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拉面:国民料理与战后“日本”再造
从舶来品到国民料理,从劳动人民的主食到风靡全球的日本标签
一碗拉面的成名,现代日本的进化论
•以原料窥测国际局势
面粉、肉类、汤头,美国占领输入大麦,为绝望与饥饿的战后日本带来新生
•以制作透视文化象征
手作、慢食、在地特色,借禅意和风去中国化并抵抗西化,诠释传统,重述历史记忆
•以消费推理身份认同
果腹、速食、潮流料理,新新食客和多种经营折射社会之变,走向世界,再造“日本”
《拉面》是一部以食物为切口探究日本社会变迁的研究性著作。醇厚、咸香、暖和的热汤拉面于19世纪末引进日本,因明治维新的城市化发展而被视为具有阶级色彩的大众食物。而一个多世纪后的今天,拉面已成为了风靡全球的日本饮食标签。本书将拉面的逐步流行归因于全球语境下的政治和经济变迁。借助近年解密的战后美国政府档案,及电影、漫画、电视节目、流行文学等多样化的日本历史材料,索尔特揭示了地缘政治局势演变和经济发展、媒体舆论、消费主义对社会生活及饮食的密切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历史上,很多中华事物传播到日本,经过文化的适应和岁月的洗礼,最后成长为“日本文化”的标签。现在,“拉面”出现在这份文化清单里,面向世界成为现代日本“软实力”的象征。《拉面》不仅仅是一部出色的食物社会学分析,还揭示了许多日本社会和文化中不为我们所知的秘密。
——李永晶,华东师范大学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教授
不论是日本饮食与流行文化的资深爱好者、初级入门者或研究者,本书绝对是一本精彩的拉面世界指南。
——Samuel H. Yamashita,加州波莫纳大学历史系教授
索尔特通过精彩的研究,让我们知道美国外交政策在拉面历史中所扮演的角色,而且让世人知道拉面是如何从日本工人的主食升级为国家料理,进而在和风西渐的潮流中站立在最前线。
——Eric C. Rath,堪萨斯州大学历史系教授
一道来自中国的汤面的传奇:从战后美军占领的大麦输入解决粮食短缺问题,到70年代的推广,80、90年代的国家狂热;从拉面名店与拉面博物馆风行,到21世纪全世界对拉面和日本文化的拥抱。
——《纽约客》
-
日本电影的黄金时代
作为日本电影巨星,仲代达矢九十高龄仍活跃在电影界与戏剧舞台。他无比丰厚的从影经历是日本电影史的宝贵财富。
在日本电影的黄金期(1960年代)仲代达矢与黑泽明、成濑巳喜男、小林正树、五社英雄、冈本喜八等著名导演合作无间,共同铸就了无数经典电影,他与三船敏郎、高峰秀子、原节子、胜新太郎等名演员共同工作的经历也是独一无二,由此堪称电影史的活证人。
本书是他晚年接受电影史研究学者春日太一访问的精华,他娓娓道来自己的片场经历,各个名导、名演员的接触印象,是引人入胜的回忆文字。
-
日本车站史
★日本铁道史学会首任会长著作,介绍日本铁路车站从无到有的发展历程,既是一部建设史,也是一部社会生活史;
★从“公共空间”概念出发,探讨日本铁路车站在近代社会与城市发展中的位置。车站建筑和车站在城市交通网中的集散作用,不同程度影响着近现代都市人的生活;
★除日本铁路官方早期史料外,亦采用相关时代文学著作、社会新闻及亲历者回忆录等材料,角度多样;
★重点介绍日本首条铁路线的起点新桥站,城市枢纽东京站、大阪站及名古屋站,连接海港的下关站、博多站等代表性车站;
铁路是近代文明的重要象征,它为人们带来了不受限制的、平等的移动自由。作为铁路与城市的“接口”,铁路车站也成为近代社会不可缺少的公共空间。
明治初年,响彻新桥站的一声汽笛,拉开了日本近代化的帷幕。以横滨站和东京新桥站的出现为开端,车站进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往来车站的每一天”成为新时代的象征之一。同时,作为城市枢纽和住宅区中的重要公共空间,车站不仅影响着城市的面貌,还控制着人群和信息的集散。正是在这种集散中,近代社会的“公共意识”得以逐步确立。
本书从选址、城市规划、建设等多个角度,佐以文学著作、纪实作品和调查报告,追溯日本近代关于铁路车站的共同记忆。
-
江户町
◑李乾朗、青山周平、李长声、止庵 倾情推荐
◑东京是如何建成的?
