前,变得紧迫和危急;另一方面也许我是文化人,便自觉地关注甚至关切到文化本身。如今,现代化的负面造成的生态环境与资源的问题,正在愈来愈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但文化——比如正在被大规模的“城改”所涤荡的城市的历史文化性格问题,至今依然被漠视着。可以说,每一分钟里,我们的城市中都有大批文化遗存在推土机的轰鸣中被摧毁。历史遗存和原始生态一样,都是一次性的;一旦毁灭,无法生还。生态关乎人的生存,所以容易被看到;文化关乎人的精神,就常常不在人们的视野之中。在当前城市正走向趋同化的飞速演变中,我相信自己的一种可怕的预感,即三十年后我们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城市文化将会所剩无几。清一色全是高楼大厦。这是多么迫在眉睫又水深火热的文化问题!文化的魅力是个性,文化的乏味是雷同。那么,为此而呼,而争,而辩,而战,不应是我们的责任? 责任感是一种社会承担。 你有权利放弃这种承担,但没有权利指责责任——这种自愿和慨然担当的社会道义。为了强调这种文化责任,我更愿称之为文化良心。 我们这个白诩为文化大国的国家,多么迫切地需要多一些虔诚又火热的文化良心!P9-11 -
人类的敦煌-(增订本)
-
冯骥才自述
这是一套与“大象人物聚焦书系”颇为不同的丛书。 在“聚焦书系”中,被描述的人物是一个客观的对象,任由作者采取各自的立场和眼光来凝视,来扫描,然后用一种较为自由的试为叙述。在这样的情形中,作者的主观色彩,不可避免地决定着叙述角色和叙述语言,于是,他所聚焦的人物,常常可能是他心中的“那一个”对象,而非人物的全部真实。加上丛书的篇幅所限,一个被描述人物的一生,他的丰富而多有变化的方方面面,远不能详尽地呈现出来。 如今,“大象人物自述文丛”将弥补这样的缺憾。在这个系列中,所选择的人物,不再是被他人聚焦扫描的对象,而是一个叙述的主角,向读者讲述自己的人生。与“聚焦书系”相比,它也许更让读者感到亲切。因为,它既可以当作个人化的历史读本,也可以成为教科书之外更有价值的文化读本。 这些年来,自传与回忆录的写作再也不是个别人的专利,更不是令人望而生畏的危途。每个人,不管他从事何种职业,不管他遭遇过何种命运,只要愿意,他就可以拿起笔,记录自己经历的一切,为历史留下他那一份见证。无疑,当大量的自传与回忆录相继问世的时候,人们对历史的认识便会渐渐立体起来。“大象人物自述文丛”将以自己的方式加入到这样一个历史回顾的行列。 “大象人物自述文丛”所选择的人物,将率先由文化界开始,然后渐渐向其他领域拓展,争取能以多年的努力,与“大象人物聚焦书系”一起,用图文并茂的形式,尽可能地集中展现各界人士的人生轨迹和精神世界。 -
一个古画乡的“临终抢救”
近十多年来,冯骥才一直致力于中国各地民间工艺美术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掘、抢救、记录、整理、出版等一系列工作,并利用自身任职资历、人脉和影响,在两会提案、新闻媒体上大声疾呼,产生较大社会影响。本书就是他对城镇化浪潮即将吞没杨柳青历史上著名画乡“南乡三十六村”之际,进行的一项“临终抢救”工作:紧急抢救性的调查与存录。并加入多年来文化抢救积累的经验,动用“视觉人类学”和“口述史”的方法,对南乡三十六村两个重点对象——宫庄子的缸鱼艺人王学勤和南赵庄义成永画店进行最后一次文化打捞。同时进行的有三路人马和三项工作:研究人员去做重点对象的口述挖掘;摄影人员用镜头寻找与收集一切有价值的信息,并记录下这些画乡消失前视觉的全过程;博物馆工作人员则去整体搬迁年画艺人王学勤特有的农耕时代的原生态的画室。本书以图文方式呈现此次“临终抢救”所做的一切,并直言时代、国家和文化人面临的问题,以及所感所思。 这一个案性质的事件,当然只是我们感知并忧心的时代病症之一,但无疑有着典型代表意义。冯骥才的行动和忧思,也因此引人关注。正如他代序中所说:“这不是被动和无奈之举,而是一种积极的应对。对于历史生命,如果你不能延续它,你一定要记录它。因为,历史是养育今天的文明之母。如果我们没了历史文明——我们是谁?”这是一部有着深厚社会关怀的图文书,出版她也体现出三联的现实关怀和道义责任。 -
人类的敦煌
《人类的敦煌》主要收录了一个西方探险家的笔记、乐傅的灵光、羽人与天人共舞、女性的菩萨、阳关大道、天国与人间、共同的理想国、无名的大师们、时光倒流一千年、海浪与流沙的对话、大漠上的孤坟等内容。 -
人类的敦煌
《人类的敦煌》内容简介:我把1996年称为自己的“沙漠年”。春天里我在尼罗河边的国王谷,踩着被毒日头烧红的沙砾,去寻找埋葬在那些热烘烘的大山深处的三千年以前的法老们的精灵。我汗流浃背地钻进那一个个画满古埃及人心中形象的阴冷的墓室,用我所熟悉的绘画语言去破译他们至高无上又神奇莫测的理想。然而,转过几个月后,完全没有料到我会来到中国的大西北,同样踩着烫脚的大漠,由那条废弃千年的丝绸古道,一直走进和太阳一样灿烂夺目的敦煌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