150余幅手绘图复现江户町建造过程,生动描绘江户时代日本庶民生活图景
◑日本都市史学者内藤昌与日本建筑插画泰斗联手打造
············
▶《江户町(上)》
从杂草丛生的荒地发展为与伦敦、巴黎比肩的国际大都市
作为东京的前身,江户町开创性地打造“の”字形城市布局,巧妙利用山丘、河流等自然地形,不受限制地不断向外扩张。历经五十年光阴,曾经荒芜的江户发展成为热闹非凡的日本第一大都市。然而,明历三年的一场大火,却使江户城大天守和江户町毁于一旦。
▶《江户町(下)》
浴火重生,谱写出一部至今不褪色的“江户文化史”
德川幕府以一套崭新的计划完成重建工程,应对都市清洁、治安等诸多问题。这一系列的建设工程使得江户成长为一座首屈一指的国际都市。
江户的市民文化也由此蓬勃发展,无论是歌舞伎、大相扑,还是浮世绘、浮世风吕,在传承与发展中成为日本文化的象征。
-
日本的凯恩斯——高桥是清传
身为20世纪初唯一厕身「列强」行列的非白人国家,日本一定做对了什么;然而20世纪日本终于落入战争的魔沼、成为唯一遭遇核打击的国家,一定又做错了很多。这本书值得称道的地方在于,它细密回顾了日本明治维新以来的各个历史转折点与窗口期,详细描述了日本为何选择了这条路而不是那条路。读本书,时而觉得历史的偶然性旁侧斜出。但更多的时候还是感慨,一旦路径已经锁定,格局已经巩固,那么改变历史运行的方向,就非常人可以做到了。
高桥是清无疑是这段「激荡百年史」(吉田茂语)里少有可以改变格局与流向的人物。日俄战争期间,高桥远赴欧美发行公债、筹措军费,在关键时刻力挽狂澜,为日本奠定了击败俄国的物质保证;一度出任首相的高桥,力主将山东归还中国,尊重中国的主权,倡导对华平等交往,主张和平崛起的「小日本主义」;大萧条到来之际,又是高桥六度出任藏相,推行一系列刺激消费与盘活经济的组合拳政策,让日本较早地走出了经济危机。可以想见,如果没有高桥这种熟稔欧美情势、洞察经济规律、深谙世界格局的优秀政治家,近代的日本的走向又将出现极大的不同。这位「嘉永老妖」/「奇迹の达摩」一生信奉外祖母在他离家赴美时候的两个汉字——「堪忍」(かんにん)。
-
人类的未来,AI的未来
人工智能,不断进化的机器,iPS细胞带来的医疗革命••••••
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 VS 史上最强永世七冠天才棋手羽生善治
双视角跨界交锋,预言十年后的世界
诺贝尔生理或医学奖得主山中伸弥与被称为史上最强棋士的羽生善治,两位拥有顶尖智慧的名人围绕着“十年后,百年后的世界将变得如何”展开对谈。
人工智能、不断进化的机器人、诱导多功能干细胞带来的医学革命……话题从生命科学的最前沿,扩展到人工智能的界限与可能性。人类的直觉究竟是什么?人类将来是否真的能够不老不死?两人运用了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热烈讨论了人类永恒的主题。
两人运用了各自领域的专业知识,深入浅出地分析了各自领域未来的发展以及可能对人类社会造成的影响。两位大师慎思敏行的作风、突破挑战的精神,对话时生动的语言、幽默的表达,共同构成了整本书独特的魅力。